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调理服食法] 火门
    
    甘蔗粥
    治咳嗽虚热,口干舌燥,涕吐稠粘。
    用甘蔗取汁三碗,入米三合煮粥,空心食之。
    
    竹沥粥
    治痰火如神。
    如常煮粥法,以竹沥下半杯,食之。
    
    绿豆酒
    治阴虚痰火诸疾。
    用绿豆、山药各二两,黄怕、牛膝、元参、沙参、白芍、山栀、天麦冬、花粉、蜂蜜各一两半,当归一两二钱,甘草三钱,以好酒浸之饮。
    
    黄连酒
    有火症及发热,不宜饮酒。盖酒性大热,助病为疟,多致不治。倘遇喜庆事,必欲饮用此。
    以黄连、绿豆各一钱,枸杞三钱,浸酒饮。
    
    黄柏酒
    有相火而好饮者宜。如生疮疥及肌肤不泽,用黄柏一两,猪胰四两,生浸饮。
    一味猪胰浸酒,令妇人多乳,催乳更妙。
    
    小麦汤
    治五淋不止,身体壮热,小便满闷。
    小麦一升,通草二两,水煎。不时可啜,自效。
    
    甘豆汤
    治一切烦渴,二便涩少及风热入肾。
    黑豆二合,甘草二钱,生姜七斤,水煎服。
    
    藕蜜膏
    主虚热口渴,大便燥结,小便秘痛。
    藕汁、蜜各四升,生地汁一升,和匀,慢火熬成膏,每服半匙,口含噙化,不时用,忌煎炒。
    
    竹叶粥
    治膈上风热,头目赤痛,止渴清心。
    竹叶五十片,石膏二两,水三碗,煎至两碗,澄清去渣,入米三合煮粥,加白沙糖二钱食。
    
    四汁膏
    清痰降火,下气止血。
    悉尼、甘蔗、鲜藕、薄荷叶各等分,捣汁,入瓦锅,文火熬膏,频频饮。如无梨,秋白亦可。
    

[病后调理服食法] 调理脾胃门
    凡病后脾胃弱,肌肉瘦,择相宜者食之,以助药力,绝妙。
    
    人参粥
    治翻胃吐酸,及病后脾弱。
    用粟米一合煮粥,入人参末、姜汁各五钱,和匀空心食。
    
    门冬粥
    治咳嗽及翻胃。
    用麦门冬浸汁,和米煮粥,妊妇食之亦宜。
    
    粟米粥
    治脾胃虚弱,呕吐不食,渐加羸。
    粟米、白曲等分,煮粥,空心食,极养胃气。一人病淋,性不可服药,予令日啖此粥,绝去他味,旬日减,月余痊。饮食妙法。
    
    理脾糕
    治老人小儿脾泄水泻。
    用松花一升,百合、莲肉、山药、薏米、芡实、白蒺藜各末一升,粳米粉一斗二升,糯米粉三升,砂糖一斤,拌匀蒸熟,炙干食之。一方加砂仁末一两。
    
