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饮食禁忌节要
    (不可同食)
    食猪肉
    忌姜、羊肝。
    
    猪肝
    忌鱼酢。
    
    猪心肺
    忌饴。
    
    羊肉
    忌梅子、酢。
    
    羊心、肝
    忌椒、笋。
    
    犬肉
    忌蒜、鱼。
    
    牛肉
    忌姜、栗子。
    
    牛肝、牛乳
    忌鱼。
    
    鸡肉、鸡子
    同忌蒜、葱、芥、李。
    
    鸭子
    忌李。
    
    鹌鹑
    忌菌、木耳。
    
    雀肉
    忌李、酱。
    
    鲤鱼
    忌鸡、猪肝、葵菜。
    
    鲫鱼
    忌猪肝、蒜、鸡、糖。
    
    鱼酢
    忌绿豆、酱。
    
    黄鱼
    忌荞麦。
    
    鲈鱼
    忌乳酪。
    
    鲟鱼
    忌干笋。
    
    蟹
    忌柿、橘、枣。
    
    虾子
    忌鸡、豕。
    
    李子
    忌蜜。
    
    枣
    忌葱、鱼。
    
    韭
    忌牛肉、蜜。
    
    梅子
    忌豕肉。
    
    胡荽、炒豆
    忌豕肉。
    
    苋菜
    忌鳖。
    
    杨梅
    忌葱。
    
    荞麦
    忌豕、羊、雉肉、黄鱼。
    
    黍米
    忌牛肉、葵菜、蜜。
    
    绿豆
    忌榧子,能杀人,鱼酢。
    

[卷下] 病有十失
    骄恣率性,不遵戒忌,一也。
    轻命重财,治疗不早,二也。
    听信巫祷,广行杀戮,不信医药,三也。
    讳疾试医,言不由中,四也。
    不善择医,信人毁誉,或从蓍卜,五也。
    急欲速效,旦暮更张,杂剂乱投,六也。
    索即写方,制炮失宜,私自加减,七也。
    侍奉不得人,煎丸失法,怠不精详,八也。
    寝兴不适,饮食无度,九也。
    过服汤药,荡涤肠胃,十也。
    

[卷下] 病有八不治
    室家乖戾,处事不和,动成荆棘,一也。
    恣纵淫,不自珍重,二也。
    忧思想慕,得失萦怀,三也。
    今日预愁明日,一年营计百年,四也。
    烦躁暴戾,不自宽慰,五也。
    窘若拘囚,无潇洒志,六也。
    怨天尤人,广生懊恼,七也。
    以死为苦,难割难舍,八也。
    

[卷下] 却病十要
    一要静坐观空,万缘放下,当知四大原从假合,勿认此身为久安长住之所,战战以为忧也。
    二要烦恼现前,以死喻之,勿以争长较短。
    三要常将不如我者,巧自宽解,勿以不适生嗔。
    四要造物劳我以生,遇病却闲,反生庆幸。
    五要深信因果,或者夙业难逃,却欢喜领受,勿生嗟怨。
    六要室家和睦,无交谪之言入耳。
    七要起居务适,毋强饮食,宁节毋多。
    八要严防嗜欲攻心,风露侵衣。
    九要常自观察,克治病之根本处。
    十要觅高朋良友,讲开怀出世之言,或对竹木鱼鸟相亲,然自得,皆却病法也。
    

[卷下] 病有七失不可治
    病有七失不可治者,失于不审,失于不慎,失于不信,失于怠忽过时,失于不择医,失于不辨药,失于自立意见。应补责医以泻,畏功责医欲补;应针欲艾,应灼欲砭。七者之中,有一于此,即为难治。
    非止医家之罪,实病家之自误也。矧有医不慈仁,病者猜鄙二理,交驰于病,为害者不少。由是言之,医者不可不慈仁,病者不可多猜鄙,如犯之则招祸。在医者当以救济为心,在病家务以精诚笃挚为念,各尽其极,乃治病求愈之大端也。
    

[卷下] 老人病不同治法
    常见年高疾患,将同少年混投汤药,妄行针灸,务欲速愈。殊不知老年之人,血气已衰,精神减耗,至于视听不至聪明,手足举动不随其志,身体劳倦,头目昏眩,宿疾时发,或秘或泄,或冷或热,皆老人之常也。勿紧用针药,急求痊愈,往往因此别致危殆。且攻病之药,或汗或吐,或解或利。缘衰老之人不同年少,年少者真气壮盛,虽汗吐转利,未致危殆。其老弱者汗之则阳气泄,吐之则胃气逆,下之则元气脱,立致不可救。此养老之大忌也。大率老人药饵,止用扶持,只可温平顺气,进食补虚,中和之剂,不可用市肆购买,他人惠送,未识方味者与之服饵,切须详审。若有宿疾时发,则随其疾状,用和平汤剂调顺,三朝五日,自然痊退,惟是调停饮食,随其食性变馔治之。此最为良法也。
    

