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五、三虫候 |
三虫者,长虫、赤虫、蛲虫也,为三虫,犹是九虫之数也。长虫,蛔虫也,长一尺,动则吐清水而心痛,贯心即死。赤虫,状如生肉,动则肠鸣。蛲虫至细微,形如菜虫也,居胴肠间,多则为痔,剧则为癞,因人疮处,以生诸痈、疽、癣、、、疥、龋虫,无所此既九虫之内三者,而今则别立名,当以其三种偏发动成病,故谓之三虫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六、蛔虫候 |
蛔虫者,九虫内之一虫也。长一尺,亦有长五六寸者。或因腑脏虚弱而动,或因食甘肥而动。其动则腹中痛,发作肿聚,行来上下,痛有休止,亦攻心痛。口喜吐涎及清水,贯伤心者则死。 诊其脉,腹中痛,其脉法当沉弱而弦,今反脉洪而大,则是蛔虫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七、蛲虫候 |
蛲虫者,九虫内之一虫也。形甚细小,如今之虫状。亦因腑脏虚弱而致发动,甚者则成痔、、、疥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八、寸白虫候 |
寸白者,九虫内之一虫也。长一寸而色白,形小褊。因腑脏虚弱而能发动。或云饮白酒,以桑树枝贯串牛肉炙食,并食生粟所作。或云食生鱼后,即饮乳酪,亦令生之。其发动则损人精气,腰脚疼弱。 又云∶此虫生长一尺,则令人死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九、脱肛候 |
脱肛者,肛门脱出也。肛门,大肠之候,小儿患肛门脱出,多因痢大肠虚冷,兼用气,故肛门脱出,谓之脱肛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十、病候 |
者,阴核气结肿大也。小儿患此者,多因啼怒气不止,动于阴气,阴气而击,结聚不散所成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十一、差候 |
差者,阴核偏肿大,亦由啼怒气,击于下所致。其偏肿者,气偏乘虚而行,故偏结肿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十二、狐臭候 |
人有血气不和,腋下有如野狐之气,谓之狐臭。而此气能染易着于人。小儿多是乳养之人先有此病,染着小儿。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十三、四五岁不能语候 |
人之五脏有五声,心之音为言。小儿四五岁不能言者,由在胎之时,其母卒有惊怖,内动于儿脏,邪气乘其心,令心气不和,至四五岁不能言语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十四、气瘿候 |
气瘿之状,颈下皮宽,内结突起,然,亦渐长大,气结所成也。小儿啼未止,因以乳饮之,令气息喘逆,不得消散,故结聚成瘿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十五、胸胁满痛候 |
看养小儿,有失节度,而为寒冷所伤,寒气入腹内,乘虚停积,后因乳哺冷热不调,触冒宿寒,与气相击不散,在于胸胁之间,故令满痛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十六、服汤药中毒候 |
小儿有患,服汤药,其肠胃脆嫩,不胜药气,便致烦毒也,故谓之中毒。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十七、蠼毒绕腰痛候 |
蠼虫,长一寸许,身有毛如毫毛,长五六分,脚多而甚细,多处屋壁之间。云其游走遇人,则尿人影,随所尿着影处,人身即应之生疮。世病之者,多着腰。疮初生之状,匝匝起,初结瘰,小者如黍粟,大者如麻豆,渐染生长阔大,绕腰,生脓汁成疮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十八、疣目候 |
人有附皮肉生、与肉色无异,如麦豆大,谓之疣子,即疣目也。亦有三数个相聚生者。 割破里状如筋而强,亦微有血,而亦复生。此多由风邪客于皮肤,血气变化所生。故亦有药治之瘥者,亦有法术治之瘥者,而多生于手足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十九、头疮候 |
腑脏有热,热气上冲于头,而复有风湿乘之,湿热相搏,折血气而变生疮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二十、头多虱生疮候 |
虱者,按《九虫论》云∶蛲虫多所变化,亦变为虱。而小儿头栉沐不时,则虱生。滋长偏多,啮头,遂至生疮。疮处虱聚也,谓之虱窠。然人体性自有偏多虱者。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二十一、白秃候 |
白秃之候,头上白点斑剥,初似癣,而上有白皮屑,久则生痂HT成疮,遂至遍头。洗刮除其痂,头皮疮孔如筋头大,里有脓汁出,不痛而有微痒,时其里有虫,甚细微难见。《九虫论》亦云∶是蛲虫动作而成此疮,乃至自小及长大不瘥,头发秃落。故谓之白秃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二十二、头面身体诸疮候 |
