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卷下\补遗] 附外治方
    条文:方剂:焮肿膏方   腻粉少许 黄蜡 代赭石(研)各五钱 细磁末 黄柏(细末) 麻油各   一两   上为极细末,入铜杓内,入油蜡同煎为膏,涂患处。
       紫金膏方   炉甘石(炉甘石入大银罐内,盐泥封固,用炭火□一炷香,以罐通红为度   ,取起为来,用黄连水飞过,再入黄芩黄连黄柏汤内,将汤煮干,以甘石   松花色)四两 黄丹(入锅内,炒黑色,用草试之,草灼提起,如此三次   ,研极细末水飞)四两 硼砂(研细飞过)三钱 朱砂(研细飞过)三钱   轻粉五分 青盐(水洗水泥)五分 珍珠三钱 白丁香(乳汁化开,去渣   )五分 没药五分 乳香五分 海螵蛸(去皮研细)二钱 桔矾五分 □   砂五分 当归(研细)五分 川芎(研细)五分 黄连(研细)五分 甘   草(研细)五分 麝香五分 冰片五分   如法炮制,各研极细无声,用好白蜜十五两,入锅内,熬去沫,只用白蜜   十两,先下炉甘石搅匀,次下黄丹搅匀,再下诸药,不住手搅匀,如紫金   色,不粘手为度。
       石燕丹方   炉甘石(炉甘石入大银罐内,盐泥封固,用炭火□一炷香,以罐通红为度   ,取起为末,用黄连水飞过,再入黄芩黄连黄柏汤内,将汤煮干,以甘石   如松花色)四两 硼砂(铜杓内同水煮干) 石燕 琥珀 朱砂(水飞)   各取净末一钱五分 鹰屎白(如无、白丁香代之)一钱 冰片麝香各分半   右为极细末,研至无声,每用少许,水蘸点眼大眦。
       枯涩无泪,加熊胆、白蛋。血翳,加真阿魏。黄翳,加鸡内金,风热翳,   加蕤仁。热翳,加珍珠、牛黄。冷翳,加附子尖雄黄。老翳,倍硼砂,加   猪胰子。
       摩风膏方   黄连 细辛 当归 杏仁(去皮、尖,为霜) 防风 松脂各五钱 白芷   黄蜡各一两 麻油四两   先将蜡油溶化,前药共研为细末,慢火熬膏,贴太阳穴。
       摩障灵光膏方   黄连(锉如豆大,童便浸一宿,晒干为末)一两 黄丹(水飞)三两 当   归(酒洗)二钱 麝香五分 乳香五分 轻粉一钱 矿砂一钱 白丁香一   钱 龙脑一钱 海螵蛸(俱另研细末)一钱 炉甘石(以黄连一两,煎水   淬七次,研细)六两   先用好白蜜十两,熬五七沸,以净纸搭去蜡面,除黄丹外,下余药,用柳   搅匀;次下黄丹再搅,慢火徐徐搅至紫色,却将乳香、麝香、轻粉、□砂   和匀,入上药内,以不粘手为度。
       广大重明汤方   防风 菊花 龙胆草 甘草 细辛各等分   右为粗末,水一盏,煎半盏,去渣带热熏洗。
       五胆膏方   猪胆汁 黄牛胆汁 羊胆汁 鲤鱼胆汁各二钱五分 白蜜二两 胡黄连(   研末) 青皮(研末) 川黄连(研末) 熊胆各二钱五分   右将诸药末与蜜并胆汁和匀,入磁瓶内,以细纸封头牢系,坐饭甑中蒸,   待饭熟为度。
       【注】%

