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淋浊
    郎五十六岁便泄带血,既有膀胱之湿,又有小肠之热,用导赤合四苓汤法。
    猪苓(三钱)茯苓皮(五钱)萆(五钱)泽泻(三钱)次生地(五钱)甘草梢(一钱)淡竹叶(二钱)木通(三钱)飞滑石(五钱)十二月初一日少腹痛,于前方内,加∶川楝子(三钱)小茴香炭(三钱)王十七岁湿土司天,湿热下注,致成淋症,茎肿。
    萆(三钱)白通草(一钱)甘草梢(三钱)茯苓皮(五钱)滑石(二钱)生苡仁(五钱)车前子(二钱)泽泻(三钱)芦根(三钱)十五日于前方内,加∶黄柏炭(三钱)龚五十八岁先是大小便俱闭,自用大黄八钱,大便虽通而小便点滴全无,续用五苓,仍不通,诊其六脉弦紧,病因肝郁而成,开阴络法。
    降香末(三钱)归须(三钱)两头尖(三钱)琥珀(三分)丹皮(三钱)韭白汁(三匙,冲)麝香(五厘,同研冲)一帖而通,二帖而畅。
    普三十八岁小便淋浊,茎管痛不可忍,自用五苓、八正、萆厘清饮等渗湿,愈利愈痛。细询病情,由房事不遂而成。余曰∶溺管与精管异途,此症当治精管为是。用虎杖散法,现无虎杖草,以杜牛膝代之。
    杜牛膝(五钱)当归(三钱)降香末(三钱)麝香(五厘)桃仁泥(三钱)两头尖(三钱)琥珀(六分)丹皮(三钱)一帖而痛减,五帖而痛止,七帖而浊净。后以补奇经而愈。
    珍四十五岁血淋太多,先与导赤不应,继以脉弦,细询由怒郁而起,转方与活肝络。
    新绛纱(三钱)苏子霜(一钱)丹皮炭(五钱)旋复花(三钱)桃仁(三钱)红花(二钱)片姜黄(三钱)香附(三钱)归须(三钱)郁金(二钱)降香末(三钱)四帖而安。
    王四十五岁,小便狂血,脉弦数,病因肝郁。
    新绛纱(三钱)细生地(五钱)青皮(二钱)旋复花(三钱)丹皮炭(五钱)桃仁(三钱)降香末(三钱)香附(三钱)归须(三钱)服四帖而血止,止后两月,又因动气而发,仍与前方,七帖而愈。
    范二十八岁因怒郁而大小便闭,与极苦而通小肠,借火腑通胆腑法。
    黄芩(三钱)归须(三钱)桃仁泥(三钱)胡黄连(三钱)龙胆草(三钱)广郁金(二钱)二帖而大小皆通。
    保女十八岁怒郁,少腹胀大如斗,小便点滴全无,已三日矣,急不可耐,仰卧不能转侧起立,与开经络。
    降香末(三钱)香附米(三钱)广郁金(二钱)龙胆草(三钱)青皮(二钱)韭白汁(三匙,冲)归须(三钱)琥珀(五分)两头尖(三钱)麝香(五厘)一帖而通,二帖而畅。
    保五岁夏日痘后受暑,小便不通,脉洪数,玉茎肿亮,蜷曲如勾,与凉利膀胱。
    白通草(钱半)蚕砂(三钱)滑石(六钱)云苓皮(五钱)苡仁(五钱)杏仁(三钱)一帖而通,三帖而玉茎复元。
    叶四十五岁乙酉年七月初一日金实无声,六脉俱弦,痰饮兼之湿痹,小便白浊,先与行湿。
    茯苓皮(五钱)川萆(五钱)通草(一钱)桂枝(五钱)防己(三钱)蚕砂(五钱)半夏(五钱)杏仁泥(四钱)生苡仁(五钱)甘草(一钱)滑石(六钱)服七帖。
    十四日复诊加∶九月初三日猪苓(三钱)泽泻(三钱)伏饮湿痹便浊,前与淡渗通阳,已服三十帖,因停药二十余日,现下饮又上泛,胸满短气,腰酸淋浊未除,且与行心下之饮,脉弦细,阳不复。
    姜半夏(五钱)杏仁(四钱)云苓皮(五钱)广陈皮(三钱)防己(四钱)桂枝(三钱)枳实(四钱)萆(五钱)通草(钱半)晚蚕砂(三钱)十二日服九帖。
    去杏仁、防己,加∶薏苡(五钱)又服三十余帖。
    十月初五日痰饮、痹症、淋浊,皆寒湿为病,误与补阴,以致湿邪胶痼沉着,急难清楚。
    前与开痹和胃,现今虽见效不少,究竟湿邪为患,阴柔之邪,久为呆补所困,难以旦夕奏功也。
