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 食谷则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心下懊而热不能食。时时欲吐。名曰酒疸。○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心烦。 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夫病酒黄胆者。必小便不利。 其候心中热。足下热。是其证也。○酒黄胆者。或无热。静言了了。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酒疸心中热欲呕者。吐之即愈。○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韭状。大便正黑。皮肤爪之不仁。其脉浮弱。虽黑微黄。故知之。○师曰。病黄胆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然黄皆从湿得之。一身发热。面黄肚热。热则在里。当下之。○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也。○腹胀满。面痿黄。躁不得睡。属黄家。 ○师曰。黄胆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 治之十日以上宜瘥。反剧为难治。○又曰。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发于阴部。其人必呕。发于阳部。其人振寒发热也。 【茵陈蒿汤】 治谷疸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 茵陈蒿(六两)大黄(三两)栀子(十四个。擘)上三味咀。水一斗二升。煮茵陈。减一半。纳二味。煮至三升。去渣。分温三服。小便利。 溺如皂荚色汁。状正赤。壹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硝石矾石散】 治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女劳疸也。得之膀胱急。小腹满。一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或时溏。此女劳之为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 硝石矾石(烧。各等分)上二味为末。以大麦面粥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病随大小便去。大便正黑。小便黄是其候。 【栀子大黄汤】 治酒黄胆心中懊。或热痛。宜服此方主之。 栀子(十四个擘)枳实(五枚。炙)豆豉(一升。绵裹)大黄(一两)上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无时。 【茵陈五苓散】 治黄胆病。一本茵陈汤及五苓散。(五苓散。局方有)五苓散(五分)茵陈蒿末(十分)上和匀。先食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大黄硝石汤】 治黄病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表和里实。当下之。 大黄黄柏硝石(各四两)栀子(十四个。擘)上咀。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纳硝石。煮一升。顿服之。 【黄连散】 治黄胆大小便秘涩壅热。累效。 川大黄(好醋拌炒)黄连(各二两)甘草(炙)黄芩(各一两)上四味为末。每服二钱。食后温水调下。日三服。 【鼻瓜蒂散】 治黄胆遍身如金色。此方累经效。 瓜蒂(十四个)母丁香(一个)黍米(四十九个)上先将瓜蒂为细末。次入二味同碾。罗为末。每于夜卧。令病患先含水一口。两鼻孔内入半字以下。吐了水便睡。至半夜或明日。取下黄水。旋用熟帛了。直候取水定。便服前黄连散。病轻五日见效。重者半月取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