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辛甘大热有大毒 为阳中之阳,故走而不守,入手太阳浮中沉无所不至,非身表凉四肢厥,不可用。 四逆汤散阴寒;姜附汤复阳虚;附子汤补胃,加桂枝和表;白通汤温里;真武汤除湿。 凡十六方同用。 干姜辛温大热 其性止而不移,属阳,可升可降,补下焦虚寒,温手足厥冷,同附子温里,共甘草复阳。 桃花汤补不足;理中丸止吐利;人参汤解表;陷胸丸开结。 凡十七方同用。 吴茱萸辛温大热有小毒 入太阴厥阴之经,治阴毒下气最速,开腠理散寒通关节和胃,仲景主食谷欲呕,杂证治心腹绞痛。 细辛辛温 入少阴厥阴之经,主咳逆头痛下气,安五脏,破痰利水。 小青龙行水润燥;乌梅丸温藏散寒;四逆汤治内有久寒;附子汤温少阴之气。 凡四方同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