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七\针灸直指] 尻神指诀
    (胡侍郎奏行)一岁十岁十九二十八三十七四十六五十五六十四七十三八十二坤管叉踝。
    二岁十一二十二十九三十八四十七五十六六十五七十四八十三震管牙。
    三岁十二二十一三十三十九四十八五十七六十六七十五八十四巽管头口乳。
    四岁十三二十二三十一四十四十九五十八六十七七十六八十五中宫管肩及尾穷骨。
    五岁十四二十三三十二四十一五十五十九六十八七十七八十六干管背面耳。
    六岁十五二十四三十三四十二五十一六十六十九七十八八十七兑管手膊。
    七岁十六二十五五十四四十三五十二六十一七十七十九八十八艮管腰项。
    八岁十七二十六三十五四十四五十三六十二七十一八十八十九离管胸肋。
    九岁十八二十七三十六四十五五十四六十三七十二八十一九十坎管脚肘肚。
    按∶尻神者,神农之所制也。尻为尾底骨之臀尖。《节要》谓人之一身,何独惟臀尖之有神也?此理皆不能通。且云急病亦不拘此。姑录以俟考订。
    

[卷之七\针灸直指] 每月血忌
    正月丑,二月未,三月寅,四月申,五月卯,六月酉,七月辰,八月戌,九月巳,十月亥,十一月午,十二月子。
    

[卷之七\针灸直指] 十二建人神
    建日在足禁晡时。
    除日在眼禁日入。
    满日在腹禁黄昏。
    平日在背禁人定。
    定日在心禁夜半。
    执日在手禁鸡鸣。
    破日在面禁平旦。
    危日在鼻禁日出。
    成日在唇禁食时。
    收日在头禁寅中。
    开日在耳禁午时。
    闭日在目禁日。
    

[卷之七\针灸直指] 十二部人神
    一岁十三二十五三十七四十九六十一七十三八十五人神在心。
    二岁十四二十六三十八五十六十二七十四八十六人神在喉。
    三岁十五二十七三十九五十一六十三七十五八十七人神在头。
    四岁十六二十八四十五十二六十四七十六八十八人神在颈。
    五岁十七二十九四十一五十三六十五七十七八十九人神在背。
    六岁十八三十四十二五十四六十六七十八九十人神在腰。
    七岁十九三十一四十三五十五六十七七十九九十一人神在腹。
    八岁二十三十二四十四五十六六十八八十九十二人神在项。
    九岁二十一三十三四十五五十七六十九八十一九十三人神在足。
    十岁二十二三十四四十六五十八七十八十二九十四人神在腰。
    十一岁二十三三十五四十七五十九七十一八十三九十五人神在阴。
    十二岁二十四三十六四十八六十七十二八十四九十六人神在股。
    

[卷之七\针灸直指] 禁针歌
    禁针穴道要先明,脑户囟会及神庭。络玉枕角孙穴,颅囟承泣随承灵。神道灵台膻中忌,水分神阙并会阴。横骨气冲手五里,箕门承筋并青灵。更加臂上三阳络,二十二穴不可针。孕妇不宜针合谷,三阴交内亦通伦。石门针灸应须忌,女子终身无孕娠。外有云门并鸠尾,缺盆客主人莫深。肩井深时人闷倒,三里急补人还平。
    

[卷之七\针灸直指] 禁炙歌
    禁灸之穴四十五,承光哑门及风府。天柱素临泣上,晴明攒竹迎香数。禾颧丝竹空,头维下关与脊中。肩真心俞白环俞,天牖人迎共乳中。周荣渊液并鸠尾,腹哀少商鱼际位。经渠天府及中冲,阳关阳池地五会。隐白漏谷阴陵泉,条口犊鼻兼阴市。伏兔髀委中穴,殷门申脉承扶忌。
    

[卷之七\针灸直指] 太乙人神歌
    立春艮上起天留,戊寅己丑左足求。春分左胁仓门震,乙卯日见定为仇。立夏戊辰己巳巽,阴络宫中左手愁。夏至上天丙午日,正值膺喉离首头。立秋玄委官右手,戊申己未坤上游。秋分仓果西方兑,辛酉还寻右胁谋。立冬右足加新络,戊戍己亥干位收,冬至坎方临叶蛰,壬子腰尻下窍流。五脏六腑并脐腹,招遥诸戊已中州。溃治痈疽当须避,犯其天忌疾难瘳。
    

