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医案\(十八)妇女科] 5.产后下血
    天津李氏妇,年近四旬,得产后下血证。
    
    病因
    身形素弱,临盆时又劳碌过甚,遂得斯证。
    
    证候
    产后未见恶露,纯下鲜血。屡次延医服药血终不止。及愚诊视,已二十八日矣。其精神衰惫,身体羸弱,周身时或发灼,自觉心中怔忡莫支。其下血剧时腰际疼甚,呼吸常觉短气,其脉左部弦细,右部沉虚,一分钟八十二至。
    
    诊断
    即此脉证细参,当系血下陷气亦下陷。从前所服之药,但知治血,不知治气,是以屡次服药无效。此当培补其气血,而以收敛固涩之药佐之。
    
    处方
    生箭(一两)当归身(一两)生怀地黄(一两)净萸肉(八钱)生龙骨(八钱捣碎)桑叶(十四片)广三七(三钱细末)药共七味,将前六味煎汤一大盅,送服三七末一半,至煎渣再服时,仍送服其余一半。
    
    方解
    此乃傅青主治老妇血崩之方。愚又为之加生地黄、萸肉、龙骨也。其方不但善治老妇血崩,即用以治少年者亦效。初但用其原方,后因治一壮年妇人患血崩甚剧,投以原方不效,且服药后心中觉热,遂即原方为加生地黄一两则效。从此,愚再用其方时,必加生地黄一两,以济黄之热,皆可随手奏效。今此方中又加萸肉、龙骨者,因其下血既久,下焦之气化不能固摄,加萸肉、龙骨所以固摄下焦之气化也。
    
    复诊
    服药两剂,下血与短气皆愈强半,诸病亦皆见愈,脉象亦有起色。而起坐片时自觉筋骨酸软,此仍宜治以培补气血,固摄下焦气化,兼壮筋骨之剂。
    
    处方
    生箭(一两)龙眼肉(八钱)生怀地黄(八钱)净萸肉(八钱)胡桃肉(五钱)北沙参(五钱)升麻(一钱)鹿角胶(三钱)药共八味,将前七味煎汤一大盅,鹿角胶另炖化兑服。方中加升麻者,欲以助黄升补气分使之上达,兼以升提血分使不下陷也。
    
    三诊
    将药连服三剂,呼吸已不短气,而血分则犹见少许,然非鲜血而为从前未下之恶露,此吉兆也。若此恶露不下,后必为恙。且又必须下净方妥,此当兼用化瘀之药以催之速下。
    
    处方
    生箭(一两)龙眼肉(八钱)生怀地黄(八钱)生怀山药(六钱)胡桃肉(五钱)当归(四钱)北沙参(三钱)鹿角胶(四钱)广三七(三钱细末)药共九味,先将前七味煎汤一大盅,鹿角胶另炖化兑汤药中,送服三七末一半,至煎渣再服时,仍将所余之鹿角胶炖化兑汤药中,送服所余之三七末。
    
    方解
    按此方欲用以化瘀血,而不用桃仁、红花诸药者,恐有妨于从前之下血也。且此方中原有善化瘀血之品,鹿角胶、三七是也。盖鹿角之性原善化瘀生新,熬之成胶其性仍在。前此之恶露自下,实多赖鹿角胶之力,今又助之以三七,亦化瘀血不伤新血之品。连服数剂,自不难将恶露尽化也。
    
    效果
    将药连服五剂,恶露下尽,病遂全愈。
    

[五、医案\(十八)妇女科] 6.产后手足抽掣
    天津于氏妇,年过三旬,于产后得四肢抽掣病。
    
    病因
    产时所下恶露甚少,至两日又分毫恶露不见,迟半日遂发抽掣。
    
    证候
    心中发热,有时觉气血上涌,即昏然身驱后挺,四肢抽掣。其腹中有时作疼,令人揉之则少瘥,其脉左部沉弦,右部沉涩,一息四至强。
    
    诊断
    此乃肝气胆火,挟败血上冲以瘀塞经络,而其气火相并上冲不已,兼能妨碍神经,是以昏然后挺而四肢作抽掣也。当降其败血,使之还为恶露泻出,其病自愈。
    
    处方
    怀牛膝(一两)生杭芍(六钱)丹参(五钱)玄参(五钱)苏木(三钱)桃仁(三钱去皮)红花(二钱)土鳖虫(五大个捣)红娘虫(即樗鸡,六大个捣)共煎汤一盅,温服。
    
    效果
    此药煎服两剂,败血尽下,病若失。
    

[五、医案\(十八)妇女科] 7.产后瘕
    邑城西韩氏妇,年三十六岁,得产后瘕证。
    
    病因
    生产时恶露所下甚少,未尝介意,迟至半年遂成瘕。
    
    证候
    初因恶露下少,弥月之后渐觉少腹胀满。因系农家,时当麦秋忙甚,未暇延医服药。又迟月余则胀而且疼,始服便方数次皆无效。后则疼处按之觉硬,始延医服药,延医月余,其疼似减轻而硬处转见增大,月信自产后未见。诊其脉左部沉弦,右部沉涩,一息近五至。
    
