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一、胞转候 |
胞转之病,由胞为热所迫,或忍小便,俱令水气还迫于胞,屈辟不得充张,外水应入不得入,内溲应出不得出,内外壅胀不通,故为胞转。其状∶小腹急痛,不得小便,甚者至死。 张仲景云∶妇人本肥盛,头举身满,今反羸瘦,头举空减,胞系了戾,亦致胞转。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二、小便不利候 |
肾与膀胱为表里,俱主水。水行小肠,入胞为小便。热搏其脏,热气蕴积,水行则涩,故小便不利也。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三、小便不通候 |
水行于小肠,入胞为小便。肾与膀胱俱主水,此二经为脏腑,若内生大热,热气入小肠及胞,胞内热,故小便不通,令小腹胀满,气喘息也。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四、大便不通候 |
三焦五脏不调和,冷热之气结于肠胃,津液竭燥,大肠壅涩,故大便不通。 张仲景云∶妇人经水过多,亡津液者,亦大便难也。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五、大小便不利候 |
冷热不调,大小肠有游气,壅在大小肠,不得宣散,蓄积结生热,故大小便涩,不流利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六、大小便不通候 |
腑脏不和,荣卫不调,阴阳不相通,大小肠痞结,名曰关格。关格,故大小便不通。自有热结于大肠,则大便不通;热结于小肠,则小便不通。今大小便不通者,是大小二肠受客热结聚,则大小便不通。此止客热暴结,非阴阳不通流,故不称关格,而直云大小便不通。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七、遗尿候 |
肾与膀胱为表里,而俱主水,肾气通于阴;而小便,水液之下行者也。肾虚冷,冷气入胞,胞虚冷,不能制小便,故遗尿。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八、小便数候 |
肾与膀胱为表里,俱主于水,肾气通于阴。此二经虚,而有热乘之,热则小便涩,虚则小便数,热涩数也。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九、下利候 |
肠胃虚弱,为风邪冷热之气所乘。肠虚则泄,故变为利也。此下利是水谷利也,热色黄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十、滞利候 |
滞利,由冷热不调,大肠虚,冷热气客于肠间。热气乘之则变赤,冷气乘之则变白,冷热相交,则赤白相杂而连滞不止,名为滞利也。其状∶白脓如涕,而有血杂;亦有少血者。 如白脓涕而有赤脉如鱼脑,又名鱼脑利。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十一、血利候 |
热乘血,入于大肠,为血利也。血之随气,外行经络,内通脏腑,皆无滞积。若冒触劳动,生于热,热乘血散,渗入大肠,肠虚相化,故血利也。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十二、阴痒候 |
妇人阴痒,是虫食所为。三虫、九虫在肠胃之间,因脏虚,虫动作,食于阴,其虫作势,微则痒,重者乃痛。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十三、脱肛候 |
肛门,大肠候也。大肠虚冷,其气下冲者,肛门反出。亦有因产,用力努偃,气冲其肛,亦令反出也。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十四、阴肿候 |
阴肿者,是虚损、受风邪所为。胞络虚而有风邪客之,风气乘于阴,与血气相搏,令气血痞涩,腠理壅闭,不得泄越,故令阴肿也。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十五、阴痛候 |
阴痛之病,由胞络伤损,致脏虚受风邪。而三虫、九虫因虚动作,食阴则痛者,其状成疮。其风邪乘气冲击而痛者,无疮,但疼痛而已。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十六、阴疮候 |
阴疮者,由三虫、九虫动作,侵食所为也。诸虫在人肠胃之间,若腑脏调和,血气充实,不能为害。若劳伤经络,肠胃虚损,则动作侵食于阴,轻者或痒或痛,重者生疮也。 诊其少阴之脉,滑而数者,阴中生疮也。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十七、阴挺出下脱候 |
胞络伤损,子脏虚冷,气下冲,则令阴挺出,谓之下脱。亦有因产而用力偃气,而阴下脱者。 诊其少阴脉浮动,浮则为虚,动则为悸,故令下脱也。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十八、阴冷候 |
胞络劳伤,子脏虚损,风冷客之,冷乘于阴,故令冷也。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十九、阴中生肉候 |
此由胞络虚损,冷热不调,风邪客之,邪气乘于阴,搏于血气,变而生肉也。其状如鼠乳。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二十、候 |
