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消渴门
    〔原文〕一法∶睡卧,勿张口,久成消渴及失血色,赤松于云∶卧,闭目,不息十二通,治饮食不消。
    〔解说〕人睡卧时,不要张口,否则日久会引起消渴病及使颜面失去血色。赤松子说∶卧,闭眼,不息十二通,可治饮食不消化。
    〔原文〕二法∶解衣(谈。安静)卧,伸腰小腹,五息止。引肾,去消渴,利阴阳。解衣者,使无挂碍。卧者,无外想,使气易行。伸腰,使肾无逼蹙。者,大努使气满,小腹者,即摄腹牵气使五息,即为之。引肾者,引水来咽喉,润上部,去消渴枯槁病。利阴阳者,饶气力。此中数虚要与时节而为避。初食后,大饥时,此二时不得导引,伤人亦避,恶日时节不和时亦避。导已,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法不使大冷大热,五味调和。陈秽宿食,虫蝎余残,不得食。少眇着口中,数嚼少湍咽。食已,亦勿眠。此名谷,并与气和,即真良药也。
    〔解说〕赤松子,古代气功家。相传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张良,曾跟随赤松子学导引辟谷术于天门山。赤松子吃首乌、黄精,教张良行眼观鼻,鼻对脐,双肘压期门等导引术。《云笈七签》卷五十九有赤松子服气经序一篇,序曰∶“天道悠长,万品不齐,人生为贵,阴阳同阶,天道坦坦,修之不迷……故曰∶休粮绝食为生道,阴阳还精为重宝,能常行之永寿考,何为恣欲自使老。千金送葬无亿兆,悲呼哭泣自懊恼,岂若无为为服气,好修之不释升天。”《列仙传》说∶“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这完全把人神仙化了。据史书记载来看赤松子是汉代气功家,曾为张良之师是确有其事的。
    解开衣服,安静而卧,伸腰,使气沉小腹,五息止,引气入肾中,可除消渴,调和阴阳。
    解衣,是使导引时气行不受阻碍。静卧,是使心中没有妄想,气容易在体内营运。伸腰,是为了使肾脏不受压迫。腹者,是吸气使气至丹田,令小腹胀满,此时收腹聚气,五息方止。引肾,是引肾水到咽喉,润泽上部,以祛除消渴枯槁病。调和阴阳,可使人气力健旺。在导引中如出现虚弱现象,就要根据时节而进行避忌。刚刚进食之后和过度的饥饿时,这两个时候,不能进行导引,因其会损伤人体。还应避开不好的日子及时辰节令不和的时候。导引完毕,要先步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可行一千步,然后进食。进食不要太冷太热,要五味调和。陈腐的隔夜食物,虫蝎吃过的剩余食物,都不能吃。进食时,要小口细嚼慢咽。食后,不要立即睡觉。这就叫谷药,再加上气和,可谓真正的良药了。
    
