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大头痛论
    夫大头痛者虽为在身在上热邪伏于已又感天地四时非节瘟疫之气所着所以成此疾。至于溃裂脓出。而又染他人。所以谓之疫疠也。大抵足阳明邪热大甚资实。少阳相火为之炽多。在少阳或在阳明。甚则逆传太阳视其肿势在何部分。随其经而取之湿热为肿。木盛为痛。此邪发于首。多在两耳前后所先见出者为主为根。治之宜早。药不宜速。恐过其病。
    上热未除。中寒已作。有伤人命矣。此疾是自内而之外也。是为血病。况头部受邪。现见于无形之处。至高之分。当先缓而后急。先缓者。谓邪气在上所着无形之分。既着无形所传无定。若用重剂大泻之。则其邪不去。反过其病矣。虽用缓药。若急服之。或食前或顿服。
    咸失缓之体。则药不能腾升。徐溃无形之邪。或药性味形状拟象服饵。皆须不离缓体。及寒药或炒或酒浸之类皆是也。后急者。谓前缓剂已经高分。泻邪气入于中。是到阴部入于中。
    染于内之有形质之所。若药不速去。反损阴分。此中治却为客热所当急也。治客以急。此之谓也。治主以缓。先缓谓也。谓阳邪在上。阴邪在下。各为本家病。不从先后错其缓急。不惟不能解其纷。而复致其乱矣。此所以治主当缓治客当急。谓阳分受阳邪。阴分受阴邪者主也。阳分受阴邪阴分受阳邪者客也。凡所谓急者。当急去之。此治客以急也。假令少阳阳明之为病。少阳者。谓邪出于耳前后也。阳明者。首面大肿也。先以黄芩黄连甘草通炒锉煎少少不住服呷之。或一剂毕。再用大黄或酒浸或煨。又以鼠粘子新瓦上炒。咀煎成去渣。纳芒硝各等分。亦时时呷之。当食后用。徐得微利。并邪气已。只服前药。如不已。再服后药。根据前次第用之。取利已却止。如阳明渴者加石膏。少阳渴者加栝蒌根汤。阳明行经。加升麻葛根芍药之类。选而加之。太阳行经。加羌活荆芥防风之类。选而加之。并与上药相合用之。
    不可独用。散者散也。此一节亦见病机气宜。治洪长伏三脉风痫惊痫发狂。恶人与火者。灸第三第九。服局方妙香丸。以针投眼子透。令水内浸少时服之。如本方法。治弦细缓三脉。诸痫似狂。李和南五生丸。大凡治杂病先调其气。次疗诸疾无损胃气。是其要也。若血受病。亦先调气。谓气不调。则血不行。又气为之纲夫也。夫不唱妇不随也。如妇人病经先柴胡以行经之表。次四物以行经之里。亦先气而后血也。不能饮而渴。不能食而小便黄或涩。皆因胃气虚而生热。有形之物不入火炎上而渴。戊就癸而化。所以小便黄赤如枣汁。法当补胃以钱仲阳(白术散)。干葛木香藿香等药治之。
    上焦渴。小便自利(白虎汤)。
    中焦渴。大小便不利。(调胃承气汤)。
    下焦渴。小便赤涩。大便不利。(大承气汤)。
    

[卷下] 有六经发渴。各随经药治之
    表热恶热而渴者。白虎汤。
    皮肌热脉浮弦者(柴胡饮子)。
    一身热或日晡潮热。皆血热也。(四顺饮子)。
    夜则行阴若发热者。血热也。(四顺饮)(桃仁汤)选而用之。当视其有表入里。腹痛血刺腹痛中。无转失气之类昼则明了夜则谵语。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
    不治自愈。若甚则四顺饮子。(桃仁承气汤)证相似当下者用之。
    寅申发热。两胁不盛。亦为柴胡证。
    表里内外俱热者。(大柴胡汤。)昼则行阳气也。(柴胡)。夜则行阴血也。(四顺)治。项后侧少阳经中。疙瘩不变肉色不问大小及月日深远。或有赤硬肿痛。
    生山药(一挺去皮)蓖麻子(二个去壳)上二味研匀摊帛上。贴之如圣。
    两手大热。为骨厥如在火。可灸涌泉三壮或五壮立愈。
    治刃及脚膝生疮。局方虚损门。(黄丸)服之则愈。定痈疽死之地方。
    一伏兔二腓三背四五藏俞五项上六脑七髭八鬓九颐

