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单品杂治] 香油治验
    一中风不语。或痰厥气厥。忽然倒仆。不省人事。急用香油三。四两。入麝香末二三分搅匀。将病患之口。斡开灌下。通其关窍。即便苏醒。如无麝香。用生姜自然汁半盏同服亦可一中信石毒。或因气恼自服。急用香油灌之一碗余。或吐或行下即愈。若以酒调服者难救。其毒发散于周身也。
    一痈疽疖毒。并天泡杨梅等疮。用香油一斤。入水半钟煎炼。油耗白烟起。住火。以瓷瓶收贮。每早晚用熟油一钟。对好无灰酒一钟。温服。七日除根。
    一心疼噤了牙关。欲死者。隔年老葱白三五根。捣如泥。取汁。将病患口斡开。用茶匙送葱汁入喉中。用香油四两灌下。油不可少用。但得葱油下喉。其人即苏。少时将腹中所停虫积等物。化为黄水。从大小便出。微利为佳。永不再发。若葱干无汁。加水在内捣汁。
    一诸虫入耳。用香油灌之即出。
    一产后生肠不收。用香油炼熟。以盆盛候温。却令产妇坐油盆中。约一顿饭时。用皂角末少许。吹鼻中。即作嚏。立上。神效。
    一伤寒三五日。忽有黄。用生香油一盏。水半盏。鸡子白一枚。和之令匀。顿服之。
    一虫咬心痛。香油盐熬服一盏。
    一中菌毒。用香油一盏。入甘草不拘多少。煎一沸。勿令黑。冷服即解。
    

[卷十\单品杂治] 生姜治验
    一呕吐不止。用生姜一大块。切薄片。勿令折断。层层擦盐在内。用水湿苎麻布裹之。
    外用纸裹。水湿火煨。令纸干。取出苎麻布并纸。将生姜捣烂。和稀米汤呷服即止。北方无苎麻。
    用夏布亦可。
    一咳嗽连咳四五十声者。用连皮生姜自然汁一合。加白蜜二茶匙。同放茶钟内。顿滚温服。三四次即愈。
    一感冒风寒。发热头疼腹痛。用连皮生姜一大块。连根葱白七根。连壳核桃三枚。打碎细茶一撮。水三碗。煎热服。被盖出汗。
    一痔疮突出。疼痛不止。立坐不便。先用韭菜洗净。以沸汤煎于瓦木器内熏之。用手沃洗即愈。如未消。用生姜切薄片。放于痔上痛甚处。以熟艾作炷于上。灸三壮。黄水即出。自消若肛门上有两三个痔。三五日后。如前法。逐一灸之。屡效。
    一老人咳嗽喘息。烦热不下食。食即吐逆。腹胀满。生姜汁十五合。白砂糖四两。二味相和。微火温之。一二十漱即止。每度含半匙。渐渐下汁。
    一伤寒胸膈不宽。一切寒结热结。水结食结。痞结血结。痰结支结。大小结胸。痞气结者。
    俱用生姜捣烂如泥。去汁取渣。炒热绢包。渐渐揉熨心胸胁下。其满痛豁然自愈。如姜渣冷再入姜汁。再炒再熨。热结不用炒。
    

[卷十\单品杂治] 葱白治验
    (神效葱熨法)一虚怯人肢。体患肿块。或作痛。或不痛。或风袭于经络。肢体疼痛。或四肢筋挛骨痛而又治流注。并跌扑损伤肿痛。用葱头细切捣烂。炒热敷患处。冷则易之。再熨肿处。即已。
    此外补阳气。而逐散壅滞之法也。
    一刀斧伤破。血流不止。痛苦难禁。急将葱白捣烂。炒热敷伤处。痛与血随止。葱冷再三易。遂不复痛。
    一小便不通。小腹胀满。不急治。即杀人。急用连根葱白一斤。捣烂炒热。以帛裹。分作两处。更替熨脐下。即通。加些麝香在内。
    一妇人胎漏。时时下血。用葱白一把。浓煎汁饮之。
    一妇人吹乳乳痈。肿痛不可忍。用连根葱捣烂。铺乳患处。上用瓦罐盛火。盖在葱上。
    一时蒸热。汗出立愈。
    一白虎风。走注痛痒。用三年陈酽醋二碗。葱白一斤。煮一沸滤出。布帛热裹。当患处熨之。
    一切肿疮。无名肿毒。以葱白共蜜捣如泥。贴患处立愈。
    一人因伤其拇指。并爪甲劈裂。索金创药裹之。其痛不止。急取葱白入糠灰火煨蒸热。
    剥皮劈开。其间有涕。取搽损处。
    仍多煨。取继续易热者。凡三易之。立愈。又一人因误截去一指。亦用此法。则血止痛消。亦不溃。良方也。
    