    小结∶
    本节重点讨论练功时姿式和意义,以及注意事项与饮食禁忌。所述甚详,不另再议。
    

十六、胀满门
    〔原文〕一法∶蹲坐,住心,卷两手发心下,左右手摇臂,递互欹身,尽膊势,卷头筑肚,两手冲脉至脐下,来去三七。渐去腹胀肚急闷,食不消化。
    〔解说〕蹲坐,收心定意,卷曲两手从心向下,然后左右摇动两臂,交替侧斜身体,两肩尽量用力,低头向肚,两手沿冲脉按到脐下,上下反复二十一次。可逐渐去肚腹胀闷,食不消化。
    〔原文〕二法∶腹中若胀有寒,以口呼出气三十过止。
    〔解说〕腹中若是胀满有寒气,以口呼气,三十次为止。
    〔原文〕三法∶若腹中满,食饮苦饱,端坐伸腰,以口纳气数十,满吐之,以便为故,不便复为之。有寒气腹中不安,亦行之。
    〔解说〕如果腹中胀满,食后苦于作饱,可正坐直腰,用口吸气数十次,气吸足后吐出,以所苦消失为止,以后胀饱时仍可再行此法。如有寒气腹内不适,也可以施行此法。
    〔原文〕四法∶端坐伸腰,口纳气数十。除腹满,食饮过饱,寒热,腹中痛病。
    〔解说〕正坐伸腰,口吸气数十次。可消除肚腹胀满,饮食过饱作胀,恶寒发热,腹中痛等病。
    〔原文〕五法∶两手向身侧一向,偏相极势。发顶足气散下,欲似烂物解散。手掌指直舒,左右相皆然,去来三七。始正身,前后转动膊腰七。去腹肚胀,膀胱腰脊臂冷,血脉急强悸也。
    〔解说〕两手伸向身体一侧,尽力侧转并行气,使气从头顶下散脚,以意念想象就如腐烂的东西那样使气散开。手掌手指伸直,左右相同,来回做二十一次。然后转正过身来,前后转动肩臂和腰部七次。可祛除肚腹作胀,膀胱、腰脊和臂部寒冷,血脉急强悸动等病。
    〔原文〕六法∶若腹内满,饮食善饱。端坐伸腰,以口纳气十,以便为故,不便复为。
    〔解说〕见本篇第三法。
    〔原文〕七法∶脾主土,暖如人肉始得发汗,去风冷邪气。若腹内有气胀,先须暖足,摩上下并气海,不限遍数,多为佳。始得左回右转三七,和气如用,腰身内一十五法,回转三百六十骨节,动脉搓筋,气血布泽,二十四气和润,脏腑均调。和气用头摇振,手气向上,心气向下,分明知去来。莫问平手,欹腰转身。摩气蹙回动尽,心气放散,送至涌泉。一一不失气之行度,用之有益。不解用者,疑如气乱。
    〔解说〕脾在五行属土,土气温暖,人体便能发汗,汗出可祛除风冷邪气。若腹内有气作胀,要先温暖两脚,并按摩肚脐上下和气海,次数不限,越多越佳。至少要左回右转二十一次。要使气平和,当用腰身内一十五法,回转三百六十骨节,血脉流动,筋骨通利,气血布泽各脏腑,就可使二十四气调和,脏腑协调。要使气和,须知用气之法,头要转动摇振,以意念引手气上行,心气下行,使上下来去分明。不论是平手、斜腰、转身、按摩行气、动作退出,都要使心气放散,送至涌泉,每一个动作,都要根据法而行,不能失气营运的规律。气不失度,用之有益,气若失度,可致气乱。
    
    小结∶
    本篇对腹胀提出了摇手臂转体,以手沿腹正中冲脉上下按摩的动功和以口吸气,满吐之,存思使气从头顶向下散布至脚,如腐烂东西那样松散和自然地使气下行的静功。这两种功法均有理气舒腹,健脾除满的作用。强调练功时要。“以便为故,不便复为”,坚持反复练习,才能收到良效。对呼吸主张以“口纳气”,“口呼气”为主,以口大幅度的深呼吸,可使腹内充分受气,胀满消除。最后一条又强调指出,治胀要先理脾,理脾消胀,可先暖足,摩腹,活动腰内,摇头,后以意引手气向上,心气向下,气血和调,中焦得通,则胀自除。引气时要使上下来去分明,各循其经,心气始终要松散自如,如此则气可行送于涌泉。引气一定要根据法而行,不失其度,方可有益,若失其度,反而会使气乱,引起头昏、目眩、胸闷、腹胀等不良响应。
    