[卷下] 问三焦有几(血海异同)
    手少阳三焦之经。起于小指次指之外侧出其端。终于目锐。足少阳胆之经。起于目锐。
    终足大指三毛头。至心为上焦。心至脐为中焦。脐至足为下焦。此又足太阳之别也。又灵枢云。脐下膀胱至足。为足三焦。右手尺脉为命门。包络同胗。此包络亦有三焦之称。为命门之火。游行于五脏之间。主持于内也手三焦主持上也。足三焦主持下也。上中下三焦。通为一气。卫于身也。为外护。既已头至心。心至脐。脐至足为状也。呼为三焦有名也。以为无状可呼。经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也。却是有形状。何以然。上焦者主内而不出。中焦者主腐热水谷。下焦者主出而不纳。故经曰。上焦如雾。
    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也。手经者。主持上也。足经者。主持下也。命门者主持中也。为卫者护持外也。三焦元气为父之气散也。包络相从母也。并行而不相离。母之元气也。故俱会于胸中。经云。膻中之分。父母居之。气之海也。如天地之尊。不系五形。清邪中于上焦。名曰洁也。头痛项强腰脊痛。浊邪中于下焦。名曰浑也。
    阴气为栗。便溺妄出。表虚里急。上焦下焦与中焦相混。上焦怫郁。脏气相熏。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卫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搏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脏腑。阴气相通阳气后微。阴无所使。客气内入。嚏而出之。声(音兀)咽塞。寒厥热壅。必然下血。阴阳俱厥脾弱液下。下焦不阖。清便下重。便数而难。脐肠湫痛。
    命将难全此命门之脉诊在右手尺也。经曰。五脏不和。五液注下。当阖不阖。便溺俱脱。生气(绝矣)所以腹脐湫痛也。故曰命将难全。前三焦自外而入。后三焦自内而出。(如雾)不散而为喘满。此出而不内也。沤不利而为留饮。留饮不散久为中满。上不能内。下不能出也。渎不利而为肿满。此因上内。而下不出也。此三焦之所不归也。三焦有脏而无腑。在内则游行是在血也。在外则固护。是在气也。上焦如雾者气也。下焦如渎者血也。中焦者气血分之也。下焦在脐下。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出而不内。即传道也。治在脐下。名曰三焦。其腑在气冲中。又云。有脏无腑。成氏云。血室者血之所居也。荣卫停止之所。经脉流会之处。冲脉是矣。冲者奇经之一也。起于肾下。出于气冲。并足阳明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为诸经之会。启玄子云。冲为血海诸经朝会。
    男子则运而行之。女子则停而止之。皆谓之血室。内经曰。任脉通。冲脉盛。男既营运。女既停止。
    故营运者。无积而不满也停止者。有积而能静也。不满者阳也气也。能满者。阴也血也。故满者以时而溢。为之信有期也。溢动也干道成男。坤道成女。故营运者阳之象也。停止者阴之象也。气血荣卫男女皆有。内外谐和。其脉同胗。脉者血之府也。故为气血之先。室为藏物之舍亦为府也。三焦之府在气冲中。为男女血海之府经又曰。有脏而无腑从无形而言之。有脏有腑。从有形而言之也。清邪浊邪所伤。三焦齐病。亦同两感。经云。心包络主之。脉出胸中。下膈历络三焦。此其所以相与相火并行。与命门之脉同胗于右尺中也。
    陈氏五运六气。后有君火二论。(即陈蓬运气图也)


前一页 ◇ 诸经头痛
后一页 ◇ 许先生论关中梁宽甫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