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烦者气也。躁者血也。气主肺。血主肾。故用栀子以治肺烦。用香豉以治肾躁。烦躁者。懊不得眠也。
    少气虚满者加甘草。如若呕哕者。加生姜橘皮。下后腹满而烦者。(栀子浓朴枳实汤。)下后身热微烦者。(栀子甘草干姜汤。)

[卷上\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火入于肺烦也。火入于肾躁也。烦躁俱在上者。肾子通于肺母也。发润如油。喘而不休。总言肺绝。鼻者肺之外候。肺气通于鼻。鼻中气出粗大是肺也。发者血之余。肾气主之。发润如油。火迫肾水至高之分。是水将绝也。仲景以发润喘大为肺绝。兼其肾而言之发在高巅之上虽属肾。肺为五脏之至高。故言肺绝兼肾也。太抵肺肾相通肺既已绝。则肾不言而知其绝矣。或曰烦者。心为之烦。躁者心为之躁。何烦为肺躁为肾耶。夫心者君火也。与邪热相接上下通。热金以之而燥水以之而亏。独存者火尔。故肺肾与心合而为烦躁焉。此烦虽肺躁虽肾。其实心火为之也。
    若有宿食而烦躁者。栀子大黄汤主之。
    

[卷上\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答曰。足阳明者胃也。岂有其言哉。伤寒始自皮毛入是从肺中来。肺主声。入于心则为言。胃即戊也。戊为火化。下从肾肝。
    

[卷上\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伤寒表证。发热恶寒而渴。与下证同。但头痛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白虎汤)主之。乃阳明经病也。正阳阳明气病。脉洪大先无形也。杂病里证。发热恶热而渴。但目赤者病藏也。手太阴肺不足不能管领阳气也。宜以枸杞生地黄熟地黄之类主之脉洪大甚则呕血先有形也。
    

[卷上\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气病在表。误用血药。无伤也。为安血而益阴也。血病在里。误用气药。(白虎汤)者非也。
    为泻肺而损阴也。
    

[卷上\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狂言者。大开目与人语。语所未尝见之事。即为狂言也。谵语者。合目自言。言所日用常见常行之事。即为谵语也。郑声者。声战无力。不相接续。造字出于喉中。即郑声也。
    

[卷上\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答曰。胃者总司也。内有太阳阳明少阳三经之别以其气血多少。而与声物有无之不同。
    即吐属太阳。有物无声。乃血病也。有食入即吐呕。
    食已则吐食久则吐之别。
    呕属阳明。有物有声。气血俱病也。仲景云。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下。
    哕属少阳。无物有声。乃气病也。以此推之。则大便亦各有经耳。但察其有物无声有物有声无物有声。则知何经也。至于脾病。后出余气。以五臭分之。则知何藏入中州而病也。
    

[卷上\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有下之早而发者有失下而发者有胃热胃烂而发者。然得之虽殊大抵皆戊助手少阳心火入于手太阴肺也。故红点如。生于皮毛之间耳。(白虎汤)(泻心汤)(调胃承气汤)从所当而用之。
    及当以肺脉别也。
    

[卷上\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答曰有九。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为六也。有太阳阳明。有少阳阳明。
    有正阳阳明。是为三也。非九而何。阳明者。太阳少阳俱入于胃。故曰正阳阳明也。前三经者。阳明自病。不入于里者。谓之在经。不为正阳阳明矣。
    

[卷上\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太阳阳明。(大承气汤)。少阳阳明(小承气汤)。正阳阳明(调胃承气汤)。
    以汗证言之。以少阳居其中。谓太阳证为表。当汗。阳明证为里。当下。少阳居其中故不从汗下。和之。以小柴胡汤从少阳也。以下证言之。阳明居其中。谓太阳经血多气少阳明。
    经气血俱多。少阳经气多血少。若从太阳下则犯少阳。从少阳下则犯太阳。故止从阳明也。
    此三阳合病。谓之正阳阳明。不从标本从乎中也。缘阳明经居太阳少阳之中。此经气血俱多故取居其中。是以不从太阳少阳而从阳明也。阳明自病(调胃承气汤)主之三阳并病(白虎汤)主之。是从乎中也。
    

