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十四)脉浮畏风,身热咽痛,肺邪欲泄,势将发疹。 杏仁(三钱)薄荷(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粘子(二钱)橘红(一钱)桔梗(一钱)元参(一钱五分)连翘(一钱五分)蝉衣(七分)甘草(四分)西河柳(二钱)一服肌痒见点,再剂而愈。乃翁见惠盆梅,作七绝一首谢之∶珍重堂前短一梅,含苞看起到齐开,旁人问我从何日,道是山翁当杏栽。 某风寒犯肺,咽喉肿痛,当辛散。 苏叶杏仁粘子橘红薄荷桔梗蝉衣甘草姜皮葱头愈后旬余,咽喉复痛,起于夜分,忽然如鲠,左边起泡如茧,此阴火上冲,当清解。前恶寒脉浮,今不恶寒脉细,以此分温清两法。昧者不察,混施方药,贻误非细。 元参连翘马勃薄荷桔梗甘草自(三七)咽痛起于暮夜,而多痰涎,属冬藏不密,浮火上升。治法须苦味潜阳,苦辛散火,以甘和之,一服而愈。 元参(二钱,能清阴火)连翘(一钱五分。能清浮火)川斛(三钱,清胃火消痰涎)杏仁(三钱,辛散苦降)橘红(五分,辛利上焦之气)桔梗(一钱,开肺气散郁火)薄荷(一钱,清利咽喉)甘草(三分,甘以和之)陶(二四)伏热在内,时交冬至,阳气内动,相因为病,咽喉燥痛,痰涎缠绕,渴饮冷水,咳嗽痰血,入暮寒热,舌白如垩,脉来细数。此实火症,非大寒之剂不能疗。莫谓寒冬,怕用寒剂,舍时从症,古贤有之。 石膏(八钱)川连(一钱)丹皮(一钱五分)生地(三分)麦冬(二钱)杏仁(三钱)薄荷(一钱五分)橘红(一钱)连翘(一钱五分)甘草(四分)服下即吐痰涎碗许,诸病减半,再剂而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