    苏蜜煎
    治噎病吐逆,饮食不进。
    紫苏叶二两,白蜜、姜汁各五合,和匀,微火煎沸,每服半匙,空心细咽。
    
    姜橘汤
    治胸满闷结,饮食不下。
    用生姜二两,陈皮一两,空心水煎服。
    
    芡实粥
    益精气,强智力,聪耳目。
    用芡实去壳三合,新者研如膏,陈者作粉,和粳米三合,煮粥食。
    
    莲子粥
    治同上,健脾胃,止泄痢。
    莲肉一两,去衣煮烂,研细入糯米三合,煮粥食。
    
    鹿豆粥
    益精补脾,又治霍乱吐泻。
    白扁豆半斤,先煮豆烂去皮,入人参二钱,下米煮粥。
    
    山药粥
    补下元,固肠止泻。
    怀庆山药为末四分,配六分米煮食。
    
    茯苓粥
    治脾虚泄泻,又治不寐。
    粳米二合,茯苓末一两,煮好,再下苓末一两,再煮烂食。
    
    萝卜粥
    消食利膈。
    萝卜大者一个,配米二合煮食。
    
    胡萝卜粥
    宽中下气,煮法同上。
    
    苏子粥
    下气利膈。
    紫苏子微炒一合,研汁去渣,粥好下汁,再煮食之。
    
    茴香粥
    和胃治疝。
    用小茴香炒,煎汤去渣,入米煮粥食。
    
    胡椒粥、吴茱萸粥
    并治心腹疼痛。煮法同上。
    
    莲肉糕
    治病后胃弱,不消水谷。
    莲肉、粳米各炒四两,茯苓二两共为末,砂糖调和,每用两许,白汤送下。
    
    豆麦粥
    治饮食不住口,仍易饥饿,近似中消。
    用绿豆、糯米、小麦各一升,炒熟为末,每用末一升,滚水调服。
    
    清米汤
    治泄泻。
    用蚤米半升,东壁土一两,吴萸三钱,同炒香熟,去土、萸,取米煎汤饮。
    
    米饮
    治咽中作哽,下食则塞,反胃不止。
    用杵头糠炒一两,煮米饮,调匀,空心食。
    
    黄鸡馄饨
    治脾胃虚弱,少食痿黄,益脏腑,悦颜色。
    用黄鸡肉五两,白面二两,葱白二合,切作馄饨,入咸椒豉和之,煮熟空心食。
    
    松子粥
    润心肺,和大肠。同米煮粥食。
    炒面入粥同食,止白痢。
    烧盐入粥同食,止血痢。
    

[病后调理服食法] 气门
    
    杏仁粥
    治上气咳嗽。
    扁杏仁去皮尖二两,研如泥,或加猪肺,同米三合,煮食。
    
    莱菔子粥
    治气喘。
    用莱菔子,即萝卜子三合,煮粥食。
    
    猪肾粥
    治香港脚顽痹,行履不便,疼痛不止。
    猪肾两枚,切碎,葱白五茎,米三合,同煮,临熟加盐、豉、椒调和食之。
    
    羊肾粥、鹿肾粥
    法同治同。
    
    鸡肝粥、羊肝粥
    并补肝明目,煮法同上。
    
    鹿胶粥
    治诸虚,助元阳。煮粥入胶,熔化即是。
    
    虎骨酒
    治臂胫疼痛,历节风,肾虚膀胱气痛。
    虎胫骨一具,炙黄打碎,同曲米如常造酒饮。
    
    霹雳酒
    治疝气偏坠,妇女崩中下血,胎产不下。
    用铁锤火烧赤,淬入酒中饮之。
    

[病后调理服食法] 血门
    
    阿胶粥
    止血补虚,浓肠胃,又治胎动不安。
    糯米煮粥,临熟入阿胶末一两,和匀食。
    
    桑耳粥
    治五痔下血,常烦热羸瘦。
    桑耳二两,取汁,和粳米三合,煮熟,空心食。
    
    槐茶
    治风热下血,明目益气,止牙疼,利脏腑,顺气道。
    嫩槐叶蒸熟晒干,每日煎如茶法。
    
    柏茶
    止血滋阴。
    侧柏叶晒干,煎汤代茶饮。
    
    醍醐酒
    治鼻衄不止。
    萝卜自然汁,入好酒一半,和匀温服。
    
    韭汁酒
    治赤痢,又治心痛,以其散气行血。
    连白韭菜一把,去梢取汁,和酒一杯温服。
    
    马齿苋羹
    治下痢赤白,水谷不化,腹痛。
    马齿苋菜煮熟,入盐、豉,或姜、醋,拌匀食之。
    
    猪胰片
    治肺损,嗽血咯血。
    猪胰切片,煮熟,蘸薏仁末,空心服,如肺痈,米饮调下。
    
    羊肺肝肾
    治吐血咯血,损伤肺肾及肝,随脏引用,或肺或肝或肾,煮熟切片,蘸白芨末食。
    欲试血从何经来,用水一碗,吐入水中,浮者肺也,沉者肾也,半浮半沉者肝也。
    

[病后调理服食法] 痰门
    
    苏子酒
    主消痰下气,润肺止咳。
    家紫苏子炒研,绢袋盛之,浸酒中,日日饮之。
    

[病后调理服食法] 阴虚门
    (忌酒)
    芡实粥
    见前脾胃门。
    
    枸杞粥
    治肝家火旺血衰,益肾气。
    甘州枸杞一合,米三合,煮食。
    
    又方
    采鲜叶如常煮粥食,入盐少许,空腹食佳。
    
    鳗鱼
    补虚劳,杀虫,治肛门肿痛,痔久不愈。
    鳗鱼细切,煮作,入盐、豉、姜、椒,空心食。
    
    牛乳粥
    补虚羸。
    如常粥内加入牛乳和匀食。
    羊肝粥。鸡肝粥、鸡汁粥,并治虚劳。
    

[病后调理服食法] 阳虚门
    
    羊肉羹
    治下焦虚冷,小便频数。
    羊肉四两,羊肺一具,细切,入盐、豉,煮作羹,空心食。
    
    胡桃粥
    治阳虚腰疼及石淋五痔。
    胡桃肉煮粥食。
    
    又浸酒方
    加小茴香、杜仲、补骨脂。
    
    桂花酒
    酿成玉色,香味超然,非世间物也。
    
    羊羔酒
    大补元气,健脾胃,益腰肾。
    宣和化成殿方,用糯米一石,如常浸浆取蒸,再入肥嫩羊肉七斤,曲十四两,杏仁一斤,同煮烂,连汁拌饭,加入木香一两,锉同酿,勿犯水,十日熟。
    


前一页 ◇ 燥门
后一页 ◇ 诸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