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风寒者,百病之始也,是四时八节不正、疫疠之气。故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冷,乃四时之正气。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伤耳。 春应暖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冷,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非时而邪气,是以辛苦之人,一岁之中,病无少长。始自一日巨阳,膀胱受之。巨阳者,三阳之首,故先受之。 二日阳明,胃受之。三日少阳,胆受之。未入其脏,可汗之。四日太阴,脾受之。五日少阴,肾受之。六日厥阴,肝受之。其入藏,可泄之。经云∶其未满三日,汗之而已,其满三日,泄之而已。故圣人论汗下,大概言之。以脉分别,三四日脉沉伏,亦当下,六七日脉浮滑,亦可汗。 故伤寒传足经不传手经,未详耳。且自人身十二经络,分布上下手足,各有三阴三阳,禀天地之气。天枢之上,同天之阳,天枢之下,同地之阴。至真要大论云∶身半以上,其气三矣,天之分也,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其气三矣,地之分也,地气主之。注云∶当阴之分,冷病归之,当阳之分,热病归之。有八节邪气,所中于人,阳邪为病传手经,阴邪为病传足经。其邪自何入?自风池而入,为脊骨两傍一寸五分,足膀胱经之俞穴。 春夏应阳,秋冬应阴。至真要大论云∶寒暑温凉,盛衰之用。其在四维,故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凉,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易》云∶水流湿,火就燥。热论云∶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盛不死。太阴阳明论云∶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注云∶同气相求耳。又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注云∶阳气炎上,故受风,阴气润下,故受湿,盖同气相合耳。故风热火为阳,寒湿燥为阴。刺热论云∶五脏俱有热病,肝热病,左颊先赤,心热病,颜先赤,脾热病,鼻先赤,肺热病,右颊先赤,肾热病,颐先赤。《甲乙经·热论》云∶有手足太阴热病,有手足少阴热病,有手足厥阴热病。热论∶其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营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未尝则传足经,不传手经。 麻黄汤 治伤寒,头痛发热,体痛恶风,无汗而喘。又治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当发其汗。其人发烦目瞑,必衄,衄者,阳气重也。 麻黄(一两半,去节)桂枝(一两,去皮)甘草(半两,炙,锉)杏仁(二十枚,浸,去皮尖)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衣覆以取汗。 或湿病,身烦痛,小便自利者,加白术四分,微汗之。 桂枝汤 治伤寒,发热恶寒,干呕头痛。太阳中风,阳浮阴弱,解肌。脉浮紧,鼻鸣者。 桂枝(三分,去皮)芍药(三分)甘草(三分)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三个,煎至七分,不计时候。 小青龙汤 治伤寒表未罢,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利,或小便不利,小腹满,喘。 麻黄(去节,汤泡去黄汁,焙干,三钱)半夏(汤洗)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分)五味子(二钱)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煎至半盏,生姜、枣同煎,不计时候,温服。 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三钱。微利者,去麻黄,加芫花弹子大。噫者,去麻黄,加附子三钱(炮),以开怫热结滞。小便不利,小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钱。喘者,去麻黄,加杏仁。 大柴胡汤 小柴胡汤 瓜蒂散 治伤寒,表证罢,邪热入里,结于胸中,项不强,腹满而不能食,四肢微厥,而脉乍紧者,宜以吐之。经云在上者吐之,在下者泄之。 瓜蒂赤小豆(各等分)上为末,香豉半合,(豆豉是也。)水一盏半,煮取汁半盏,调下钱匕。不吐,加服。 五苓汤 (五苓散是也。)治伤寒中暑,大汗后,胃中干,烦躁不得眠,脉浮,小便不利,微热烦渴,及表里俱热,饮水反吐。 (名曰水逆。)或攻表不解,当汗而反下之,利不止,脉浮,表不解,自利。或一切留饮不散,水停心下。并两感中湿而昏躁,霍乱吐泻惊风。 猪苓(去皮)茯苓(去皮)白术(各半两)桂(一分,去皮)泽泻(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热汤调下愈妙。加滑石二两甚佳。喘嗽烦心,不得眠者,加阿胶半两(枯)。夏月大暑,新水调服,立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