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 呃逆门(五则)
    人有忽然呃逆不止,为是寒气相感,谁知是气逆而寒入之也。然气之所以不顺,乃气之不足也。盖丹田之气足,则气守于下焦而气顺,丹田之气不足,则气奔于上焦而气逆矣。呃逆虽是小症,然治之不得法,往往有变成危症,而不可救,正徒散其寒而不补其气也。治法宜大补其丹田之气,而少佐之以祛寒之药。则气旺而可以接续,寒祛而足以升提,故不必止呃逆而呃逆遂自止也。方用定呃汤∶人参(三钱)白术(五钱)丁香(五分)陈皮(五分)茯苓(五钱)沉香末(一钱)牛膝(一钱)水煎服。一剂而呃逆止矣。
    参、苓、白术纯是补气回阳之药,丁香祛寒,沉香、牛膝降入丹田以止其逆,逆气既回,而呃声自定。孰谓补气之药,非即转气之汤哉!此症用加味六君子汤亦妙。
    人参半夏苏叶(各一钱)白术茯苓(各三钱)陈皮(五分)甘草(三分)丁香(二分)水煎服。一剂即止呃,二剂全愈。
    人有痰气不清,一时作呃逆之声者,人以为火逆作祟也。夫火逆之痰,口必作渴,今不渴而呃逆,仍是痰气之故,而非火邪之祟也。夫痰在胃口,而呃逆在丹田,何以能致此耶?盖丹田之气欲升,而痰结胸中以阻之。此种呃逆较虚呃者甚轻,治法消其痰气,而呃逆自除,方用二陈汤加减治之。
    人参(五分)陈皮(五分)半夏(一钱)甘草(三分)浓朴(一钱)茯苓(三钱)水煎服。一剂即愈。
    二陈汤为治痰之妙剂,加入人参、浓朴于补气之中而行降气之药,自能祛痰于上焦,达气于下焦也。
    此症亦可用加味六君子汤治之。
    人有口渴饮水忽然呃逆者,非水气之故,乃火气之逆也。人若胃火太盛,必大渴呼水矣,今但渴而不大饮水者,乃胃火微旺,而胃气犹虚也。故饮水虽快,而多则不能易消,火上冲而作呃逆耳。治法宜补其胃中之土,而降其胃中之火,则胃气之安,而胃火自息,呃逆亦自止矣。方用平呃散∶玄参白术(各五钱)人参(二钱)茯苓甘菊花麦冬(各三钱)甘草(五分)水煎服。一剂即平。
    此方降胃火而又不耗胃气,所以奏功实神。倘以为胃火之盛,而轻用石膏,虽亦能取胜,而终于胃土有伤,呃逆除而他病又生矣,不若此方之和平而又神也。
    此症用两宜汤亦妙。
    人参(二钱)茯苓白术(各五钱)甘草泽泻黄连(各一钱)肉桂(三分)陈皮(五分)天花粉(二钱)柴胡(三分)水煎服。二剂愈。
    人有气恼之后,肝又血燥,肺又气热,一时呃逆而不止,人以为火动之故也,谁知亦是气逆而不舒乎。盖肝性最急,一拂其意,则气必下克脾土,而脾土气闭,则腰脐之间不通,气乃上奔于咽喉,而作呃逆矣。倘亦用降火降气之药,则呃逆更甚,必须用散郁之剂,而佐以消痰润肺之药,始为得之。方用解呃丹∶茯神(三钱)白芍(三钱)当归(二钱)白术(五钱)苏叶(五分)麦冬(五钱)白芥子(三钱)柴胡(一钱)水煎服。一剂而呃逆即止。
    此方为散郁之神方,不特治呃逆已也。用白术以利腰脐之气,用柴、芍、当归以舒肝胆之气,用苏叶、麦冬以润肺金之气,用茯神以通心与膀胱之气,用白芥子以宣膜膈之气,是一身上下之气尽行流通,又何虞下焦之气不上升于咽喉乎!故一剂而收功也。
    此症亦可用平顺散∶柴胡甘草乌药(各一钱)白芍(三钱)香附白芥子川芎(各二钱)砂仁(一粒)水煎服。二剂即止。