十七、眼目门
    〔原文〕一法∶踞,伸右脚,两手抱左膝头,伸腰,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难屈伸拜起,去胫中痛痹,风目耳聋。
    〔解说〕见“一、中风门”第七法。
    〔原文〕二法∶踞,伸左脚,两手抱右膝,伸腰,以鼻纳气,自极七息,展左足着外。除难屈伸拜起,去胫中疼。
    一本云∶除风目暗,耳聋。
    〔解说〕见“一、中风门”第九法。
    〔原文〕三法∶以鼻纳气,左手持鼻。除目暗泣出。鼻纳气,口闭,自极七息。除两胁下积血气。
    〔解说〕用鼻吸气时左手按鼻。可消除目昏流泪。用鼻吸气时闭口,尽力行气七息。可消除两胁下瘀血积气。
    〔原文〕四法∶端坐伸腰,徐以鼻纳气,以右手持鼻,除目暗,泪若出,闭目吐气。鼻中息肉,耳聋亦然。除伤寒头痛洗洗,皆当以汗出为度。
    〔解说〕正坐位伸腰,缓缓用鼻吸气,用右手按鼻,闭目用口呼气。能消除目昏流泪。鼻中息肉、耳聋也可用同法治疗。若治伤寒后头痛,洒洒恶寒,当以汗出为度。
    〔原文〕五法∶蹲踞,以两手举足五趾,头自极,则五脏气遍至。治耳不闻,目不明。久为之,则令发白复黑。
    〔解说〕踞坐,用两手搬举两足五趾,尽力低头,行气,使五脏之气到达头部。则可治耳不能闻声,目昏暗不明。久行此法,可使白发变黑。
    〔原文〕六法∶仰两足趾,五息止。引腰背痹、偏枯,令人耳聪。久行,眼耳诸根,俱无挂碍。
    〔解说〕见“一、中风门”第二法。
    〔原文〕七法∶伸左胫,屈右膝纳压之,五息止,引肺。去风虚病,令人目明。根据经为之,引肺中气,去风虚病,令人目明,夜中见色,与尽无异。
    〔解说〕见“十四、补益门”彭祖谷仙卧引法。
    〔原文〕八法∶鸡鸣以两手相摩令热,以熨目,三行,以指抑目。左右有神光,令目明,不病痛。
    〔解说〕鸡鸣时两手互相摩擦使热,然后用热手按摩熨眼,如此三次,再用手指按摩两眼。可使两眼有神,眼明亮,不生病痛。
    〔原文〕九法∶东向坐,不息再通,以两手中指口唾之二七,相摩拭目。令人目明。以甘泉漱之,洗目,去其翳垢,令目清明。上以内气洗身,中令内睛洁,此以外洗去其尘障。
    〔解说〕面向东坐,不息两通,口唾两手中指十四次,然后两指相摩使热用以揩眼。可使人眼睛明亮。用唾液漱口后洗眼,可去目翳和眵垢,使眼睛清爽明亮。练功到一定程度,可以使内气上引洗身心,中间引而入眼底,使眼内洁明,外边再用唾液洗去眵垢翳障,效果就更好。
    〔原文〕十法∶卧,引为三,以手爪项边脉五通。令人目明。卧正偃,头下却亢引三通,以两手指爪项边大脉为五通。除目暗患。久行,令人眼夜能见色。为久不已,通见十方,无有际限。
    〔解说〕卧位引气三次,用手抓后项旁的筋脉五次。可使眼睛明亮。仰卧正身,头低下向上用力牵引三次。用两手指抓后项旁的大筋脉五次。可消除目暗之病,久行此法可使人眼睛在夜里能分辨颜色。久做不断,可以看到远方,没有极限。
    〔原文〕十一法∶鸡鸣欲起,先屈左手啖盐,指以指相摩,咒曰∶西王母女,名日益愈,赐我目,受之于口。即精摩形。常鸡鸣二七着唾,除目茫茫,致其精光,彻视万里,遍见四方。咽二七唾之,以热指摩目二七,令人目不瞑。
    〔解说〕鸡叫即起床,先屈左手拿盐少许啖(同、。吃或给人吃)入口内,以唾液相合,然后将盐唾液用两手指相互摩擦。念咒语∶“西王母女,名曰益愈,赐我目,受之于口”。用两手指按摩两目。如常能在鸡鸣时着盐唾液按摩两目十四次,可治目茫茫视物不清,使其恢复精光,能视远物,甚至“彻视万里,遍见西方”。此外还可以采用咽唾十四次,以两指着唾液不加盐,相摩使指热,擦目十四次的方法,此法也可以使人眼目不昏暗。
    
    小结:
    本篇除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导引功外,重点讲述了眼的保健功。功法有∶1、手掌按摩法∶如“鸡鸣以两手相摩令热,以熨目”。
    2、手指按摩法∶如“以指抑目。左右有神光,令目明,不病痛”。
    3、唾液着指按摩法∶如“以两手中指口唾之二七,相摩拭目”,“咽二七唾之,以热指摩目二七”。
    4、以盐与唾液混合后着指按摩法∶如“先屈左手啖盐,指以指相摩”。“即精摩形”。
    5、以两手提抓项后大筋。
    这些功法简单实用,对防治近视眼及老年性眼病有较好效果,现代的眼保健操大多都采用了这些功法。
    


前一页 ◇ (十二)服气吐纳诀
后一页 ◇ 十八、喉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