[外科卷下\补遗] 能近怯远歌
    条文:近视清明远视昏,阳光不足被阴侵,定志丸用菖蒲远,朱砂人参白茯神。
    方剂:定志丸方   菖蒲二两 远志(去心)二两 朱砂(研细另用)三钱 人参一两 白茯   神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以朱砂为衣,每服五十丸,食后米饮汤送   下。
       【注】[1]能近怯远者,非生成近视,谓平昔无此证,忽视物斤则明了,远则昏  暗也。
      [2]由其人阴偏盛,阳气不足,阳被阴侵,是以光华不能发越于远也。
      [3]宜定志丸补心壮神,神足则自能远视矣。
      %

[外科卷下\补遗] 瞳神散大歌
    条文:瞳神散大风轮窄,邪热蒸之风气攻,或因思怒痰寒疟,地黄丸内芍归芎,   防已丹柴知二地,丹参独柏味寒茺。
       方剂:地黄丸方一名:羌活退翳丸   白芍药(酒炒)一两三钱 当归身(酒炒)五钱 川芎(酒洗)三钱 防   己(酒制)二钱 牡丹皮(酒洗)三钱 柴胡三钱 知母(盐水炒)三钱   熟地黄(焙)八钱 生地黄八钱 丹参五钱 独活三钱 黄柏(酒制)五   钱 五味子三钱 寒水石三钱 茺蔚子五钱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三钱,空心白滚汤送下。
       【注】[1]瞳神散大者,谓瞳神散大,风轮反为窄窄一周,其则一周如线。
      [2]乃邪热内蒸,风气上攻所致,亦有因忧思气怒,痰火伤寒,疟疾经产  败血等证而成,宜用地黄丸。
      %

[外科卷下\补遗] 瞳神缩小歌
    条文:瞳神缩小如针簪,劳伤精血损肾肝,视不甚昏微隐涩,清肾抑阳黄柏连,   草决芩归生地芍,独活知母枸杞寒。
       方剂:清肾抑阳丸方   黄柏(盐水制)二两 黄连(酒炒)二两 草决明(炒)一两 白茯苓二   两 当归(酒洗炒)一两 生地黄二两 白芍药(酒炒)一两 独活八钱   知母(盐水制)二两 枸杞子二两 寒水石(另研)二两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钱,空心白滚汤送下。
       【注】[1]瞳神缩小者,谓瞳神渐渐缩小如簪脚,其则如针。
      [2]乃淫欲劳伤精血,亏损肾、肝二经所致。
      [3]其证视物不甚昏,惟觉羞明隐涩,宜用清肾抑阳丸,壮水以制阳也。
      %

[外科卷下\刺灸心法要诀] 九针原始歌
    九针因何而有名,原于天地大数生,始于一而终于九,天地人时音律星,风野九九八十一,针应其数起黄钟,皮肉筋脉声阴阳,齿气九窍关节通。
    【注】[1]『灵枢、九针篇』帝曰:九针焉生,何因有名。
      [2]歧伯曰: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终于九。一法天,二法地,三法人,  四法时,五法音,六法律,七法星,八法风,九法野。
      [3]九针者,圣人起天地之数,始于一而终于九,九而九之,  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之数,针之数应之,而人之身形亦应之。
      [4]皮应天,肉应地,血脉应人,筋应时,声应音,阴阳应律,  齿面目应星,气应风,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九野,此天人相通之道也。
      [5]故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  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各有所主。
    

[外科卷下\刺灸心法要诀] 镵针主治法歌
    镵针即今箭头针,主刺皮肤邪肉侵,毋令深入泻阳气,邪正相安荣卫均。
    【注】一曰:镵针式图  [1]经之一曰:镵针者,取法于巾针,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
      [2]镵者,锐也;卒者,尾也。
      [3]谓此针长一寸六分,上去末寸半,下祗留一寸之锋,  欲浅刺不令深入也。
      [4]镵针即今箭头针也,主刺邪热病在头身皮肤之证。
      [5]毋令深入,深则有伤阳气。
      [6]故必分许浅浅刺之,使邪去而正不伤,荣卫得和,则病除矣。
    %


前一页 ◇ 妊娠目病歌
后一页 ◇ 员针主治法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