    人有呃逆时作时止者,乃气虚而非气滞也。夫气旺则顺,气衰则逆,五行之道也,凡逆之至者,皆衰之极耳。惟是气衰而呃逆者,不比痰呃与火呃也,补其气之虚,而呃逆自止。
    倘不知补气,而惟从事于消痰降火,则轻必变重,而重必入死矣。况痰火之呃,亦虚而致,不惟寒呃之成于虚也。方用六君子汤加减治之。
    人参(三钱)白术(一两)茯苓(三钱)陈皮(一钱)甘草(三分)半夏(二钱)柿蒂(三枚)水煎服。连服三剂而呃逆自除。
    此方乃治胃之圣剂,胃气弱而诸气皆弱,胃气旺而诸气皆旺,故补胃气正所以补诸气也,气既旺矣。加以柿蒂之能转呃,自然气转于须臾,而呃逆顿止矣。且胃又多气之腑也,诸气之逆皆从胃始,然则诸气之顺,何独不由胃始哉。
    此症亦可用加味术苓汤∶人参白术(各五钱)茯苓(三钱)半夏(二钱)竹沥(一合)附子(三分)水煎服。二剂愈。
    

[卷之五] 关格门(五则)
    人有病关格者,食至胃而吐,欲大小便而不能出,眼睛红赤,目珠暴露,两胁胀满,气逆拂抑,求一通气而不可得,世以为胃气之太盛,而不知乃肝气之过郁耳。夫关格之症,宜分上下,一上格而不得下,一下关而不得出也。今上既不得入,而下又不得出,是真正关格,死生危急之症也。治之原有吐法,上吐则下气可通。今不必用吐药而先已自吐,是用吐药无益矣。若用下导之法,则上既无饮食下胃,而大肠空虚,即用导药,止可出大肠之糟粕硬屎,而不能通小肠膀胱之气,是导之亦无益也。必须仍用煎药和解为宜,但不可遽然多服,须渐渐饮之,初不受而后自受矣。方用开门散∶白芍(五钱)白术(五钱)茯苓(三钱)陈皮(一钱)当归(五钱)柴胡(三钱)苏叶(一钱)牛膝(三钱)车前子(三钱)炒栀子(三钱)天花粉(三钱)水煎一碗,缓缓呷之,一剂而受矣。一受而上关开,再剂而下格亦通。
    此方直走肝经以解郁,郁解而关格自痊,所谓扼要争奇也。倘用香燥之药,以耗胃气,适足以坚其关门而动其格据矣。
    此症用通关散亦效。
    白芍(五钱)茯苓(三钱)甘草枳壳神曲(各三分)白豆蔻(一枚)川芎(二钱)生姜汁(半合)柴胡(一钱)水煎服。一剂即开,二剂愈。愈后须用补肾之剂。
    人有无故而忽然上不能食、下不能出者,胸中胀急,烦闷不安,大小便窘迫之极,人以为关格之症也,谁知是少阳之气不通乎。夫少阳胆也,胆属木,木气最喜舒泄,因寒气所袭,则木不能条达,而气乃闭矣。于是上克胃而下克脾,脾胃畏木之刑,不敢去生肺气,而并生大肠之气矣。肺金因脾胃之气不生,失其清肃之令,而膀胱、小肠无所凛遵,故一齐气闭矣。此症原可用吐法,一吐而少阳之气升腾可愈。其次则用和解之法,和其半表半里之间,而胆木之郁结自通。二法相较,和胜于吐,吐必伤五脏之气,而和则无损五脏之气也。方用和解汤∶柴胡(一钱)白芍(三钱)甘草(一钱)枳壳(五分)薄荷(一钱)茯神(三钱)丹皮(二钱)当归(三钱)水煎服。缓缓服之,三剂则可以开关矣。上关一开,而下格自愈。
    此方乃逍遥散之变方也。逍遥散有白术、陈皮,未尝不可开关。余改用薄荷、枳壳、丹皮者,直入肝经之药,取其尤易于开郁也。此方全不开关,而关自开者,正以其善于解郁也。
    此症用宽缓汤亦妙。
    柴胡茯苓(各二钱)当归(三钱)白芍(五钱)甘草苏叶黄芩(各一钱)竹叶(三十片)水煎服。二剂愈。