此或因带下,或举重,或因产时用力,损于胞门,损于子脏,肠下乘而成。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二十一、痔病候 |
痔病,由劳伤经络,而血流渗之所成也。而有五种∶肛边生疮,如鼠乳出在外,时出脓血者,牡痔也;肛边肿,生疮而出血者,牝痔也;肛边生疮,痒而复痛出血者,脉痔也;肛边肿核痛,发寒热而出血者,肠痔也。因便而清血出者,血痔也。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二十二、寸白候 |
寸白,是九虫内之一虫也。凡九虫在人腹内,居肠胃之间,腑脏气实,则虫不动,不为人害。虚者,虫便发动滋长,乃至毙人。 又云∶饮白酒,以桑枝贯牛肉炙食,食生栗、生鱼,仍饮乳酪,能变生寸白者也。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二十三、阴臭候 |
阴臭,由子脏有寒,寒搏于津液,蕴积,气冲于阴,故变臭也。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二十四、尿血候 |
血性得寒则凝,得热则流散。若劳伤经络,其血虚,热渗入胞,故尿血也。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二十五、大便血候 |
劳伤经脉则生热。热乘于血,血得热则流散,渗入于大肠,故大便血也。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二十六、失精候 |
肾与膀胱合,而肾藏精。若劳动膀胱,伤损肾气,则表里俱虚,不收制于精,故失精也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二十七、乳肿候 |
足阳明之经,胃之脉也,其直者,从缺盆下于乳。因劳动则腠理虚,受风邪,入于荣卫,荣卫痞涩,血气不流,热结于乳,故令乳肿。其结肿不散,则成痈。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二十八、妒乳候 |
此由新产后,儿未能饮之,及饮不泄;或断儿乳,捻其汁法不尽,皆令乳汁蓄结,与血气相搏,即壮热、大渴引饮,牢强掣痛、手不得近是也。 初觉,便以手助捻其汁,并令傍人助嗍引之;不尔,成疮有脓。其热势盛,则成痈。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二十九、乳痈候 |
肿结皮薄以泽,是痈也。足阳明之经脉,有从缺盆下于乳者,劳伤血气,其脉虚,腠理虚,寒客于经络,寒搏于血,则血涩不通,其气又归之,气积不散,故结聚成痈者。痈气不宣,与血相搏,则生热;热盛乘于血,血化成脓;亦有因乳汁蓄结,与血相搏,蕴积生热,结聚而成乳痈。 年四十已还,治之多愈;年五十以上,慎,不当治之,多死。不治,自当终年。又,怀娠发乳痈肿及体结痈,此无害也。盖怀胎之痈,病起阳明,阳明胃之脉也,主肌肉,不伤脏,故无害。 诊其右手关上脉,沉则为阴,虚者则病乳痈。乳痈久不瘥,因变为。 《养生方》云∶热食汗出,露乳伤风,喜发乳肿,名吹乳,因喜作痈。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三十、发乳溃后候 |
此谓痈疽发于乳,脓溃之后,或虚,或疼痛,或渴也。凡发乳溃后,出脓血多,则腑脏虚燥,则渴而引饮。饮入肠胃,肠胃虚,则变下痢也。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三十一、乳疮候 |
此谓肤腠理虚,有风湿之气乘虚客之,与血气相搏,而热加之,则生疮也。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三十二、疽发乳候 |
肿而皮强,上如牛领之皮,谓之疽也。足阳明之脉,有从缺盆下于乳者,其脉虚则腠理开,寒气客之,寒搏于血,则血涩不通,故结肿;而气又归之,热气淳盛,故成疽也。热久不散,则肉败为脓也。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三十三、乳结核候 |
足阳明之经脉,有从缺盆下于乳者,其经虚,风冷乘之,冷折于血,则结肿。夫肿热则变败血为脓,冷则核不消。又重疲劳,动气而生热,亦烊。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踞,以两手从曲脚内入,据地,曲脚加其上,举尻。其可用行气。愈瘰,乳痛。交两脚,以两手从曲脚极,举十二通,愈瘰、乳痛也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三十四、乳石痈候 |
乳石痈之状,微强不甚大,不赤,微痛热,热自歇,是足阳明之脉,有下于乳者,其经虚,为风寒气客之,则血涩结成痈肿。而寒多热少者,则无大热,但结核如石,谓之乳石痈 |
[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一百三十五、发背候 |
五脏不调则致疽,疽者,肿结皮强,如牛领之皮。六腑不和则致痈,痈者,肿结薄以泽是也。腑与脏为表里,其经脉循行于身,俞皆在背;腑脏不调和,而腠理开,受于风寒,折于血,则结聚成肿,深则为疽,浅乃为痈。随寒所客之处,血则痞涩不通,热又加之,故成痈疽发背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