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辩阴阳二证
    阴证身静。重语无声气难布息。目睛不了了。鼻中呼不出吸不入。往来口与鼻中气冷。
    水浆不入大小便不禁。面上恶寒有如刀刮。
    阴证身动。轻语有声。目睛了了。鼻中呼吸出入能往而能来。口与鼻中气皆然。
    

[卷上] 辩表伤阴阳二证
    身表凉。知在阴经也。名曰阴证。
    身表热。知在阳经也。名曰阳证。
    

[卷上] 辩内外伤
    伤风鼻中气出粗。合口不开。肺气通于天也。伤食口无味。涎不纳。鼻息气匀。脾气通外伤一身尽热。先太阳也。从外而之内者。先无形也。
    内伤手足不和。两胁俱热。知先少阳也。从内之外者。先有形也。
    内外俱伤。人迎气口俱盛。或举按皆实大。表发热而恶寒。腹不和而口液。此内外两伤也。
    凡诊。则必扪手心手背。手心热则内伤手背热则\r不言手经图\ps11a1.bmp\r
    伤寒言足经手经皆有余
    
    不言手经图足经皆不足
    冬伤于寒者。春必温病。夏为热病。长夏为大热。病盖因房室劳伤与辛苦之人得之。水亏无以旺之为热病也。长夏为大热病者。火之方与秋之分。皆手经居之。木之方与春之分。皆足经居之。
    所伤者皆足经不足。及夏火旺。客气助于手经。则不足者愈不足矣。故所用之药。皆泄有余而非足经药。何以然。泄有余则不足者补矣。此伤寒本足经。只言足经而不言手经也。大意如此。至于传手经者。亦有之当作别论。与夫奇经之病亦在其中矣。
    

[卷上] 六经传足传手经则愈
    阳中之阴水。太阳是也。为三阳之首。能巡经传。亦越经传。
    阳中之阳土。阳明是也。夫阳明为中州之土。主纳而不出。如太阳传至此。名曰巡经传也。
    阳中之阳木。少阳是也。上传阳明。下传太阴。如太阳传至此。为越经传也。
    阴中之阴土。太阴是也。上传少阳为顺。下传少阴为逆。此为土下传也。如太阴传太阳。为误下传也。阴中之阳水少阴是也。上传太阴为顺。下传厥阴为生。如太阳传至此乃表传里也。
    阴中之阴木。厥阴也。上传少阴为实。再传太阳为自愈也。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者乃巨阳也。为诸阳之首。膀胱经病若渴者。自入于本也。名曰传本。
    太阳传阳明胃土者。名曰巡经传。为发汗不彻利小便。余邪不尽透入于里也。
    太阳传少阳胆木者。名曰越经传。为元受病脉浮无汗。当用麻黄而不用之故也。
    太阳传少阴肾水者。名曰表传里。为得病急当发汗而反下汗不发所以传也。
    太阳传太阴脾土者。名曰误下传。为元受病脉缓有汗。当用桂枝。而反下之所致也。当时腹痛四肢沉重。
    太阳传厥阴肝木者。为三阴不至于首唯厥阴与督脉上行与太阳相接。名曰巡经得度传。
    

[卷上\太阳六传] 太阳证
    太阳证。头项痛。腰脊强。发热恶寒无汗。脉尺寸俱浮而紧。是发于阳阳者卫也(麻黄汤)主之。
    麻黄(一两半去节)桂枝(一两去皮)杏仁(二十粒汤浸去皮尖)甘草(半两炙)上锉每服五钱。水一盏煎温服。
    太阳证。头项痛。腰脊强。发热恶寒自汗。脉尺寸俱浮而缓者。荣也。(桂枝汤)主之。
    桂枝(去皮)芍药甘草(各等分)上锉。每服八钱。水一盏半。姜枣同煎温服。
    

[卷上\太阳六传] 太阳证
    太阳证。头痛发热。自汗恶风。脉当缓而反紧。伤风得伤寒脉也。
    太阳证。头痛发热无汗恶寒。脉当急而反缓。伤寒得伤风脉也。
    二证脉不同本经(大青龙汤)主之。易老(桂枝麻黄各半汤)。此言外之意。杨氏云。非明脉者不可用大青龙汤。以其有厥逆筋惕肉及亡阳之失也。故易老改为九味羌活汤。而不用桂枝麻黄也。羌活汤不论有汗无汗。悉宜服之。但有缓急不同矣。九味羌活汤药证加减。服饵缓急。具见于后。
    

