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肝经穴歌
    条文:足厥阴经一十四,大敦行间太冲足,中封蠡沟伴中都,膝关曲泉阴包次,五里阴廉上急脉,章门才过期门至。
    %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肝经分寸歌
    条文:大敦足大端外侧,行间两指缝中间,太冲本节后二寸,中封内踝前一寸,蠡沟踝上五寸是,中都上行二寸中,膝关犊鼻下二寸,曲泉曲膝尽横纹。
    阴包膝上行四寸,气冲三寸下五里,阴廉气冲下二寸,急脉毛际旁二五,厥阴大络系睾丸,章门脐上二旁六,期门从章斜行乳,直乳二肋端缝已。
    注:[1]大敦穴,在足大指端,去爪甲后如韭叶许,外侧聚毛仲,是其穴也。
      [2]从大敦上行足大指次指岐骨缝间,动脉应手陷中,行间穴也。
      [3]从行间上行二寸许,足跗间动脉应手陷中,太冲穴也。
      [4]从太卫上行足内踝前一寸,筋里宛宛中,中封穴也。
      [5]从中封上内联踝上五寸,蠡沟穴也。
      [6]从蠡沟上行二寸,当胻骨中,中都穴也。
      [7]从中都上行,犊鼻下二寸旁陷者中,膝关穴也。
      [8]从膝关上行膝内辅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中,屈膝横纹头取之,  曲泉穴也。
      [9]从曲泉上行膝上四寸,股内廉两筋间,蜷足取之,看膝内侧有槽中,  阴包穴也。
      [10]从阴包上行,在足阳明胃经之气冲穴下三寸,阴股中动脉应手,  五里穴也。
      [11]从五里上行羊矢下,斜里三分,直上气冲下二寸,动脉陷中,  阴廉穴也。
      [12]从阴廉上行阴上,中行两旁相去二寸半,按之隐指而坚,  甚按则痛引上下,此厥阴之大络,为睾之系,急脉穴也。
      [13]从急脉上行足太阴脾经之大横外穴外,季肋直脐软骨端,脐上二寸,  两旁开六寸,侧卧取肘尖尽处,章门穴也。
      [14]从章门上行,足阳明胃经之不容穴旁一寸五分,上直乳第二肋端,  期门穴也(见图七十三)。
    %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奇经八脉总歌
    条文:正经经外是奇经,八脉分司各有名,任脉任前督于后,冲起会阴肾同行,阳跷跟外膀胱别,阴起跟前随少阴,阳维维络诸阳脉,阴维维络在诸阴,带脉围腰水束带,不由常度号奇经。
    注:[1]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也。
      [2]盖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经脉满溢,流入他经,别道而行,  故名奇经。
      [3]奇经有八,曰:任、督、冲、带、阳跷、阳维、阴维是也。
      [4]任脉任于前,督脉督于后,冲脉为诸脉之海,带脉犹身之束带,  阳跷为足太阳之别,阴跷为足少阴之别,阳维则维络诸阳,  阴维则维络诸阴,阴阳相维,诸经乃调。
      [5]故此八脉,譬犹图设沟渠,以备水潦,斯无滥溢之患,  人有奇经亦若是也。
    %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任脉循行经文
    条文:『素问·骨空论』曰: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见图七十四)。
    『灵枢·五音五味篇』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口唇。
    %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任脉循行歌
    条文:任脉起于中极下,会阴腹里上关元,循内上行会冲脉,浮外循腹至喉咽,别络口唇承浆已,过足阳明上颐间,循面入目至清明,交督阴脉海名传。
    注:[1]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
      [2]中极者,穴名也,在少腹聚毛处之上毛际也。
      [3]中极之下谓曲骨之下会阴穴也。
      [4]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者,谓从会阴循内上行,会于冲脉,  为经络之海也。
      [5]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至于咽喉,别络口唇,至承浆而终。
      [6]上颐循面入目至睛明者,谓不直交督脉,由足阳明承泣穴上颐循面,  入目内眦之足太阳睛明穴,始交于督脉,总为阴脉之海也。
    %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任脉穴歌
    条文:任脉中行二十四,会阴潜伏两阴间,曲骨之前中极在,关元石门气海边,阴交神关水分处,下脘建里中脘前,上脘巨阙连鸠尾,中庭膻中玉堂联,紫宫华盖循璇玑,天突廉泉承浆端。