    诊断
    按生理正则,产后两月,月信当见;有孩吃乳,至四月亦当见矣。今则已半载月信未见,因其产后未下之恶露,结瘕于冲任之间,后生之血遂不能下为月信,而尽附益于其上,俾其日有增长,是以积久而其硬处益大也。是当以消瘕之药消之,又当与补益之药并用,使之消瘕而不至有伤气化。
    
    处方
    生箭(五钱)天花粉(五钱)生怀山药(五钱)三棱(三钱)莪术(三钱)当归(三钱)白术(二钱)知母(二钱)生鸡内金(二钱黄色的捣)桃仁(二钱去皮)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复诊
    将药连服六剂,腹已不疼,其硬处未消,按之觉软,且从前食量减少,至斯已复其旧。
    其脉亦较前舒畅,遂即原方为之加减俾再服之。
    
    处方
    生箭(五钱)天花粉(五钱)生怀山药(四钱)三棱(三钱)莪术(三钱)怀牛膝(三钱)野党参(三钱)知母(三钱)生鸡内金(二钱黄色的捣)生水蛭(二钱捣碎)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效果
    将药连服十五六剂(随时略有加减),忽下紫黑血块若干,病遂全愈。
    
    帮助
    妇女瘕治愈者甚少,非其病之果难治也。《金匮》下瘀血汤,原可为治妇女瘕之主方。
    特其药性猛烈,原非长服之方。于瘕初结未坚硬者,服此药两三次或可将病消除。若至累月累年,瘕结如铁石,必须久服,方能奏效者,下瘀血汤原不能用。乃医者亦知下瘀血汤不可治坚结之瘕,遂改用桃仁,红花、丹参、赤芍诸平和之品;见其瘕处作疼,或更加香附、延胡、青皮、木香诸理气之品,如此等药用之以治坚结之瘕,可决其虽服至百剂,亦不能奏效。然仗之奏效则不足,伤人气化则有余。若视为平和而连次服之,十余剂外人身之气化即暗耗矣。此所以治瘕者十中难愈二三也。若拙拟之方其三棱、莪术、水蛭,皆为消瘕专药。即鸡内金人皆用以消食,而以消瘕亦甚有力。更佐以参、、术诸补益之品,则消瘕诸药不虑其因猛烈而伤人。且又用花粉、知母以调剂补药之热,牛膝引药下行以直达病所,是以其方可久服无弊。而坚结之瘕即可徐徐消除也。至于水蛭必生用者,理冲丸后论之最详。且其性并不猛烈过甚,治此证者,宜放胆用之以挽救人命。
    

[五、医案\(十八)妇女科] 8.血闭成瘕
    邻庄刘氏妇,年二十五岁,经血不行,结成瘕。
    
    病因
    处境不顺,心多抑郁,以致月信渐闭,结成瘕。
    
    证候
    瘕初结时,大如核桃,屡治不消,渐至经闭后则瘕浸长。三年之后大如复盂,按之甚硬。渐至饮食减少,寒热往来,咳嗽吐痰,身体羸弱,亦以为无可医治待时而已。后忽闻愚善治此证,求为诊视。其脉左右皆弦细无力,一息近六至。
    
    诊断
    此乃由经闭而积成瘕,由瘕而浸成虚劳之证也。此宜先注意治其虚劳,而以消瘕之品辅之。
    
    处方
    生怀山药(一两)大甘枸杞(一两)生怀地黄(五钱)玄参(四钱)沙参(四钱)生箭(三钱)天冬(三钱)三棱(钱半)莪术(钱半)生鸡内金(钱半黄色的捣)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方解
    方中用三棱、莪术,非但以之消瘕也。诚以此证廉于饮食,方中鸡内金固能消食,而三棱、莪术与黄并用,更有开胃健脾之功。脾胃健壮,不但善消饮食,兼能运化药力使病速愈也。
    
    复诊
    将药连服六剂,寒热已愈,饮食加多,咳嗽吐痰亦大轻减。瘕虽未见消,然从前时或作疼今则不复疼矣。其脉亦较前颇有起色。拟再治以半补虚劳半消瘕之方。
    
    处方
    生怀山药(一两)大甘枸杞(一两)生怀地黄(八钱)生箭(四钱)沙参(四钱)生杭芍(四钱)天冬(四钱)三棱(二钱)莪术(二钱)桃仁(二钱去皮)生鸡内金(钱半黄色的捣)共煎一大盅,温服。
    
    三诊
    将药连服六剂,咳嗽吐痰皆愈。身形已渐强壮,脉象又较前有力,至数复常。至此虚劳已愈,无庸再治。其瘕虽未见消,而较前颇软。拟再专用药消之。
    
    处方
    生箭(六钱)天花粉(五钱)生怀山药(五钱)三棱(三钱)莪术(三钱)怀牛膝(三钱)潞党参(三钱)知母(三钱)桃仁(二钱去皮)生鸡内金(二钱黄色的捣)生水蛭(二钱捣碎)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效果
    将药连服十二剂,其瘀血忽然降下若干,紫黑成块,杂以脂膜,瘕全消。为其病积太久,恐未除根,俾日用山楂片两许,煮汤冲红蔗糖,当茶饮之以善其后。
    


前一页 ◇ 4.怀妊受温病兼下痢
后一页 ◇ 9.产后温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