    人有吐逆不得饮食,又不得大小便,此五志厥阳之火太盛,不能营于阴,遏抑于心胞之内,头上有汗,乃心之液外亡,自焚于中也。存亡之机,间不容发,此关格最危之症,人以为气之不通也,欲用麝香、片脑之类,以劫开其门,必至耗散真气,反致归阴矣。法宜调其营卫,不偏阴偏阳,一味冲和,毋犯胃气,使其脏腑自为敷布,不必问其关从何开,格从何启,一惟求之中焦握枢而运,以渐透于上下之间,自能营气前通,卫气不闭,因其势而利导之,庶无格耳。方用和中启关散∶麦冬(五钱)人参(五分)甘草(五分)柏子仁(三钱)滑石(敲碎,一钱)黄连(一钱)白芍(五钱)桂枝(三分)天花粉(一钱五分)水煎服。一剂而上吐止,再剂而下闭通矣。
    此方解散中焦之火,更能舒肝以平木,木气既平,而火热自减。内中最妙者,用黄连与桂枝也。一安心以交于肾,一和肾而交于心,心肾两交,则营卫阴阳之气,无不各相和好,阴阳既和,而上下二焦安能坚闭乎,此和解之善于开关也。
    此症用黄连启心汤亦效。
    人参(一钱)白术丹皮(各三钱)黄连玄参(各二钱)甘草(一钱)桂枝(三分)半夏(五分)柴胡(三分)水煎服。二剂愈。
    人有上吐下结,气逆不顺,饮食不得入,溲溺不得出,腹中作疼,手按之少可,人以为此寒极而阴阳易位,其脉必涩而伏也。法当吐,不吐则死。然而不必吐也,夫上部无脉下部有脉,吐之宜也,以食填塞于太阴耳。今脉涩而伏,非无脉之比,况所食之物,已经吐出,是非食填太阴也。吐之不重伤脾胃之气,以坚其闭塞乎。
    夫胃气之所以不开,与大小肠、膀胱之所以闭结者,由于肾气之衰也。胃为肾之关门,肾之气不上,则胃之关必不开。肾主大小便、膀胱之气化,亦肾气化之也。肾气不通于三经,则便溲何从而出然则上下开阖之权衡全在乎肾也。治法必须大补其肾中之水火。肾中之水火足,而关格不治而自愈矣。方用水火两补汤∶熟地(一两)山茱(四钱)茯神(五钱)车前子(三钱)人参(二钱)麦冬(一两)五味子(五分)肉桂(一钱)白术(五钱)牛膝(三钱)水煎服。连服二剂,上吐止而下结亦开矣,再服四剂全愈。
    此方补肾中之水火,而又能通肾中之气。气足而上自达于胃,下自达于膀胱、大小肠矣。倘用香燥之药以救胃,则胃气愈伤;倘用攻利之药以救膀胱、大小肠,则膀胱、大小肠愈损,何日是开关解格之日哉。
    此症用化肾汤亦神效。
    熟地(二两)肉桂(二钱)水煎服。一剂即通,二剂全愈。
    人有一时关格,大小便闭结不通,渴饮凉水,少顷即吐,又饮之又吐,面赤唇焦,粒米不能下胃,饮一杯吐出杯半,脉亦沉伏,人以为脉绝也,谁知是格阳不宣,肾经寒邪太盛之故乎。夫肾属少阴,喜温而不喜寒也。寒邪入肾则阳无所附,阳欲杜阴而不能,阴且格阳而愈胜,于是阳不敢居于下焦,而尽逆冲于上焦咽喉之间,难于容物而作吐矣。夫阳宜阴折,热宜寒折,似乎阳热在上,宜用阴寒之药以治之。
    然而阳热在上,而下正阴寒也,用阴寒以折阴寒,正投其所恶也,不特无功,而反有大害。盖上假热而下真寒,非用真热假寒之法从治之,断不能顺其性而开其关也。
    方用白通汤治之。
    方中原是大热之味,得人尿、猪胆以乱之,则下咽觉寒,而入腹正热,阳可重回,而阴可立散,自然脉通而关启矣。然后以大剂八味汤投之,永不至关再闭而吐再发也。
    此症用加味术桂汤亦神效。
    白术(一两)肉桂(一钱)甘草(一分)人参(二钱)丁香(一钱)水煎,加人尿半碗,探冷服之,一剂即安。
    


前一页 ◇ 呆病门(六则)
后一页 ◇ 中满门(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