    桂枝(四钱)川萆解(五钱)泽泻(三钱)姜半夏(六钱)滑石(六钱)云苓皮(五钱)广皮(五钱)蚕砂(三钱)车前子(三钱)枳实(三钱)猪苓(三钱)生苡仁(五钱)煮三杯,分三次服。
    十月二十五日浊湿误补久留,与开太阳阖阳明法,数十帖之多,虽见大效,究未清楚,小便仍间有浊时,腿仍微有酸痛。
    姜半夏(一两)桂枝(四钱)片姜黄(二钱)广陈皮(五钱)通草(一钱)川萆(五钱)晚蚕砂(三钱)川椒炭(三钱)生苡仁(五钱)防己(三钱)猪苓(三钱)小枳实(二钱)茯苓皮(五钱)十一月十八日痹症挟痰饮,小便浊,喉哑,先开上焦,后行中下之湿,余有原案。
    苦桔梗(五钱)甘草(三钱)杏仁(五钱)半夏(一两)云苓皮(五钱)生苡仁(五钱)喉哑服此。
    备用方∶桂枝(四钱)广皮(三钱)生苡仁(五钱)云苓皮(六钱)半夏(六钱)蚕砂(三钱)川萆(五钱)车前子(四钱)滑石(一两)川黄柏(三钱,盐水炒)便浊服此。
    

[卷三] 泄泻
    陶四十五岁乙酉年四月十五日久泄脉弦,自春令而来,古谓之木泄,侮其所胜也。
    柴胡(三钱)猪苓(三钱)生姜(五钱)姜半夏(五钱)炙甘草(二钱)大枣(三枚,去核)泽泻(三钱)广陈皮(三钱)茯苓块(五钱)桂枝(三钱)十九日泄泻已减前数,加∶苍术(三钱)前后共计服十三帖全愈。
    五月初六日前曾木泄,与小柴胡汤十三帖而愈。向有粪后便红,乃小肠寒湿之症,现在脉虽弦而不劲,且兼缓象,大便复溏,不必用柴胡汤矣,转用黄土汤法。
    灶中黄土(四两)黄芩炭(二钱)熟附子(三钱)茯苓块(五钱,连皮)炒苍术(五钱)广皮炭(二钱)煮三杯,分三次服。
    十二日湿温成五泄,先与行湿止泄,其粪后便红,少停再拟。
    猪苓(五钱)苍术(四钱)泽泻(五钱)茯苓(六钱连皮)桂枝(五钱)苡仁(五钱)广皮(四钱)广木香(二钱)煮三杯,分三次服,以泄止为度。
    八月初六日胃不开,大便溏,小便不畅,脉弦。
    猪苓(三钱)白蔻仁(二钱)泽泻(三钱)生苡仁(五钱)茯苓皮(五钱)广皮(二钱)姜半夏(三钱)柴胡(一钱)煮三杯,分三次服。
    陆二十七岁乙酉年五月十九日六脉弦细,面色淡黄,泄则脾虚,少食则胃虚,中焦不能创建,安望行经,议先与强土。
    藿香梗(二钱)广皮炭(钱半)广木香(钱半)白蔻仁(一钱)云苓块(三钱)苏梗(钱半)苡仁(二钱)姜半夏(三钱)益智仁(一钱)煮三杯,分三次服,七帖。
    二十八日右脉宽泛,缓也。胃口稍开,泄则加添,小便不通,加实脾利水。
    猪苓(三钱)泽泻(三钱)茯苓(五钱)苡仁(五钱)六月十八日前方服十四帖,泄止,胃稍醒,脘中闷,舌苔滑,周身痹痛,六脉弦细而沉,先与和中,治痹在后。
    桂枝(三钱)防己(三钱)益智仁(钱半)藿香梗(三钱)杏仁(三钱)苡仁(五钱)姜半夏(五钱)白蔻仁(二钱)广皮(三钱)煮三杯,分三次服。
    王三十五岁渴而小便后淋浊,此湿家渴也,况舌苔黑滑乎,议《金匮》渴者猪苓汤法。
    但前医大剂地、萸、五味、麦冬、龟胶等,纯柔粘腻补阴封固日久,恐难速愈。戒猪肉介属滑腻。
    猪苓(六钱)萆(六钱)泽泻(五钱)初五日渴而小便短,便后淋浊,与猪苓汤法,小便长而淋浊大减,渴止舌黑苔退,惟肩背微有麻木酸楚之象。是脏腑之湿热已行,而经络之邪未化也。与经腑同治法。
    生石膏(八钱)云苓块(五钱,连皮)晚蚕砂(三钱)杏仁(四钱)广皮(钱半)通草(一钱)防己(二钱)萆(四钱)生苡仁(四钱)桂枝(三钱)黄柏炭(钱半)


前一页 ◇ 积聚
后一页 ◇ 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