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海论第三十三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法于夫子。夫子之所言。不离于营卫血气。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夫子乃合之于四海乎。岐伯答曰。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海有东西南北。命曰四海。黄帝曰。以人应之。
    奈何。岐伯曰。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黄帝曰。远乎哉夫子之合人于天地四海也。愿闻应之奈何。岐伯答曰。必先明知阴阳。表里荣输。所在四海定矣。黄帝曰。定之奈何。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
    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黄帝曰。凡此四海者。何利何害。
    何生何败。岐伯曰。得顺者生。得逆者败。知调者利。不知调者害。黄帝曰。四海之逆顺奈何。岐伯曰。气海有余者。
    气满。胸中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
    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黄帝曰。余已闻逆顺。调之奈何。岐伯曰。审守其输。
    而调其虚实。无犯其害。顺者得复。逆者必败。黄帝曰。善。
    布局整暇运笔清挺。此与本神决气皆叙内伤证也。而此篇摹绘尤妙。
    

[卷六] 五乱第三十四
    黄帝曰。经脉十二者。别为五行。分为四时。何失而乱。何得而治。岐伯曰。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黄帝曰。何谓相顺。岐伯曰。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
    营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黄帝曰。何谓逆而乱。岐伯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循脉。
    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俯首静伏。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接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黄帝曰。五乱者。刺之有道乎。岐伯曰。有道以来。有道以去。审知其道。是谓身宝。黄帝曰。善。愿闻其道。岐伯曰。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输。气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荥。足少阴输。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气在于头者。取之天柱大杼。
    不知。取足太阳荥输。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取其阳明少阳之荥输。黄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徐入徐出。
    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疾而徐之为泻徐而疾之为补此徐入徐出无分补泻但导其逆气和其精气以其病非有余不足而起于一时之逆乱也)黄帝曰。允平哉道。明乎哉论。请着之玉版。命曰治乱也。
    运笔布局与前篇同。通体一气直下。而前后各顿四句。便有曲致。此等文须看炼句之清健。尤看着字之精确有一字松泛。即全体为之懦而不振。
    

[卷六] 胀论第三十五
    黄帝曰。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岐伯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黄帝曰。何以知脏腑之胀也。岐伯曰。阴为脏阳为腑。黄帝曰。夫气之令人胀也在于血脉之中邪。脏腑之内乎。岐伯曰。三者皆存焉。然非胀之舍也。黄帝曰。愿闻胀之舍。岐伯曰。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黄帝曰。脏腑之在胸胁腹裹之内也。
    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各有次舍异名而同处。一域之中。其气各异。愿闻其故。黄帝曰。未解其意。再问。岐伯曰。夫胸腹。脏腑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胃者。太仓也。咽喉小肠者。传送也。胃之五窍者。闾里门户也。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故五脏六腑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营气循脉。卫气逆行。为脉胀。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
    三里而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无问虚实。工在疾泻。黄帝曰。愿闻脏腑之胀形也。岐伯曰。夫心胀者。烦心短气。
    卧不安。肺胀者。虚满而喘咳。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少腹脾胀者。善哕。四肢烦。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六腑胀。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小肠胀者。少腹胀。引腰而痛。膀胱胀者。少腹满而气癃。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凡此诸胀者。其道在一。明知逆顺。针数不失。泻虚补实。
    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败。谓之天命。补虚泻实。神归其室。久塞其空。谓之良工。黄帝曰。胀者焉生。何因而有。岐伯曰。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然后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黄帝曰。善。何以解惑。岐伯曰。合之于真。三合而得。帝曰。善。夫子言无问虚实。工在疾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今有其三而不下者。其过焉在。岐伯对曰。此言陷于肉肓而中气穴者也。不中气穴。则气内闭。针不陷肓。则气不行上越。中肉。则卫气相乱。阴阳相逐。其于胀也。当泻不泻。气故不下。三而不下。必更其道。气下乃止。不下复始。可以万全。乌有殆者乎。其于胀也。必审其胗。当泻则泻。当补则补。如鼓应桴。恶有不下者乎。(胗即诊也诊即证也即指五脏六腑之胀形也)通篇俱以逆取势。不独起笔也。乍读似杂乱无次。细寻皆衔接而下。其清在骨。其雄在神。
    

[卷六] 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
    黄帝问于岐伯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浓。则为汗。悲哀气并。
    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生。愿闻其道。岐伯曰。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
    为液。天暑衣浓则腠理开。故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溜于膀胱。则为溺与气。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故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举则液上溢。夫心系与肺。不能常举。乍上乍下。故咳而泣出矣。中热则胃中消谷。消谷则虫上下作。肠胃充郭。故胃缓。胃缓则气逆。故唾出。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
    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阴阳气道不通。四海塞闭。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行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此津液五别之逆顺也。
    一问一答布局无奇。措词亦无甚精警处。五癃五津之癃也。气之逆行。曰厥津之逆行。曰癃津液别者。津与液之质有五种之不同也。
    


前一页 ◇ 平人绝谷第三十二
后一页 ◇ 五阅五使第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