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卷下\总纲] 小儿生赘歌
    条文:小儿生赘生睑内,初小渐大隐摩瞳,赤涩泪多脾胃热,钩割□洗去瘀红,   清胃散用车前子,膏军柴桔黑芩风。
       方剂:清胃散方   车前子 石膏 大黄 柴胡 桔梗 黑参 黄芩 防风各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1]小儿生赘之证,生于眼胞之内,初起如麻子,久则渐长如豆,隐摩瞳  人,赤涩泪出,此乃脾、胃热上壅所致。
      [2]先用手法或钩割或□洗,散去外瘀;后用清胃散,清其内热。
      %

[外科卷下\总纲] 小儿青盲歌
    条文:小儿青盲胎受风,瞳子端然视物蒙,明目羊肝桂柏味,细菊羌连白术同。
    方剂:镇肝明目羊肝丸方   羯羊肝(用新瓦盆焙干,如大只用一半,竹刀切片)一具 官桂 柏子仁   五味子 细辛 菊花 羌活各五钱 黄连(炒)七钱 白术五钱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沸汤研调,空心服一钱。
       【注】[1]小儿青盲者,因胎受风邪,生后瞳人端好,黑白分明,惟视物不见,  有时夜卧多惊,呕吐痰涎黄汁。
      [2]宜用镇肝明目羊肝丸,久服可愈。
      %

[外科卷下\总纲] 小儿疳眼歌
    条文:小儿疳眼肝脾病,肿疼涩泪翳遮瞳,咬甲揉鼻合面卧,肥儿神麦荑连同。
    方剂:四味肥儿丸方   神麴(炒) 麦芽(炒) 芜荑 黄连(炒)各等分   右为细末,令匀,水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一钱,空心白汤送下。
       【注】[1]小儿疳眼者,初因饮食伤脾,久则肝热上冲,肿痛难开,隐涩泪多,  渐生白膜,云翳遮睛,外则挦眉咬甲揉鼻,喜合面而卧,不喜抬头。
      [2]宜用四味肥儿丸,久服即效。
      %

[外科卷下\总纲] 小儿通睛歌
    条文:小儿通睛因惊振,看东反西视斜偏,牛黄珠麝竺金黛,地龙苏附珀油蚕。
    方剂:牛黄丸方   牛黄三钱 珍珠三钱 麝香少许 天竺黄三钱 金铂(为衣)量加 青黛   三钱 地龙三钱 苏合油五钱 白附子(炮)三钱 琥珀三钱 香油五钱   僵蚕三钱   以上九味,各另研极细,共为一处,用细甘草梢一两煎汁,次入苏合油香   油兑均,和药为丸,黄豆大,金铂为衣,薄荷汤化一下丸,忌一酒面、辛   热、生痰等物。
       【注】[1]小儿通睛之证,或因惊恐,或缘击振,致双目睛通,瞻视偏斜,看东  反西,视左反右。
      [2]急用牛黄丸,疏风镇惊,久则即成难治之证。
      %

[外科卷下\总纲] 不内外因为病歌
    条文:病由不内外因者,饮食起居击刺成,邪无定体内外障,细察其因无遁情。
    方剂:【注】[1]此明不内外因受病之因也。
      [2]既非外感六气,又非内伤七情,但因饮食不节,伤饱失饥,起居不慎  ,劳役过度,或遭击振,或被刺损,以其邪无定体,故或成内障,或  成外障之病,当细察其所因,则病无遁情矣。
      %

[外科卷下\总纲] 五风初患不足歌
    条文:五风初患不足证,通明补肾决明参,生地桔车茺芍细,引经窜散少加军。
    方剂:通明补肾丸方   石决明一两 人参二两 生地黄二两 桔梗一两 车前子一两 茺蔚子二   两 白芍药一两 细辛半两 大黄三钱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清送下三钱。
       【注】%

[外科卷下\总纲] 五风初患有余歌
    条文:五风初患有余证,除风汤内主羚羊,黑芩蝎尾车前子,黄芩白芍共硝黄。
    方剂:除风汤方   羚羊角二钱 黑参二钱 茯苓二钱 蝎尾三分 车前子二钱 黄芩一钱    白芍药一钱 芒硝一钱 大黄一栈   右为粗末,令匀,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

