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运气易览] 运气说
    五运六气之说,不见于儒者之六经,而见于医家之《素问》。夫《素问》乃先秦古书,虽未必皆黄帝岐伯之言,然秦火以前,春秋战国之际,有如和、缓、秦越人辈,虽甚精于医,其察天地五行之用,未能若是精密也,则其言虽不尽出于黄帝岐伯,其旨亦必有所从授矣。
    且夫寒湿暑燥风火者,天之阴阳,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者,地之阴阳,生长化收藏下应之。而五营运于其间,则五之化气也。天数终于五,六居之;地数终于六,七居之。戊己,土也,化气必以五,故甲己化土而居其首。土生金,故乙庚次之;金生水,故丙辛次之;水生木,故丁壬次之;木生火,故戊癸次之。此化气之序也。地之三阴三阳,亦五行耳。而火独有二,五行之妙理也。盖木旺于东,火旺于南,金旺于西,水旺于北,而土旺于四维。戊附于戌而在干,己附于辰而在巽,而未之对冲在丑。故辰戌丑未,寄旺之位也。未在西南,其卦为坤,其时为长夏,以其处四时之中。《吕氏·月令》谓之中央。假如太角壬木之化为启拆,而变为摧拉。太征戊火之化为暄燠,而变为炎烈,正化之为变者然也。少角丁木,木气不足,清胜而热复。少征癸火,火气不足,寒胜而雨复,邪化之为复者然也。寒甚而为阳焰,是为火郁;热甚而为凄清,是为金郁,抑而不伸者然也。水郁而发,则为冰雹;土郁而发,则为飘骤,郁而怒起者然也。风淫所胜则克太阴,热淫所胜则克阳明,凌其所胜者然也。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湿土之下,风气承之,极则有反者然也。
    摧拉之变不应,普天悉皆大风;炎烈之变不应,薄海悉皆燔灼;清气之胜不应,宇宙无不明洁;雨气之复不应,山泽无不蒸溽。郁也,发也,淫也,承也,其理皆然。凡此者,其应非有候,则有不时而应者矣;其至非有时,则有卒然而至者矣。是故千里之远,其变相似者有之;百里之变,其变不同者亦有之。即其时,当其处,随其变而占焉,则吉凶可知况《素问》所以论天地之气化者,将以观其变而救民之疾也。
    夫大而天地,小而人之一身,五行之气皆在焉。天地之气有常无变,则人亦和平而无灾;天地之气变而失常,则疾疠之所从出也。是故木气胜,则肝以实病,脾以虚病;火气胜,则心以实病,肺以虚病。此医者所能致察,儒者不得其详也。至于官天地,理阴阳,顺五行,使冬无愆阳,夏无伏阴,秋无苦雨,春无凄风,和平之气,行于两间,国无水旱之灾,民无妖孽之疾,此儒者所当察,医家未必能知也。《素问》亦略言之矣。
    五行之精,是为五纬,与运气相应,有岁星,有辰星。以此察其行之道顺,而占其吉凶。然必曰德者福之,过者罪之。则是运气之和平而为休祥,有德者召之也;运气之乖戾而为疾眚,有过者致之也。虽然,其说略而未祥,吾儒之经则详矣。《洪范》九畴始于五行,终于皇极,终于五福。六经圣人建极于上,以顺五行之用,是以天下之民有五福而无六极。有五福皆可以康宁矣,无六极皆免于疾病矣。此其道固有行乎运气之外者,是以大舜、成周之时尝见之。《由庚》之诗作而阴阳得由其道,《华黍》之诗作而四序不失其和,《由仪》之诗作而万物各得其宜。此建皇极,顺五行,使民有五福而无六极之验矣。是故《素问》则方伎之书,《洪范》则圣人经世之大法也。知有《素问》,不知有《洪范》,方伎之流也;知有《洪范》,不知有《素问》,儒者何病焉?

[卷之五\运气易览] 论四时气候
    六气终始早晏,五运太少盈虚,原之以至理,考之以至数,而垂万古无有差异也。经曰五日一候应之,应五行也。故三候成一气,即十五日也。三气成一节,节谓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此八节也。四方二十四气而分主四时,一岁成矣。春秋言分者,以月气言之,则二月半初气终,而交二之气;八月半四气尽,而交五之气。若以四时之气言之,则阴阳寒暄之气,到此可分之时也。昼夜分五十刻,亦阴阳之中分也。故经曰分则气异是也。冬夏言至者,以六气言之,则五月半司天之气至其所在,十一月半在泉之气至其所在。以四时之令言之,则阴阳之气至此极至之时也。夏至日长不过六十刻,阳至此而极;冬至日短不过四十刻,阴至此而极,皆天候之未变。故经曰至则气同是也。
    天自西而东转,其日月五星循天从东而西转。故《白虎通》曰∶天左旋,日月星辰右行。又曰∶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则昼夜行天之一度,一度有百刻,即一日;月则昼夜行天之十三度有奇者,谓复行一度之中,作十九分,分之得七。(一度有百刻,作十九分,分之得七。每一分该五刻强,五七三十五刻强。是月昼夜行天十三度零三十五刻强。)大率月行疾速,终以二十七日月行一周天。是将十三度及十九分分之七数,总之则二十九日,计行天三百八十七度有奇。计月行疾之数比日行迟之数,则二十九日日方行天二十九度,月已先行一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外又行天之二十二度,反少七度而不及日也。阴阳家说谓日月之行,自有前后,迟速不等,固无常准,则有大小月尽之异也。本三百六十五日,四分度之一,即二十五刻,(是日行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当为一岁矣。)当为一岁。自除岁外之余,即有三百六十日,又除小月所少之日六日,止有三百五十四日而成一岁,通少十一日二十五刻,乃盈闰为十二月之制,则有立首之气。气乃三候之至,月半示斗建之方,乃十二辰之方也。闰月之纪,则无立气建方,皆他气,但根据历以八节见之,推其所余,乃成闰,天度毕矣。故经曰∶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者,此之谓也。
    观天之杳冥,岂复有度乎?乃日月行一日之处,指二十八宿为证,而记之曰度。故经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制谓制度也。天亦无候,以风雨霜露草木之类应期,可验而测之曰候。
    言一候之日,亦五运之气相生而值之,即五日也。如环无端,周而复始。《书》曰∶期三百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即其义也。医工之流不可不知。经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卷之五\运气易览] 论四时气候
    \r五行生死顺逆之图\ps127a10.bmp\r歌曰∶木火土金水五行,周而复始互相生。
    水火金木土五贼,周而复始互相克。
    

[卷之五\运气易览] 论四时气候
    \r干支五行所属之图\ps127a11.bmp\r歌曰∶甲乙寅卯木东藏,丙丁巳午火南方。
    庚辛申酉金西属,壬癸子亥水北乡。
    戊己辰戌丑未土,寄旺四季位中央。
    

[卷之五\运气易览] 论四时气候
    \r二十四节气之图\ps127a12.bmp\r五日谓之候,三候成一气。大小月闺月但根据历交之。凡四时寒暑温凉,盛于季月,然差正位三十日有奇也。
    立春雨水惊蛰节,春厘清明谷雨时。
    立夏小满芒种候,夏至小暑大暑期。
    立秋处暑白露日,秋分寒露霜降随。
    立冬小雪及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推。
    


前一页 ◇ 运气易览序
后一页 ◇ 论六十日交气日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