[卷上\太阳六传] 太阳证
    太阳证。发热恶寒自汗脉缓。太阳证。发热恶风无汗脉缓。此易老元将麻黄一桂枝二治上二证后复改用羌活汤。
    

[卷上\太阳六传] 太阳证
    太阳膀胱脉浮紧直至寸口。所以头痛者。头与寸口俱高之分也。兼厥阴与督脉会于巅。
    逆太阳之经上而不得下。故壅滞为头痛于上也。左手浮弦胸中痛也。沉弦背愈痛右手浮弦者亦然。
    头痛者木也最高之分惟风可到风则温也。治以辛凉。秋克春之意。故头痛皆以风药治之者。
    总其体之常也。然各有三阴三阳之异焉。故太阳则宜川芎。阳明则宜白芷少阳则宜柴胡。太阴则宜苍术。少阴则宜细辛。厥阴则宜吴茱萸也。
    

[卷上\太阳六传] 太阳证
    假令治太阳阳明。不可遗太阳而只用阳明药余仿此用三阳经解药后身番覆重者。若烦则是有阳明也。若不烦而番覆轻者。知不传三阴也。不传三阴则为解也。大抵三阴之体静重与湿相同。伤寒五日后无汗。谓谷消水去形亡故下之。三日前谓内有水谷故汗之。
    

[卷上\太阳六传] 太阳证
    发汗。或云当得汗解。或云当发汗更发汗。并发汗。宜桂枝汤者数方。是用桂枝发汗也。复云。无汗不得服桂枝。又曰汗家不得重发汗。又曰发汗过多者。却用桂枝甘草汤。是闭汗也。一药二用。如何说得。仲景发汗与本草之义相通为一。答曰。本草云。桂味辛甘热无毒。
    能为百药长通血脉止烦出汗者。是调血而汗自出也。仲景云。脏无他病。发热自汗者。此卫气不和也。又云。自汗者为荣气和。荣气和则外不谐。卫气不与荣气相和谐也。荣气和则愈。故皆用桂枝汤调和荣卫。荣卫既和。则汗。自出矣。风邪由此而解非桂枝能开腠理发出汗也。以其固闭荣血。卫气自和。邪无容地而出矣。其实则闭汗孔也。昧者不解闭汗之意。凡见病者。便用桂枝汤发汗。若与中风自汗者合其效桴鼓。因见其取效而病愈。则曰。此桂枝发出汗也。遂不问伤寒无汗者。亦与桂枝汤误之甚矣。故仲景言无汗不得服桂枝。是闭汗孔也。
    又云。发汗多义(手冒)心。心悸欲得按者。用桂枝甘草汤。是亦闭汗孔也。又曰汗家不得重发汗。若桂枝汤发汗。是重发汗也。凡桂枝条下言发字。当认作出字。是汗自然出也。非若麻黄能开腠理而发出汗也。本草出汗二字。上文有通血脉一句。是非三焦卫气皮毛中药。是为荣血中药也。如是则出汗二字。当认作荣卫和自然汗出。非桂开腠理而发出汗也。故后人用桂治虚汗。读者当逆察其意则可矣。噫神农之作于其前。仲景之述于其后。前圣后圣其揆一也。
    

[卷上\太阳六传] 太阳证
    小便不利不可更利之。利之是谓犯本犯本则邪气入里不能解此犯之轻也。以是五苓散不可妄用大便不可易动。动之是谓动血动血是谓犯禁。此犯之重也。表在不可下。下之是为犯禁此犯之尤重也。下之为恶风

[卷上\太阳六传] 太阳证
    不咽干不衄不淋不渴。小便自利不经发汗。则当发之。
    

[卷上\太阳六传] 太阳证
    咽干淋渴鼻衄小便不利已经发汗。不得重发如无以上忌证。虽发汗邪气未尽。亦得重发之

[卷上\太阳六传] 太阳证
    其证为风寒所伤。阳气下陷入于内。而排寒水上行于经络之间。本当发汗。因以彻其邪。医失汗之故生黄也。脾主肌肉四肢。寒湿与内热相合。而生黄也。
    

[卷上\太阳六传] 太阳证
    其证因发汗太过。腠理开泄汗漏不止。故四肢急难以屈伸。
    

[卷上\太阳六传] 太阳证
    蓄血其证燥火也。当益津液为上。而反汗以亡其津液。其毒扰阳之极。则侵阴也。故燥血而蓄于胸中也。
    


前一页 ◇ 辩表里中三证
后一页 ◇ 太阳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