[卷上\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答曰。夫胃为受纳之司。大肠为传道之府燥屎岂有在胃中哉。故经言谷消水去形亡也以是知在大肠而不在胃中明矣。
    胃实者非有物也。地道塞而不通也。故使胃实。是以腹如仰瓦。注曰。难经云。胃上口为贲门。胃下口为幽门。幽门接小肠上口。小肠下口。即大肠上口也。大小二肠相会为阑门。水渗泄入于膀胱渣滓入于大肠。结于广肠。广肠者地道也。地道不通土壅塞也则火逆上行至胃。名曰胃实。所以言阳明当下者言上下阳明经不退也言胃中有燥屎五六枚者。非在胃中也。通言阳明也。言胃是连及大肠也。以其胃为足经。故从下而言之也。从下而言。是在大肠也。若胃中实有燥屎。
    则小肠乃传导之府。非受盛之府也。启玄子云。小肠承奉。胃司受盛。糟粕受已复化传入大肠。是知燥屎在大肠之下。即非胃中有也。
    

[卷上\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答曰。阳入于阴者可下。非入太阴少阴厥阴之三阴也。乃入三阳也。三阳者。非太阳少阳阳明之三阳也。乃胃与大小二肠之三阳也。三阳皆为府以其受盛水谷。传导有形。故曰入于阴也。仲景云。已入府者可下。此之谓也。
    

[卷上\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黄帝问伤寒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其愈十日以上者何。岐伯对。以热虽甚不死两感者死。帝问其状。岐伯云。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继之三阳经络皆受病。而未入于藏者。可汗而已。此藏物之藏。非五脏之脏也。若三阳经入于藏物之藏。是可泄也。可泄一句。于此不言便言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于此却不言可泄。但言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此一节。是言两感也。故下文却言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衰。至十二日六经尽衰。大气皆去。其病已矣。是通说上文。六日所受之病也。以此知前文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皆在经络。故十二日愈也。岂可便以太阴少阴厥阴为可泄乎。帝问治。岐伯对。以治之各通其藏脉日衰已矣。是通说上文。六日所受之病。并十二日衰已之意尽矣。终复言其未满三日可汗而已。又言其满日可泄而已。一句只是重前文三阳受病。未入于藏者可汗。其满三日已入于藏物之藏者可。后三阴经。岐伯虽不言可汗可泄。止是在经者便可汗在藏物之藏者便可下也。何必穿凿无已。以前三日为三阳后三日为三阴耶。若认藏字为五脏之脏则前后颠倒不通。若认藏字作藏之藏。则前后辞理皆顺矣。故仲景曰。已入于府者可下。新校正云府字当作藏字。太素亦云作府。何疑之有。
    仲景太阳阳明(大承气)。少阳阳明(小承气)。正阳阳明(调胃承气)。是三阳已入于藏者泄之也。太阴(桂枝汤。)少阴(麻黄附子细辛汤)。厥阴(当归四逆汤)。是三阴未入于藏者。汗之也。
    大小(调胃三承气汤)必须脉浮头痛。恶风恶寒表证悉罢。而反发热。恶热谵言妄语不大便者则当用之。凡用下药。不论大小。若不渴者。知不在有形也。则不当下。若渴者。则知缠有形也。缠有形是为在里。在里则当下。(大承气汤)主之。
    

[卷上\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大黄(用酒浸治不大便。地道不通行。上引大黄至巅而下)浓朴(姜汁制。治肠胁胀满)芒硝(治肠转失气。内有燥屎。本草云。味辛以润肾燥。今人不用辛字只用咸字咸能坚与古人同意)枳壳(麸炒。治心下痞。按之良久气散病缓此并主心下满。乃肝之气盛也)六腑受有形主血阴也。
    大黄芒硝大实燥屎浮手足阳明大肠胃沉手足太阴肺脾痞大满枳实浓朴五脏主无形。是气阳也。
    


前一页 ◇ 伤暑有二
后一页 ◇ 伤暑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