[女科下卷\产后] 产后血崩(七十一)
    少妇产后半月,血崩昏晕,人皆曰恶血冲心也,谁知是不慎房帏之过乎!夫产后业逾半月,虽不比初产之二、三日,而气血初生,尚未全复,即血路已净,而胞胎之损伤未痊,断不可轻于一试,以重伤其门户。气血初复,不知慎养,致血崩昏晕,是心肾两伤,不特胞胎门户已也。精泄神脱,舍大补其气与血,别无良法也。
    方用
    救败求生汤。
    人参(二两)当归(二两,酒洗)白术(二两,土炒)九蒸熟地(一两)山萸(五钱,蒸)山药(五钱,炒)枣仁(五钱,生用)附子(一分或一钱,自制)水煎服。一剂而神定,二剂而晕止,三剂而血亦止矣,倘一服见效,连服三、四剂,减去一半,再服十剂,可庆更生。此方补气以回元阳于无何有之乡,阳回而气回,自可摄血以归神,生青而续命矣。
    
    眉批∶
    亦有中气素虚,产后顷刻血崩不止,气亦随之而脱。此至危之证,十常不救者八、九,惟用独参汤尚可救活一、二。辽人参去芦五钱,打碎,急煎,迟则气脱不及待矣。煎成徐徐灌之,待气回再煎一服灌之。其余治法参看血崩门。但产后不可用杭芍炭以及诸凉药。然此证皆系临产一、二日前入房所致,戒之!
    歌括∶
    少妇产后半月时,阴兴阳起云雨施。
    血崩昏晕见神鬼,此等病孽自作之。
    救败求生参白术,当归山药与熟地。
    山萸枣仁制附子,补气回阳此方奇。
    

[女科下卷\产后] 产后手伤胞胎淋漓不止(七十二)
    妇人有生产之时,被稳婆手入产门,损伤胞胎,因而淋漓不止,欲少忍须臾而不能,人谓胞破不能再补也,孰知不然。夫破伤皮肤,尚可完补,岂破在腹内者,独不可治疗?或谓破在外可用药外治,以生皮肤;破在内,虽有灵膏,无可救补,然破之在内者,外治虽无可施力,安必内治不可奏功乎!试思疮伤之毒,大有缺陷,尚可服药以生肌肉,此不过收生不谨,小有所损,并无恶毒,何难补其缺陷也。
    方用
    完胞饮。
    人参(一两)白术(十两,土炒)茯苓(三钱,去皮)生黄(五钱)当归(一两,酒炒)川芎(五钱)白及末(一钱)红花(一钱)益母草(三钱)桃仁(十粒,泡炒,研)用猪羊胞一个,先煎汤,后煎药,饥服十剂全愈。夫胞损宜用补胞之药,何以反用补气血之药也?盖生产本不可手探试,而稳婆竟以手探,胞胎以致伤损,则难产必矣。难产者,因气血之虚也。产后大伤气血,是虚而又虚矣,因虚而损,复因损而更虚,苦不补其气与血,而胞胎之破,何以奏功乎!今之大补其气血者,不啻饥而与之食,渴而与之饮者,则精神大长,气血再造,而胞胎何难补完乎,所以旬日之内便成功也。
    
    眉批∶
    胞破诸书单方最多,然不如此之妙。
    
    歌括∶
    临产接生要安祥,频频手试胎胞伤。
    淋漓不止痛难忍,急服药饵补救方。
    完胞饮中用参,术归川芎和白及。
    茯苓桃红益母草,煎猪羊胞代水剂。
    

[女科下卷\产后] 产后四肢浮肿(七十三)
    产后四肢浮肿,寒热往来,气喘咳嗽,胸膈不利,口吐酸水,两胁疼痛,人皆曰败血流于经络,渗于四肢,以致气逆也,谁知是肝肾两虚,阴不得出之阳乎!夫产后之妇,气血大亏,自然肾水不足,肾水沸腾;然水不足则不能养肝,而肝木大燥,木中乏津木燥火发,肾火有党,子母两焚,火焰直冲,而上克肺金,金受火刑,力难制肝,而咳嗽喘满之病生焉;肝火既旺而下克脾土,土受木刑,力难制水,而四肢浮肿之病出焉。然而肝木之火旺,乃假象而非真旺也。假旺之气,若盛而实不足,故时而热时而寒,往来无定,乃随气之盛衰以为寒热,而寒非真寒,热亦非真热,是以气逆于胸膈之间而不舒耳。两胁者,肝之部位也,酸者,肝之气味也。吐酸胁疼痛,皆肝虚而肾不能荣之象也。治法宜补血以养肝,补精以生血,精血足而气自顺,而寒热咳嗽浮肿之病悉退矣。
    方用
    转气汤。
    人参(三钱)茯苓(三钱,去皮)白术(三钱,土炒)当归(五钱,酒洗)白芍(五钱,酒炒)熟地(一两,九蒸)山萸(三钱,蒸)山药(五钱,炒)芡实(三钱,炒)柴胡(五分)故纸(一钱,盐水炒)水煎服。三剂效,十剂痊。此方皆是补血补精之品,何以名为转气耶?不知气逆由于气虚,乃是肝肾之气虚也。
    补肝肾之精血,即所以补肝肾之气也。盖虚则逆,旺则顺,是补即转也;气转而各症尽愈,阴出之阳,则阴阳无扞格之虞矣。
    
