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火] 毒火
    痈疡初起,肿痛大热,烦渴引饮,黄金化毒汤主之。
    
    黄金化毒汤
    (自制)黄连(五分)金银花(二钱)赤芍(一钱)丹皮(二钱)连翘(一钱五分)土贝(二钱)花粉(二钱)菊花(二钱)薄荷(一钱)甘草(五分)淡竹叶(二十张)

[卷二\火] 毒火
    
    黄连解毒汤
    治一切火热,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燥咽干,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甚发斑。
    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各等分)水煎服。
    
    升阳散火汤
    治表里俱热,扪之烙手,及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并宜服此。
    柴胡(八钱)防风(二钱五分)葛根(五钱)升麻(五钱)羌活(五钱)独活(五钱)人参(五钱)白芍(五钱)炙甘草(三钱)生甘草(三钱)共为末,每用五钱,姜、枣煎汤服。
    
    凉膈散
    治心火上盛,中焦燥实,烦躁口渴,目赤头眩,口疮唇裂,吐血衄血,大小便秘。
    连翘(四两)大黄(二两)芒硝(二两)甘草(二两)栀子(一两)黄芩(一两)薄荷(一两)共为末,每服三钱,加竹叶,生蜜煎。
    
    当归龙荟丸
    治一切肝胆之火,神志不宁,躁扰狂越,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胸膈痞塞,咽嗌不利。
    当归(一两)龙胆草(一两)栀子(一两)黄连(一两)黄柏(一两)黄芩(一两)大黄(五钱酒浸)青黛(五钱水飞)芦荟(五钱)木香(二钱)麝香(五分)蜜为丸,姜汤下。
    
    龙胆泻肝汤
    治肝胆经实火,胁痛耳聋,胆溢口苦,阴肿阴痛,白浊溲血。
    龙胆草(一钱)黄芩(一钱)栀子(一钱五分)泽泻(一钱五分)木通(一钱五分)车前(二钱)当归(二钱)生地(三钱)柴胡(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服。
    
    泻青丸
    治肝火郁热,不能安卧,多惊多怒,筋痿不起,目赤肿痛。
    龙胆草山栀大黄川芎当归羌活防风(各等分)蜜为丸,竹吐汤下。
    
    泻黄散
    治脾胃伏火,口燥唇干,口疮烦渴,易饥,热在肌肉。
    防风(四两)藿香(七钱)山栀(一两)石膏(五两)甘草(二钱)共研末,每用三钱,蜜酒调服。
    
    清胃散
    治胃有积热,上下牙痛,牵引头脑,满面发热,或牙宣出血,唇口肿痛。
    生地(四钱)丹皮(二钱)黄连(五分)当归(一钱五分)升麻(五分)石膏(四钱)水煎服。
    
    甘露饮
    治胃中湿热,口舌生疮,吐衄齿血。
    生地熟地天冬麦冬石斛茵陈黄芩枳壳甘草枇杷叶(等分)每服五钱,一方加桂、苓,名桂苓甘露饮。又《本事方》加犀角。
    
    泻白散
    治肺火,皮肤蒸热,洒淅寒热,喘咳气急。
    桑白皮(二钱)地骨皮(二钱)甘草(五分)粳米(一撮)水煎服。易老加黄连。
    
    导赤散
    治小肠有火,便赤淋痛,面赤狂躁,口糜舌疮,作渴。
    生地木通甘草梢淡竹叶(等分)水煎服。
    
    莲子清心饮
    治忧思抑郁,发热烦躁,火盛克金,口苦咽干,渐成消渴,遗精淋浊,五心烦热。
    石莲肉人参黄茯苓柴胡黄芩地骨皮麦冬车前甘草水煎服。
    
    导赤各半汤
    治伤寒后,心下不硬,腹中不满,二便如常,身无寒热,渐变神昏不语或睡中独语,目赤,口干不饮水,与粥则咽,不与勿思,形如醉人。
    黄连(五分)黄芩(一钱)犀角(五分)知母(一钱)山栀(一钱五分)滑石(三钱)麦冬(一钱五分)人参(一钱)甘草(五分)茯神(二钱)加灯芯、姜枣煎。
    
    普济消毒饮
    治大头时瘟,头面肿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口渴舌燥。
    黄芩(一钱)黄连(五分)广皮(一钱)甘草(五分)元参(一钱)连翘(一钱五分)马勃(五分)薄荷(一钱)板蓝根(三钱)牛蒡子(二钱)僵蚕(一钱五分)升麻(五分)柴胡(一钱)桔梗(一钱)水煎服。便秘加大黄。
    
    紫雪
    治内外烦热,狂易叫走,发斑发黄,口疮香港脚,热毒菌毒。
    寒水石(八两)石膏(八两)滑石(八两)磁石(八两)升麻(四两)元参(四两)甘草(四两)犀角(二两)金箔(一两)羚羊角(三两)沉香(二两)木香(二两)丁香(二两)朴硝(一斤)硝石(一斤)辰砂(三两)麝香(一两二钱)前药共研细末,先将朴、硝二石两味熬化,再入前药末,微火煎,用柳木棍搅透,候汁将凝,加入辰砂、麝香,退尽火气,密贮听用。
    