[卷之七\针灸直指] 补泻雪心歌
    行针补泻分寒热,泻寒补热须分别。捻针向外泻之方,捻针向内补之诀。泻左须将大指前,泻右大指当后拽。补左大指向前搓,补右大指向下。何如补泻有两般,盖是经络两边发。补泻又要识迎随,随即为补迎为泻。古人补泻左右分,今人乃为男女别。男女经脉一般生,昼夜循环无暂歇。两手阳经上走头,阴经胸走手指辄。两足阳经头走足,阴经足走腹中结。随即针头随经行,迎即针头迎经夺。更有补泻定呼吸,吸泻呼补真奇绝。补则呼出却入针,要知针用三飞法。气至出针吸气入,疾而一退急扪穴。泻则吸气方入针,要知阻气通身达。气至出针呼气出,徐而三退穴间捺。莫向人前容易说。
    

[卷之七\针灸直指] 天元太乙歌
    先师秘传神应经,太乙通玄法最灵。句句言辞多妙典,万两黄金学也轻。每每不忘多效验,治病如神记在心。口内将针多温暖,更观患者审浮沉。阴病用阳阳用阴,分明更取阴阳神。虚则宜补实宜泻,气应针时病绝根。气至如摆独龙尾,未至停针宜待气。凡用行针先得诀,席弘玄妙分明说。气至两乳求大渊,未应之时列缺针。列缺头痛及偏正,重泻大渊无不应。耳聋气闭喘绵锦,欲愈须寻三里中。手挛脚背疼难忍,合谷仍须泻太冲。曲池主手不如意,合谷针时宜仔细。心疼手颤少海间,欲要除根针阴市。若是伤寒两耳聋,耳门听会疾如风。五般肘痛针尺泽,冷渊一刺有神功。手三里兮足三里,食否气块兼能治。鸠尾独治五般痫,若刺涌泉人不死。大凡痞最宜针,穴法从来着意寻。以手按无转动,随深随浅向中心。胃中有积取璇玑,三里功深人不知。阴陵泉主胸中满,若刺承山饮食宜。大椎若连长强取,小肠气满立可愈。气冲妙手要推寻,管取神针人见许。委中穴主腰疼痛,足膝肿时寻至阴。干湿风毒并滞气,玄机如此更尤深。气攻腰痛不能立,横骨大都宜救急。流血攻注解若迟,变为风证从此得。气海偏能治五淋,若补三里效如神。冷热两般皆治得,便浊痼疾可除根。期门穴主伤寒患,七日过经亢未汗。但于乳下双肋间,刺入四分人力健。耳内蝉鸣腰欲折,膝下分明三里穴。若能补泻五会中,切莫逢人容易说。牙风头痛孰能调?二间妙穴莫能逃。更有三间神妙穴,若治肩背感风劳。合谷下针顺流注,脾内随针使气朝。冷病还须针合谷,只宜脚下泻阴交。背脊俱疼针肩井,不泻三里令人闷。两臂并髀俱疼痛,金针一刺如圣神。
    脚膝疼痛委中宜,更兼挛急锋针施。阴陵泉穴如寻得,轻行健步疾如飞。腰腹胀满治何难,三里肚针承山。更向太冲行补泻,指头麻木一时安。头皮转筋鱼腹肚,又治背疽及便毒。再有妙穴阳陵泉,腿转筋急如神取。肠中疼痛阴陵沃,耳内蝉鸣听会招。更寻妙穴大溪是,医门行泻实为高。浮沉腹胀水分泻,气喘息粗泻三里。更于膝中阴谷针,小便淋漓自消尽。环跳能除腿股风,冷风膝痹疟疾同。最好风池寻的穴,间使双刺有神功。伤寒一日调风府,少阳二穴风池取。
    三五七日病过经,根据此针之无不应。心疼呕吐上脘宜,丰隆两穴更无疑。蛔虫并出伤寒病,金针宜刺显明医。男子癖取少商,女人血气阴交当。虚盗二汗须宜补,委中妙穴可传扬。项强肿痛屈伸难,更兼体重腰背瘫。宜向束骨三里取,教君顷刻便开颜。闪挫脊膂腰难转,举步多难行重蹇。偏体游风生虚浮,复溜一针人健羡。
    久患腰痛背胛劳,但寻中注穴中调。行针用心须寻觅,管取从今见识高。腰背连脐痛不休,手中三里穴堪求。神针未出急须泻,得气之时不用留。小腹便最难医,气海中极间使宜。三里更须明补泻,下针断不失毫厘。
    


前一页 ◇ 逐日人神所在不宜刺灸
后一页 ◇ 玉龙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