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调理服食法] 湿门
    
    薏苡粥
    去湿气肿胀,利肠胃,功胜诸药。
    用薏米淘净,对配白米煮粥,入白糖一二匙食。
    
    郁李仁粥
    治水肿,腹胀喘急,二便不通,体重痛痹,转动不能,香港脚亦宜。
    郁李仁二两,研汁,和薏米五合,同米煮粥食。
    
    赤豆粥
    利小便,消水肿香港脚,辟邪疠。
    赤豆淘净,同陈仓米对配煮粥,空腹食。
    
    赤小豆饮
    治水气胀满,手足浮肿,气急烦闷。
    赤豆三升,樟柳枝一升,同煮豆熟为度,空心,去枝取豆食,渴则饮汁,勿食他物,自效。
    
    桑皮饮
    治水肿,腹胀喘急。
    用桑根白皮四两,和米四合,煮烂可食。
    
    紫苏粥
    治老人香港脚。
    用家园紫苏细捣,入水取汁煮粥,将熟加苏子研汁,搅匀食之。
    
    鲤鱼
    治水肿,满闷气急,不能食,皮肤欲裂,四肢常疼,不可屈伸用鲤鱼十两,葱白一握,麻子一升,取汁煮作羹,入盐豉姜椒调和,空心慢食。
    
    又方
    鲤鱼二斤,陈皮二两,煮烂,入青盐少许,拌匀空食。
    
    苍术酒
    治诸般风湿,疮疡香港脚下重。
    苍术三十斤、洗净打碎,以东流水三石,浸二十日,去渣,以汁浸曲,如家造酒法,酒熟任饮,不拘时,忌桃李。
    
    松节酒
    治冷风虚弱,筋骨挛痛,香港脚缓痹。一方松叶酒,治同造同。
    用松节煮汁,同曲米酿酒饮。松针捣煎亦可。
    
    白石英酒
    治风湿周痹,肢节湿痛,肾虚耳聋。
    白石英、磁石醋淬七次,各五两,绢袋盛浸酒中五六日,温饮、如少加酒,尽其力可也。
    
    逡巡酒
    补虚益气,去一切风痹湿气,耐老延年,久服自效。
    造法∶三月三日,收桃花三两三钱;五月五日,收马兰花五两五钱;六月六日,收脂麻花六两六钱,九月九日,收黄甘菊九两九钱。已上俱阴干,十二月八日取腊水三斗。待春分,取桃仁四十九粒,去皮尖。白面十斤。同前花和作曲,纸包阴干四十九日听用。欲造酒,煮糯米饭一升,白水一瓶,曲一丸,用曲一块封良久,酒即成矣。如淡,再加曲一丸。
    
    五加皮酒
    去一切风湿痿痹,壮筋骨,填精髓。
    五加皮洗净去梗煎汁,和面米酿成饮之。或切碎袋盛浸酒,煮饮。或加当归、牛膝、地榆等。
    
    仙灵脾酒
    治偏风不遂,强筋壮骨。
    仙灵脾一斤,袋盛浸无灰酒二斗,封固三日饮之。
    
    女贞皮酒
    治风虚,补腰膝。
    女贞皮切片,浸酒煮饮之。
    
    薏苡酒
    去风湿,强筋骨,健脾胃。
    用薏米粉同曲米酿之,或将袋盛,煮酒饮之亦可。
    
    海藻酒
    治瘿气。
    用海藻一斤,洗浸,无灰酒日夜细饮。
    
    黄药酒
    治诸瘿气。
    用万州黄药切片一斤,袋盛浸酒煮饮。
    

[病后调理服食法] 燥门
    
    生地粥
    滋阴润肺,及妊娠胎漏,下血目赤。
    生地捣汁,米二合,煮熟入汁一合,调匀再煮,加熟蜜少许,空心服。
    
    麻苏粥
    治产后血晕,汗多便闭,老人血虚风闭,胸腹不快,恶心吐逆。
    用家园苏子、麻子各五钱,水淘净微炒,研如泥,水滤取汁,入米煮粥食之。
    
    百部酒
    治久近一切咳嗽。
    百部切炒,袋盛浸酒,频频饮之。
    
    蜜酒
    孙真人治风疹风癣,肌肤燥痒。
    沙蜜一斤,糯米饭一斤,曲五两,熟水五升,同入瓶内,封七日成酒。寻常以蜜入酒代之。
    
    人乳粥
    润肺通肠,补虚养血。
    用壮实无疾女人乳汁,俟粥半熟,去汤下乳,代汤煮熟,置碗中,加酥油一二钱,调匀食。
    
    槐枝酒
    治大麻痿痹。
    槐枝煮油,如常酿酒法。
    
    巨胜酒
    治风虚痹弱,腰膝疼痛。
    巨胜子二升,炒薏米二升,生地半斤,袋盛浸酒饮。
    
    蚕砂酒
    治风缓麻痹,诸节不遂,腹内宿痛。
    原蚕砂炒黄,袋盛浸酒服。
    
    紫酒
    治中风,口偏不语,角弓反张,鼓胀不消。
    鸡屎白一升,炒焦,投酒中,待紫色频饮。
    

[病后调理服食法] 火门
    
    甘蔗粥
    治咳嗽虚热,口干舌燥,涕吐稠粘。
    用甘蔗取汁三碗,入米三合煮粥,空心食之。
    
    竹沥粥
    治痰火如神。
    如常煮粥法,以竹沥下半杯,食之。
    
    绿豆酒
    治阴虚痰火诸疾。
    用绿豆、山药各二两,黄怕、牛膝、元参、沙参、白芍、山栀、天麦冬、花粉、蜂蜜各一两半,当归一两二钱,甘草三钱,以好酒浸之饮。
    