腑脏热甚,热气冲发皮肤,而外有风湿折之,与血气相搏,则生疮。其状,初赤起瘰,后乃生脓汁,随瘥随发。或生身体,或出头面,或身体头面皆有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二十三、恶疮候 |
夫人身体生疮,皆是脏热冲外,外有风湿相搏所生。而风湿之气,有挟热毒者,其疮则痛痒肿,久不瘥,故名恶疮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二十四、疮候 |
小儿为风热毒瓦斯所伤,客于皮肤,生浆,而溃成疮,名为疮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二十五、瘰候 |
小儿身生热疮,必生瘰。其状作结核,在皮肉间,三两个相连累也。是风邪搏于血气,结所生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二十六、恶核候 |
恶核者,是风热毒瓦斯与血气相搏,结成核,生颈边。又遇风寒所折,遂不消不溃,名为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二十七、漆疮候 |
人无问男女大小,有禀性不耐漆者,见漆及新漆器,便着漆毒,令头面身体肿起,隐胗色赤,生疮痒痛是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二十八、痈疮候 |
六腑不和,寒气客于皮肤,寒搏于血,则壅遏不通,稽留于经络之间,结肿头成痈。其状,肿上皮薄而泽是也。热气乘之,热胜于寒,则肉血腐败,化为脓。脓溃之后,其疮不瘥,故曰痈疮。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二十九、肠痈候 |
肠痈之状,小腹微强而痛是也。由寒热气搏于肠间,血气痞结所生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三十、疖候 |
肿结长一寸至二寸,名之为疖。亦如痈热痛,久则脓溃,捻脓血尽便瘥。亦是风寒之气客于皮肤,血气壅结所成。凡痈疖,捻脓血不尽,而疮口便合,其恶汁在里,虽瘥,终能更发,变成漏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三十一、疽候 |
五脏不调则生疽,亦是寒客于皮肤,折于血气,血气痞涩不通,结聚所成。大体与痈相似,所可为异,其上如牛领之皮而硬是也。痈则浮浅,疽则深也。至于变败脓溃,重于痈也,伤骨烂筋,遂至于死。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三十二、疽疮候 |
此疽疮者,非痈疽也,是之类,世谓之疽。多发于指节脚胫间,相对生,作细瘰子,币币而细孔,疮里有虫痒痛,搔之有黄汁出,随瘥随发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三十三、候 |
寒热邪气,客于经络,使血气痞涩。初生作细瘰,或如梅李核大,或如干,或圆或长,长者至五六分,不过一寸。或一或两三相连,时发寒热,仍脓血不止,谓之漏也。皆是五脏六腑之气不和,致血气不足,而受寒热邪气。然者,有鼠、蝼蛄、蚯蚓、蛴螬等,以其于当病名处说之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三十四、候 |
者,风湿搏于血气所成。多着手足节腕间,币币然,搔之痒痛,浸淫生长,呼谓之。以其疮有细虫,如虫故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三十五、疥候 |
疥疮,多生手足指间,染渐生至于身体,痒有脓汁。按《九虫论》云∶蛲虫多所变化,亦变作疥。其疮里有细虫,甚难见。小儿多因乳养之人病疥,而染着小儿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三十六、癣候 |
癣病,由风邪与血气相搏于皮肤之间不散,变生隐轸。轸上如粟粒大,作匡郭,或邪或圆,浸淫长大,痒痛,搔之有汁,名之为癣。 小儿面上癣,皮如甲错起,干燥,谓之乳癣。言儿饮乳,乳汁渍污儿面,变生此。仍以乳汁洗之便瘥。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三十七、赤疵候 |
小儿有血气不和,肌肉变生赤色,染渐长大无定,或如钱大,或阔三数寸是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三十八、脐疮候 |
脐疮,由初生断脐,洗浴不即拭燥,湿气在脐中,因解脱遇风,风湿相搏,故脐疮久不瘥也。脐疮不瘥,风气入伤经脉,则变为痫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三十九、虫胞候 |
小儿初生,头即患疮,乃至遍身,其疮有虫,故因名虫胞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四十、口疮候 |
小儿口疮,由血气盛,兼将养过温,心有客热,熏上焦,令口生疮也。 |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二百四十一、鹅口候 |
小儿初生,口里白屑起,乃至舌上生疮,如鹅口里,世谓之鹅口。此由在胎时,受谷气盛,心脾热气熏发于口故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