[外科卷下\总纲] 五轮主五脏病歌
    条文:胞为脾病眦主心,肺白肝黑肾瞳人,五轮为病主五脏,寒热虚实随证分。
    方剂:【注】[1]胞为肉轮,主脾病也。肉、外二眦为血轮,主心病也。白睛为气轮,  主肺病也。黑睛为风轮,主肝病也。瞳人为水轮,主肾病也。
      [2]五轮之病,五脏主之。其寒、热、虚、实,当随所现之证而分之也。
      %

[外科卷下\总纲] 五轮所属部位歌
    条文:五轮肉血气风水,肉轮两胞血轮眦,气轮白睛风轮黑,水轮瞳子自当知。
    方剂:【注】[1]五轮者,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也。
      [2]谓之轮者,目睛运动如轮之意也。
      [3]上、下两胞为肉轮,内、外两眦为血轮,白睛为气轮,黑睛为风轮,  瞳人为水轮,此明五轮之部位,分属五脏也(图一)。
      %

[外科卷下\总纲] 内因为病歌
    条文:内障皆因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脏腑内损精不注,初为内障久成风。
    方剂:【注】[1]此明内障受病之因也。
      [2]障,遮蔽也;内障者,从内而蔽也。
      [3]内障之病,皆因七情过伤,过喜伤心,过怒伤肝,过忧伤肺,过思伤  脾,过悲伤心,过恐伤肾,过惊伤胆,脏腑内损,精气不上注于目。
      [4]故初病内障,久成五风(乌风、绿风、黑风、黄风、青风)之患。
      [5]其证不红不肿,瞳人色变,而其光先明也。
      %

[外科卷下\总纲] 内障初患久变五风歌
    条文:内障初患如好眼,生花视物雾烟中,隐隐似翳瞳失彩,久变黄绿黑乌青,   黄风雀目久金色,绿风时见花白红,头旋额鼻目牵痛,黑风见黑绿风向,   乌风亦与绿不异,但痛不旋乃乌风,头旋不痛青风证。瞳黄黄风发脾经,   浅绿如白肺经发,黑色黑风肾经名,乌带浑红心经病,青是青风属肝经。
       外因头风痛引目,脑脂热注忽失明;内因精伤不上注,左右相传渐渐盲。
       或兼外因皆赤痛,内因不足补其精。
       方剂:【注】[1]内障初患,如同好眼,但视物常见五色花飞,昏而不明,如在雾烟之  中,瞳中隐隐似翳,渐无精采射人,其瞳色或变黄、白、绿、乌、黑  ,浑红无定,久则成五风,内障之证也。
      [2]黄风者,初病雀目,日久瞳变黄色,甚而如金,难治之证也。
      [3]绿风者,初病眼前时见白花红花,头旋,两额侠鼻痛牵两目,日久瞳  变浅绿如白之色。
      [4]黑风者,初病与绿风相同,但时见黑花日久瞳变昏黑之色。
      [5]乌风者,初病亦与绿风之证不异,但头痛而不旋晕,眼前常见乌花,  日久瞳变乌带浑红之色。
      [6]青风者,初病亦与乌风相同,头虽旋晕而不痛,眼前常见青花,日久  瞳变青色。
      [7]其五风发病之源,黄风则发于脾经,绿风则发于肺经,黑风则发于肾  经,乌风则发于心经,青风则发于肝经。
      [8]然风虽有五,其致病之由则有二:一曰外因,必因头风,其痛引目上  攻于脑,脑脂与热合邪,下注于目,而致两目忽然失明也,一曰内因  ,必因内伤脏腑,精气不上注于目,或先病左目,后及于右目,或先  病右目,后及于左目,左右相传,两目俱损也。
      [9]外因证属有余,多兼赤痛,当以除风散热为主;内因证属不足,多不  赤痛,当以补精益气为主。
      %


前一页 ◇ 女子逆经歌
后一页 ◇ 内障总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