    %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任脉分寸歌
    条文:任脉会阴两阴间,曲骨毛际陷中安,中极脐下四寸取,关元脐下三寸连,脐下二寸名石门,脐下寸半气海全。脐下一寸阴交穴,脐之中央即神阙,脐上一寸为水分,脐上二寸下脘列。脐上三寸名建里,脐上四寸中脘许,脐上五寸上脘在,巨阙脐上六寸五,鸠尾蔽骨下五分,中庭膻下六寸取,膻中却在两乳间,膻上寸六玉堂主,膻上紫宫三寸二,膻上华盖四八举,(四寸八分)膻上璇玑五寸八,玑上一寸天突起,天突喉下约四寸,廉泉颔下骨尖已,承浆颐前唇棱下,任脉中央行腹里。
    注:[1]会阴穴,在前阴后阴之中间,任、督、冲三脉所起,  督由会阴而行背,任由会阴而行腹,冲由会阴而行足也。
      [2]从会阴上行,横骨上毛际陷中,动脉应手,脐下五寸,曲骨穴也。
      [3]从曲骨上行,在脐下四寸,中极穴也。
      [4]从中极上行,在脐下三寸,即关元穴也。
      [5]从关元上行,在脐下二寸,石门穴也。
      [6]从石门上行,在脐下一寸五分宛宛中,气海穴也。
      [7]从气海上行,在脐下一寸,阴交穴也。
      [8]从阴交上行,当脐之中,神阙穴也。
      [9]从神阙上行,脐上一寸,水分穴也。
      [10]从水分上行,脐上二寸,下脘穴也。
      [11]从下脘上行,脐上三寸,建里穴也。
      [12]从建里上行,在脐上四寸,中脘穴也。
      [13]从中脘上行,在脐上五寸,上脘穴也。
      [14]从上脘上行,在两岐骨下二寸,巨阙穴也。
      [15]从巨阙上行一寸,鸠尾穴也。
      [16]从鸠尾上行一寸陷中,中庭穴也。
      [17]从中庭上行一寸六分,膻中穴也。
      [18]从膻中上行一寸六分陷中,玉堂穴也。
      [19]从玉堂上行一寸六分陷中,紫宫穴也。
      [20]从紫宫上行一寸六分陷中,华盖穴也。
      [21]从华盖上行一寸陷中,璇玑穴也。
      [22]从璇玑上行一寸,天突穴也。
      [23]从天突上行,在颔下结喉上中央舌本下,仰而取之,廉泉穴也。
      [24]从廉泉上行,在颐前下唇棱下陷中,承浆穴也(见图七十五)。
    %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督脉循行经文
    条文:『素门·骨空论』曰: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颠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
    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
    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见图七十六)。
    %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督脉循行歌
    条文:督脉少腹骨中央,女子入系溺孔疆,男子之络循阴器,绕篡之后别臀方,至少阴者循腹里,会任直上关元行,属肾会冲街腹气,入喉上颐环唇当,上系两目中央下,始合内眦络太阳,上额交颠入络脑,还出下项肩髆场,侠脊抵腰入循膂,络肾茎篡等同乡,此是申明督脉路,总为阳脉之督纲。
    注:[1]督脉者,起于少腹下骨中央,谓男女少腹以下,横骨内之中央,  即女子入系廷孔之端,男子阴器合篡问也。
      [2]男子阴茎尽处,精室孔、溺孔合并一路,合篡处也,  即女子胞孔、溺孔合并之处。
      [3]廷孔之端,即下文曰:与女子等也。
      [4]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行,是谓本络外合太阳中络也。
      [5]别络绕臀,是谓别络内并少阴腹里也。
      故经曰: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也。
      [6]至少阴者,循行上股内后廉,循腹里,与任脉上会于关元,  贯脊属肾,侠肾上行,与冲脉会腹气之街。故经曰:自少腹直上,  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内行至督脉龈交而终,  外行系两目之下中央,循行目内眦,会于太阳。
      [7]故经曰: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颠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  循肩髆,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复会于少阴,  此督脉之循行也。
    %


前一页 ◇ 肝经循行歌
后一页 ◇ 督脉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