[卷十\单品杂治] 萝卜治验
    一酒疾大便下血。旬日不止。用生萝卜拣稍大圆实者二十枚。青叶寸余及下根。用瓷瓶取井水煮。令十分熟烂。姜米淡醋。空心任意食之。立止。用银器。重汤煮之尤佳。
    一腹内初有积聚。服此利下如鹅卵大。即愈。用萝卜切如面条半盏。熟香油半盏。一处同炒黄色。入水二盏。煎至一盏。连萝卜空心温服。通后。以米饮养二三日。
    一吐血并衄血。用萝卜捣汁一钟。入盐少许。服之立止。或以萝卜汁藕汁同饮。及滴入鼻中亦妙。
    一牙宣出血。用白萝卜一碗。加盐一钱。不时漱口。即止。
    一疥疮搔痒不止。用萝卜一个。内剜取一孔。纳硫黄。不拘多少。仍塞口。灰火中烧成汁。取出捣研。再加猪油同捣。外加硫黄银朱各少许。搽疥效。
    一声音不出。用萝卜三个切片。入皂角一挺。去皮子。水一碗。煎至半碗以下。服之。
    不过三服。能语声出。
    

[卷十\单品杂治] 大蒜治验
    一蜈蚣咬伤。痛不止。用独蒜擦螫处。痛立止。
    一切无名肿痛恶毒。发背痈疽。用蒜掐断。擦患处立消。
    一痢疾用古墓中锻石。大蒜捣为丸。如梧子大。米汤送下。
    一心痛。五月五日午时。取独蒜五个。捣如泥。入黄丹三两为丸。鸡头子大。晒干。醋磨一丸服之。
    一蒜味辛热。为阳中之物。令人气实闷乱而自吐。若蛇虫蛊瘕。尤为宜之。褚澄以蒜一升。吐李道念之鸡雏。齐谐记云。
    郭坦之儿。食蒜一畦。吐消食笼于顷刻。蒜之妙用如此。
    一治小儿白秃疮。凡头上团团然白色。以蒜揩白处。早朝使之。
    一治关格胀满。大小便不通。用独头大蒜。烧熟去皮。棉裹纳下部。气立通。又治腹满不能服药。以此导之。冷则易之。立效。
    

[卷十\单品杂治] 苦参治验
    一时疫热病。狂言心躁。结胸垂死。苦参切片微炒。每服五钱。水煎温服。连进数服。
    有汗无汗即瘥。达斋以酒炒热服。
    一伤寒四五日。头痛壮热。胸中烦痛。苦参五两。乌梅二十个。锉片。水二升。煎一升分服。
    一伤寒三四日已呕吐。更宜吐之。苦参为末。每服二钱。酒调服。得吐立瘥。
    一天行时病。四五日结胸满痛。身体壮热。苦参一两锉。以醋二升。煮取一升二合。尽饮。食当吐。即愈。天行毒病。非苦参醋药不解。用温覆取汗愈。
    一狂邪发恶。或披头大叫欲杀人。不避水火。苦参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汤送下。
    一遍身风热细疹。痒痛不可忍。连胸膛脐腹。及近阴处皆然。痰涎亦多。夜不能卧。
    苦参(一两)皂角(二两)水一升。揉滤取汁。银石器熬成膏。和苦参末为丸。如梧子大。食后。温水送下二十丸至三十丸。次日便愈。
    一疮疥。盖能杀虫。苦参炒烟出为末。米饮下。
    一发背痔疮疼痛。疥癞瘙痒。苦参炒为末。水丸。每服三钱。酒送下。
    一杨梅棉花等疮。苦参生捣汁饮之。有效。
    一肠风泻血。并血痢热痢。苦参炒带烟出为末。米饮下。
    一方。炒焦为末。水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下。
    一发黄谷疸。食劳。头旋。恶心。怫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劳疸者因劳为名谷疸者因食而得)苦参(三两)龙胆草(一合)为末。牛胆丸如梧子大。生大麦汤下五丸。日进三服。劳疸。加栀子仁三七个。
    一治卒心痛。又治饮食中毒。鱼肉菜等。取吐愈。
    苦参三两。好酒一升半。煮八分。分二次热服。
    一治酒鼻。
    苦参(四两)当归(二两)为末。酒糊丸。茶下。
    一治心肺积热。肾脏风毒。攻于皮肤。时生疥癞。瘙痒难忍。时有黄水。及生大风。手足烂坏。眉毛脱落。一切风疾并治。
    苦参(四两)荆芥(一两)为末。水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茶送下。
    一治杨梅疠风等疮。能治内热。消疮毒。补心养气。苦参半斤洗净。锉碎。分作二处。
    将绢袋兜浸酒一坛。春冬浸一月。秋夏浸十日后。早晚间服。大治疮科之圣药。平居无病服此药能消一切风毒。理脾胃。常服。每坛用半斤。有疮。用一斤。每坛用酒十五壶。
    一苦参汤齐大夫病龋齿。仓公为之作苦参汤。日漱三升。五六日病愈。盖取其苦能安齿蠹。寒能去风热也。后人无风蠹。有用苦参汤洁齿。久而病腰重。降多故也。
    


前一页 ◇ 食盐治验
后一页 ◇ 百草霜治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