    人参清肌散
    治午前发热,气虚无汗。
    人参(一钱)茯苓(二钱)白术(一钱)炙甘草(四分)半夏曲(二钱)当归(一钱五分)赤芍(一钱)柴胡(一钱)葛根(二钱)加姜、枣煎。
    
    白术除湿汤
    治午后发热,背恶风,四肢沉困,小便色黄。又治汗后发热。
    人参(五钱)赤苓(五钱)炙甘草(五钱)柴胡(五钱)白术(一两)生地(七钱)地骨皮(七钱)知母(七钱)泽泻(七钱)共研末,每服五钱。如有刺痛,加当归七钱。
    
    清骨散
    治骨蒸劳热。
    银柴胡(一钱五分)胡黄连(一钱)秦艽(一钱)鳖甲(二钱)地骨皮(二钱)青蒿(二钱)知母(二钱)炙草(五分)水煎服。
    
    二母散
    治肺劳有热,不能服补气之剂者。
    知母贝母(等分)研末,姜汤服三钱。
    
    元参升麻汤
    治发斑咽痛。
    元参升麻甘草(等分)水煎服。
    
    清斑青黛饮
    治热邪传里,里实表虚,阳毒发斑。
    青黛(五分)黄连(五分)犀角(五分)石膏(四钱)知母(一钱)元参(一钱五分)栀子(一钱五分)生地(四钱)柴胡(一钱)人参(一钱)甘草(五分)姜、枣煎,加醋一匙和服。大便实者去人参,加大黄。
    
    玉屑无忧散
    治喉风喉痹,咽物有碍,或风痰壅塞,口舌生疮。
    元参(五钱)黄连(五钱)荆芥(五钱)贯众(五钱)山豆根(五钱)茯苓(五钱)甘草(五钱)砂仁(五钱)滑石(五钱)硼砂(三钱)寒水石(三钱)共研末,每用二钱,清水化服。能除三尸,去八邪,辟瘟疗渴。
    

[卷二] 劳伤
    劳者,五脏积劳也;伤者,七情受伤也。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限之气血,消磨殆尽矣。
    思虑太过则心劳,言语太多则肺劳,怒郁日久则肝劳,饥饱行役则脾劳,酒色无度则肾劳。方其初起,气血尚盛,虽日日劳之,而殊不自知;迨至愈劳愈虚,胃中水谷之气,一日所生之精血,不足以供一日之用,于是营血渐耗,真气日亏,头眩耳鸣,心烦神倦,口燥咽干,食少气短,腰脚作痛,种种俱见,甚者咳嗽咽痛,吐血衄血,而疾不可为矣。秦越人谓虚劳则必有所损,精确不磨。其曰虚而感寒,则损其阳。阳虚则阴盛,损则自上而下,一损损于肺,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心,血脉不能营养脏腑;三损损于胃,饮食不为肌肉虚而感热,则损其阴。阴虚则阳盛,损则自下而上,一损损于肾,骨痿不能起于床;二损损于肝,筋缓不能自收持;三损损于脾,饮食不能消化。自上而下者,过于胃则不可治;自下而上者,过于脾则不可治。盖深知人身之气血,全赖水谷之气以生之,其急急于脾胃之旨可见。即因劳致虚,因虚致损之故,亦昭然若发蒙矣。至其论治法,谓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语语精当,度尽金针,后人恪遵成法,可以不惑于歧途矣。七伤者,《金匮》谓食伤、忧伤、饮食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是言此七者,皆是内伤,所以成虚劳之故。后人妄谓阴寒、阴痿、里急、精速、精少等为七伤,则专主肾脏而言,岂有五脏之劳,专归一脏之理。盖七伤者,七情偏胜之伤也。夫喜怒忧思悲恐惊,人人共有之境。若当喜而喜,当怒而怒,当忧而忧,是即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也,此天下之至和,尚何伤之有。惟未事而先意将迎,既去而尚多留恋,则无时不在喜怒忧思之境中,而此心无复有坦荡之日,虽欲不伤,庸可得乎!然七情之伤,虽分五脏,而必归本于心。喜则伤心,此为本脏之病,过喜则阳气太浮,而百脉开解,故心脏受伤也。至于怒伤肝,肝初不知怒也,心知其当怒,而怒之太过,肝伤则心亦伤也。忧伤肺,肺初不知忧也,心知其可忧,而忧之太过,肺伤则心亦伤也。思伤脾,脾初不知思也,心与为思维,而思之太过,脾伤则心亦伤也。推之悲也、恐也、惊也,统之于心,何独不然。故治七伤者,虽为肝脾肺肾之病,必兼心脏施治,始为得之。
    


前一页 ◇ 邪火
后一页 ◇ 心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