[卷下] 治妇人病有不能尽法之弊
    治妇人疾,有不能尽圣人之法者。今富贵之家,居奥室之中,处帏幔之内,甚又以帛手臂,既不能行望色之神,又不能殚切脉之巧,四者有二缺焉。黄帝曰∶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形气相得,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夭不泽,谓之难已。又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若病患脉病不相应,既不得见其形,医者止据脉供药,其可得乎!如此言之,乌能尽其术哉!此医家之公患,世不能革,医者不得不尽理质问,以凭调治。病家见其所问烦逮,意其脉道不精,往往得药不服,似此甚多。扁鹊见齐侯之色,尚不肯信,况其不得见者乎,嗟哉!

[卷下] 妄庸议病
    世有病患亲朋故旧,交游来问疾者,其人曾不经一事,未读一方,自夸了了,谈说异端,或言是虚,或言是实,或云是风,或云是气。纷纷缪说,种种不同,使乱病患心意,不知孰是。迁延已久,时不待人,然致祸,各自走散。设有明医,识病深浅,探究方书,熟知本草,看病不尔,大误人事,何况妄议者乎!

[卷下] 古方无妄用
    鄱阳周顺,医有十全之功,云∶古方如《圣惠》、《千金》、《外台秘要》,所论病原脉症,及针灸法,皆不可废,然处方分剂,与今大异,不深究其旨者,谨勿妄用。有人得目疾,用古方治之,目遂突出。又有妇人因产病,用《外台秘要》坐导方,其后反得恶露之疾,终身不瘥。曾有士人得脚弱病,方书罗列,积药如山,而疾益甚。余今悉屏去,但用杉木为桶,盛水濯足,并令排樟脑于两股间,以脚绷系定,月余安健如初。南方多此疾,不可不知。顺固名医,语必不妄,故录于此。
    

[卷下] 草药不可妄用
    《甲志》云∶绍兴十九年三月,英川僧希HT,往州南三十里口扫塔,有客船自番禺至,舟中士人携一仆,病脚弱,不能行,舟师悯之曰∶吾有一药,治此病如神,饵之而瘥者,不可胜计。既赛庙毕,饮胙颇醉,乃入山求得,草渍酒,授病者,今天未明服之,如其言,药入口即呻吟云∶肠胃如刀割截痛。迟明而死。士人以咎舟师,舟师恚曰∶何有此!即取昨夕所余药,自渍酒服之,不超时亦死。盖此山多断肠草,人误食之辄死,舟师所取药,为根蔓所缠,醉不暇择,径投酒中,以此致祸。则知草药不可妄用也。
    

[卷下] 真菊野菊
    蜀人多种菊,以苗可以菜,花可以药,园圃悉能植之。今人多采野菊供药肆,颇有大误。真菊延龄,野菊杀人。如张华言∶黄精益寿,钩吻杀人。形类相似之误,有如此。
    

[卷下] 服饵忌羊血
    服饵之家,忌食羊血,虽服饵数十年,一食则前功尽丧,以其能解药力如此。
    

[卷下] 论妇人病有不同治法
    孙真人云∶宁医十男子,莫医一妇人。以嗜欲多于丈夫,故感病倍于男子。盖其慈恋爱憎,嫉忧患,染着坚牢,情不自抑,以此成疾,非外感六气,必内伤七情之所致也。七情之病不可医,诚以情想内结,自无而有,思虑过当,多致劳损。是以释氏称说酢梅,口中水出,想蹈悬崖,足心酸楚,大都如此。若非宽缓情意,改易心志,则虽金丹大药,亦不能已。盖病出于五内,无有已期,药力不可及也。法当令病者存想以摄心,抑情以养性。
    葛仙翁曰∶凡妇人病,兼治其忧恚,令宽其思虑,则疾无不愈矣。
    凡人在病中,百念灰冷,虽有富贵,欲享不能,反羡贫贱而健者。人能于平日无病时,作是想头,病从何来!及一切名利、得失、恩怨亦自淡然。
    


前一页 ◇ 服药忌食
后一页 ◇ 用药例丸散汤膏各有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