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之舌以舒卷为用。口以开阖为用。各一其阴阳也。且口者脾之窍。心之外户也。难经七冲门。谓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以其开阖运动。声音从口出。饮食从口入。四通五达。为脏腑之冲要也。察之之法。盖有十焉。 曰张、曰噤、曰撮、曰僻、曰振、曰动、曰颏落、曰口啮。由是分其燥湿。辨其寒热。其为病亦可见矣。何言之。张则开而不闭。噤则闭而难开。撮则上下有蹙聚之形。僻则左右有缓急之状。振者寒栗鼓颔。急急摇振。动者开阖其口。频频运动。颏落者似张。而颏不能阖。口啮者似动。而啮不频开。燥由津液之干。湿属唾涎之滑。 是故张主虚。噤主实。撮为邪正交争。正气衰而邪气胜。僻是经筋相引。急为正而缓为邪。振乃阳明之虚。 动缘胃气之绝。颏落者。颊车不收。病在阳明之脉。口啮者。肾脏将败。病达胃腑之经。是皆口之形容也。然形容虽有燥湿之分。燥湿亦有虚实之辨。故燥虽属热。湿虽属寒。而上下表里不同。脏腑阴阳亦异。苟不合之四诊。参之五官。则知其燥而不知其所以燥。知其湿而不知其所以湿。将治热而热不除。疗寒而寒不退。其不倒行逆施也者几希。若夫口之五色着于唇。口之五味详于问。又当参伍相证焉。庶乎体益明而用益达矣。他如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推而论之。即痘疮广疮。及诸痛疮疡。其顺逆亦犹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