    眉批∶
    方妙不可加减。白芍宜炒炭用。
    
    歌括∶
    产后四肢皆浮肿,咳嗽吐酸两胁痛。
    寒热往来阴阳扞,气血大亏肾水空。
    转气白芍和熟地,参苓术归与芡实。
    山药山萸柴胡配,再加盐炒补骨脂。
    

[女科下卷\产后] 产后肉线出(七十四)
    妇人有产后水道中出肉线一条,长二、三尺,动之则疼痛欲绝,人以为胞胎之下坠也,谁知是带脉之虚脱乎!夫带脉束于任督之间,任脉前而督脉后,二脉有力,则带脉坚牢;二脉无力,则带脉崩坠。产后亡血过多,无血以养任督,而带脉崩坠,力难升举,故随溺而随下也。带脉下垂,每每作痛于腰脐之间,况下坠者而出于产门之外,其失于关键也更甚,安得不疼痛欲绝乎!方用
    两收汤。
    人参(一两)白术(二两,土炒)川芎(三钱,酒洗)九蒸熟地(二两)山药(一两,炒)山萸(四钱,蒸)芡实(五钱,炒)扁豆(五钱,炒)巴戟(三钱,盐水浸)杜仲(五钱,炒黑)白果(十枚,捣碎)水煎服。一剂而收半,二剂而全收矣。此方补任督而仍补腰脐者,盖以任督连于腰脐也。补任督而不补腰脐,则任督无助,而带脉何以升举?惟两补之,则任督得腰脐之助,带脉亦得任督之力而收矣。
    
    眉批∶
    此方凡肾虚、腰痛、遗尿皆可治,甚勿轻忽。
    
    歌括∶
    产后水道出肉线,动之疼痛更增添。
    此乃带脉虚脱故,任督无力不能还。
    两收参术和山药,熟地芡实扁豆炒。
    杜仲山萸巴戟肉,川芎白果共煎熬。
    

[女科下卷\产后] 产后肝痿(七十五)
    妇人产后阴户中垂下一物,其形如帕,或有角、或二歧,人以为产颓也,谁知是肝痿之故乎!夫产后何以成肝痿也?盖因产前劳役过伤,又触动怪怒,以致肝不藏血,血亡过多,故肝之脂膜随血崩坠,其形似子宫,而实非子宫也。若是子宫之下坠,状如茄子,只到产门,而不能越出于产门之外。惟肝之脂膜往往出产门外者,至六、七寸许,且有粘席干落一片,如手掌大者,如是子宫坠落,人立死矣,又安得而复生乎!治法宜大补其气与血,而少加升提之品,则肝气旺而易生,肝血旺而易养,肝得生养之力,而脂膜自收。
    方用
    收膜汤。
    生黄(一两)人参(五钱)白术(五钱,土炒)当归(三钱,酒洗)升麻(一钱)白芍(五钱,酒炒焦)水煎服。一剂即收矣。或疑产后禁用白芍,恐伐生气之源,何以频用之而奏功也?是未读仲景之书者,嗟乎!白芍之在产后不可频用者,恐其收敛乎瘀也;而谓伐生气之源,则误矣。况病之在肝者,尤不可以不用;且用之于大补气血中,在芍药亦忘其为酸收矣,又何能少有作祟者乎!矧脂膜下坠,正借酸收之力,助升麻以提升气血,所以奏功之捷也。
    
    眉批∶
    收肝膜全赖白芍之功,不可用炭。
    
    歌括∶
    产后阴户一物生,其形如帕或角形。
    肝之血膜随血堕,病名肝痿补气灵。
    收膜汤中参用,白术白芍当归同。
    升麻提升量宜少,一剂即收奏奇功。
    


前一页 ◇ 产后恶心呕吐(七十)
后一页 ◇ 产后气血两虚乳汁不下(七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