    黄连酒
    有火症及发热,不宜饮酒。盖酒性大热,助病为疟,多致不治。倘遇喜庆事,必欲饮用此。
    以黄连、绿豆各一钱,枸杞三钱,浸酒饮。
    
    黄柏酒
    有相火而好饮者宜。如生疮疥及肌肤不泽,用黄柏一两,猪胰四两,生浸饮。
    一味猪胰浸酒,令妇人多乳,催乳更妙。
    
    小麦汤
    治五淋不止,身体壮热,小便满闷。
    小麦一升,通草二两,水煎。不时可啜,自效。
    
    甘豆汤
    治一切烦渴,二便涩少及风热入肾。
    黑豆二合,甘草二钱,生姜七斤,水煎服。
    
    藕蜜膏
    主虚热口渴,大便燥结,小便秘痛。
    藕汁、蜜各四升,生地汁一升,和匀,慢火熬成膏,每服半匙,口含噙化,不时用,忌煎炒。
    
    竹叶粥
    治膈上风热,头目赤痛,止渴清心。
    竹叶五十片,石膏二两,水三碗,煎至两碗,澄清去渣,入米三合煮粥,加白沙糖二钱食。
    
    四汁膏
    清痰降火,下气止血。
    悉尼、甘蔗、鲜藕、薄荷叶各等分,捣汁,入瓦锅,文火熬膏,频频饮。如无梨,秋白亦可。
    

[病后调理服食法] 调理脾胃门
    凡病后脾胃弱,肌肉瘦,择相宜者食之,以助药力,绝妙。
    
    人参粥
    治翻胃吐酸,及病后脾弱。
    用粟米一合煮粥,入人参末、姜汁各五钱,和匀空心食。
    
    门冬粥
    治咳嗽及翻胃。
    用麦门冬浸汁,和米煮粥,妊妇食之亦宜。
    
    粟米粥
    治脾胃虚弱,呕吐不食,渐加羸。
    粟米、白曲等分,煮粥,空心食,极养胃气。一人病淋,性不可服药,予令日啖此粥,绝去他味,旬日减,月余痊。饮食妙法。
    
    理脾糕
    治老人小儿脾泄水泻。
    用松花一升,百合、莲肉、山药、薏米、芡实、白蒺藜各末一升,粳米粉一斗二升,糯米粉三升,砂糖一斤,拌匀蒸熟,炙干食之。一方加砂仁末一两。
    
    苏蜜煎
    治噎病吐逆,饮食不进。
    紫苏叶二两,白蜜、姜汁各五合,和匀,微火煎沸,每服半匙,空心细咽。
    
    姜橘汤
    治胸满闷结,饮食不下。
    用生姜二两,陈皮一两,空心水煎服。
    
    芡实粥
    益精气,强智力,聪耳目。
    用芡实去壳三合,新者研如膏,陈者作粉,和粳米三合,煮粥食。
    
    莲子粥
    治同上,健脾胃,止泄痢。
    莲肉一两,去衣煮烂,研细入糯米三合,煮粥食。
    
    鹿豆粥
    益精补脾,又治霍乱吐泻。
    白扁豆半斤,先煮豆烂去皮,入人参二钱,下米煮粥。
    
    山药粥
    补下元,固肠止泻。
    怀庆山药为末四分,配六分米煮食。
    
    茯苓粥
    治脾虚泄泻,又治不寐。
    粳米二合,茯苓末一两,煮好,再下苓末一两,再煮烂食。
    
    萝卜粥
    消食利膈。
    萝卜大者一个,配米二合煮食。
    
    胡萝卜粥
    宽中下气,煮法同上。
    
    苏子粥
    下气利膈。
    紫苏子微炒一合,研汁去渣,粥好下汁,再煮食之。
    
    茴香粥
    和胃治疝。
    用小茴香炒,煎汤去渣,入米煮粥食。
    
    胡椒粥、吴茱萸粥
    并治心腹疼痛。煮法同上。
    
    莲肉糕
    治病后胃弱,不消水谷。
    莲肉、粳米各炒四两,茯苓二两共为末,砂糖调和,每用两许,白汤送下。
    
    豆麦粥
    治饮食不住口,仍易饥饿,近似中消。
    用绿豆、糯米、小麦各一升,炒熟为末,每用末一升,滚水调服。
    
    清米汤
    治泄泻。
    用蚤米半升,东壁土一两,吴萸三钱,同炒香熟,去土、萸,取米煎汤饮。
    
    米饮
    治咽中作哽,下食则塞,反胃不止。
    用杵头糠炒一两,煮米饮,调匀,空心食。
    
    黄鸡馄饨
    治脾胃虚弱,少食痿黄,益脏腑,悦颜色。
    用黄鸡肉五两,白面二两,葱白二合,切作馄饨,入咸椒豉和之,煮熟空心食。
    
    松子粥
    润心肺,和大肠。同米煮粥食。
    炒面入粥同食,止白痢。
    烧盐入粥同食,止血痢。
    


前一页 ◇ 暑门
后一页 ◇ 气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