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风木郁之病 |
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四肢、两胁、咽膈不通,饮食不下,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僵仆,筋骨强直而不用,卒倒而无所知也。 |
[卷十] 暑火郁之病 |
故民病少气、疮疡、痈肿,胁肋、胸背、首面、四肢胪胀,疡痱呕逆,螈,骨痛节疼,及有动泄注下,温疟,腹中暴痛,血溢流注,精液衰少,目赤心热,甚则瞀闷,懊恼 |
[卷十] 湿土郁之病 |
故民病心腹胀,腹鸣而为数后,甚则心痛胁 |
[卷十] 燥金郁之病 |
故民病咳逆,心腹满引少腹,善暴痛,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色恶,金胜而木病也。 |
[卷十] 寒水郁之病 |
故民病寒客心痛,腰椎痛,大关节不利,屈伸不便,善厥,痞坚腹满,阴乘阳故也。 |
[卷十] 初之气 |
自大寒至立春、春分,厥阴风木之位,阳用事而气微。故曰∶少阳得甲子,元头常准,以大寒交初之气,分以六周,甲子以应六气,下傲一月。正月、二月少阳,三阴三阳亦同。 |
[卷十] 二之气 |
春分至小满,少阴君火之位。阳气清明之间,又阳明之位。 |
[卷十] 三之气 |
小满至大暑,少阳相火之位。阳气发,万物俱成,故亦云太阳旺。其脉洪大而长,天气并万物,人脉盛衰。造物造化亦同。 |
[卷十] 四之气 |
大暑至秋分,太阴湿土之位。天气吉感,夏后阴已用事,故曰∶太阴旺。此三阴三阳,与天气标本阴阳异矣。脉缓大而长。燥金旺,紧细短涩。以万物干燥,明可见矣。 |
[卷十] 五之气 |
秋分至小雪,阳明燥金之位。气衰阴盛,故云金气旺,其脉细而微。 |
[卷十] 终之气 |
小雪至大寒,太阳寒水之位。阴极而尽,天气所收,故曰∶厥阴旺。厥者,尽也 |
[卷十] 风木肝酸达针 |
与胆为表里,东方木也,色青,外应目,主治血。芍药味酸微寒,泽泻咸平,乌梅酸热。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木主动。治法曰∶达者,吐也。其高者,因而越之。可刺大敦,灸亦同。 |
[卷十] 暑火心苦发汗 |
与小肠为表里,南方火色,外应舌,主血运诸经。大黄苦寒,木香苦温,黄连苦凉,没药苦热。 诸痛痒疮疡,皆属于心火。治法曰∶热者汗之,令其疏散也。可刺少冲,灸之亦同。 |
[卷十] 湿土脾甘夺针 |
与胃为表里,中央土也,色黄应唇,主肌肉,应四时。蜜甘凉,甘草甘平。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土。治法曰∶夺者,泻也。分阴阳,利水道。可刺隐白,灸亦同。 |
[卷十] 燥金肺辛清针 |
与大肠为表里,西方金也,色白,外应皮毛、鼻,亦行气。干姜辛热,生姜辛温,薄荷辛凉。 诸气郁,皆属于肺金。治法曰∶清者,清膈、利小便、解表。可刺少商,灸亦同。 |
[卷十] 寒水肾咸折针 |
与膀胱为表里,北方水也,色黑,外应耳,主骨髓。牡蛎咸寒,水蛭咸寒。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水。治法曰∶折之,谓抑之,制其冲逆。可刺涌泉,灸亦同。 |
[卷十] 大寒子上初之气 |
初之气为病,多发咳嗽、风痰、风厥、涎潮痹塞、口、半身不遂、失音、风癫、风中、妇人胸中留饮、两脐腹微痛、呕逆恶心、旋运惊悸、狂惕、心风、搐搦、颤掉。初之气病,宜以瓜蒂散吐之,在下泄之。 |
[卷十] 春分上脾二之气 |
二之气为病,多发风温、风热。经曰∶风伤于阳,湿伤于阴。微头痛身热,发作风温之候。风伤于卫气也,湿伤于脾气也。是以风温为病,阴阳俱自浮,汗出,身重,多眠,鼻息,语言难出。此以上二证,不宜下。若与巴豆大毒丸药,热证并生,重者必死。二之气病,宜以桂枝麻黄汤,发汗而已。 |
[卷十] 小满巳上三之气 |
三之气为病,多发热,皆传足经者多矣。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者,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阳明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少阳者,胸胁痛、耳聋、口苦、寒热往来而呕。此三阳属热。太阴者,腹满、咽干、手足自温、自利不渴,或腹满时痛;少阴者,故口燥舌干而渴;厥阴者,腹满囊缩、喘热闷乱、四肢厥冷、爪甲青色。三之气病,宜以清凉,上温下养,不宜用巴豆丸下之。 |
[卷十] 大暑未上四之气 |
四之气为病,多发暑气、头痛、身热、发渴。不宜作热病治,宜以白虎汤。得此病不传染,次发脾泄、胃泄、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霍乱吐泻、下痢及赤白相杂、水谷不分消、肠鸣切痛、面浮足肿、目黄口干、胀满气痞、手足无力。小儿亦如此。四之气病,宜渗泄,五苓散之类也。 |
[卷十] 秋分酉上五之气 |
五之气为病,多发喘息、呕逆、咳嗽及妇人寒热往来、、小儿斑瘾疮。五之气病,宜以大、小柴胡汤,宜解治表里之类。 |
[卷十] 小雪亥上终之气 |
终之气为病,多发风痰、风寒湿痹四肢。秋收多,冬水复旺,水湿相搏,肺气又衰。冬寒甚,故发则收,则痿厥弱,无以运用,水液澄清冷,大寒之疾。积滞、瘕块、寒疝、血瘕,凡气之疾。终之气病,宜破积发汗之类。 |
[卷十] 肝之经足厥阴风乙木 |
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为此诸病。 |
[卷十] 胆之经足少阳风甲木 |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内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挟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 |
[卷十] 心之经手少阴暑丁火 |
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为此诸病。 |
[卷十] 小肠经手太阳暑丙火 |
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 |
[卷十] 脾之经足太阴湿己土 |
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为此诸病。 |
[卷十] 胃之经足阳明湿戊土 |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衄、口、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冲股、伏兔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为此诸病。 |
[卷十] 心包络手厥阴为母血 |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 |
[卷十] 三焦经手少阳为父气 |
是动则病耳聋、浑浑、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痛、耳后肩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 |
[卷十] 大肠经手阳明燥庚金 |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衄、喉痹、肩前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 |
[卷十] 肺之经手太阴燥辛金 |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 |
[卷十] 肾之经足少阴寒癸水 |
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坐而欲起、目KTKT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嗌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胆、肠、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为此诸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