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外科诸症] 折伤
    夫折扑坠堕。皮不破而内损者。必有瘀血。若金石伤。皮破血出。或致亡血过多。二者不可同法而治。有瘀者。宜攻利之。若亡血者。兼补行之。或察其所伤。有轻重上下浅深之异。
    经络气血多少之殊。惟宜先逐瘀血。通经络。和血止痛。后调气养血。补益胃气。无不效也大凡伤损不问壮弱。及有无瘀血停积。俱宜服热童便。以酒佐之。推陈致新。其功甚大一论跌伤骨折。用药一厘。黄酒调下。如重车行十里之候。其骨接之有声。初跌之时。
    整理如旧对住。绵衣盖之。勿令见风。方服药。休移动。端午日制。
    
    一厘金
    大梁孙都督秘传神效。
    木鳖(一个新瓦上焙干)巴豆(一个去壳)半夏(一个生用)乳香(五分)没药(五分)自然铜(火七次水淬七次用些须)上为细末。每服一厘。好酒送下。不可多用。多则行瘀太过。反伤正矣。
    一被打伤重。恶血攻心。或木石压死。并跌KT伤。从高坠下。跌死气绝。不能言语。取药末便急劈开口。以热童便灌下。
    一方。用苎麻烧灰。调酒服。
    一凡跌伤打伤。肿痛不可忍者。以生葱捣烂。热罨之。甚妙。
    一伤肢折臂者。即将折处凑上定。用好酒一碗。旋热。将雄鸡一只。刺血在内搅匀。
    乘热饮之。仍将连根葱捣烂。炒热敷上。包缚。冷再换。亦治刀刃伤痛。与血不止。
    一折伤。先用止痛法。白矾为末。每用一匕。沸汤一碗化之。以帕蘸。热熨伤处。少时痛止。然后排整筋骨。贴药。
    一治伤损痛。红肿。属热毒者。并接断。
    
    济阴丹
    天花粉(三两)姜黄白芷赤芍药(各一两)上为末。浓茶调搽患处。
    一治跌打伤损骨。先用手扯伸。后用小奶鸡一二只。捣烂搽上。外用杉木板夹之。次日再换。取效如神。
    一论打扑伤损至重。大小便不通。瘀血不散。肚胀膨胀。上攻心腹。闷气至死者。此药逐下瘀血。方可服补损药。
    
    大成汤
    大黄(二钱)芒硝(二钱)枳壳(二钱)浓朴(一钱)当归(一钱)桃仁(一钱)苏木(一钱)红花(五分)木通(一钱)甘草(少许)上锉。水煎温服。
    一论从高坠下。恶血流于胁下。痛不可忍。
    
    复元汤
    柴胡(五钱)当归(六钱)穿山甲(土炒二钱)桃仁(去皮五十个)红花(二钱)栝蒌仁(二钱)大黄(酒浸一两)甘草(二钱)上锉一剂。水二盏。酒一盏。煎八分。温服。以利为度。
    一论坠堕挫闪。气血凝滞。攻刺腰痛。
    
    羌活桃仁汤
    羌活苍术(米泔浸)当归尾玄胡索桃仁(去皮)红花牛膝(去芦)苏木(酒炒)破故纸(炒)小茴香(酒炒)乳香官桂上锉一剂。半水半酒煎服。
    一治跌扑伤损。
    真牛胶(一两)干冬瓜皮(一两)上二味锉碎。入锅内同炒焦枯。存性为末。每服五钱。好酒一杯调。热服。后仍饮热酒二三盏。浓盖得微汗。痛即止。一宿接完如初。极效。
    一论跌扑所伤。为敷凉药。或人元气虚寒。肿不消散。或不溃敛。及痰毒坚硬不痛。肉色不变。久而不溃。溃而不敛。或筋挛骨节一切冷症并治。
    
    回阳玉龙膏
    草乌(一钱炒)南星(一两炒)干姜(一两炒)白芷(一两)赤芍(一两炒)肉桂(五钱)上为末。葱汤调搽。热酒亦可。
    一治跌扑伤损。蟹二只。连壳捣烂。好酒二碗煎。去渣服。渣敷患处。
    一治打扑青肿疼痛。用青果核磨水。频扫患处。其青肿立退。
    一论打扑跌损伤。牙咬刀伤出血。诸般毒肿。出脓后。肌肉不生。痛不止者。
    
    止血定痛生肌散
    乳香(三钱)没药(三钱)血竭(二钱)黄丹(飞过五钱)白芷(二钱五分)龙骨(火三钱)软石膏(炒去火毒一两)朝脑(少许)上为细末。瓷器盛。每以掺患处。血止痛定肌生。
    一治伤损等症。失血过多。或因克伐。气血耗损。恶寒发热。烦躁作渴。
    
    八珍汤
    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各一钱)甘草(炙五分)上锉。姜、枣水煎服。
    一治被人打伤筋骨。跌扑伤。气血虚弱。宜服万病无忧酒。(方见补益)一治打扑损伤。落马坠车。一切疼痛。
    
    乳香定痛散
    乳香没药川芎白芷赤芍(各一两)生地黄牡丹皮(各二两)甘草(五钱)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并童便调下。
    一治风损如神膏。谢医风传。
    用生姜、葱白二汁。好醋各一碗。下黄丹半斤同熬。又下香油四两。再入桐油四两。熬至滴水成珠不散。下黄丹一两。再熬成膏。入麝香五分。贴风损如神。
    

[卷九·外科诸症] 破伤风
    夫破伤风者。有因卒暴伤损。风袭其间。传播经络。致使寒热更作。身体反张。口噤不开甚者邪气入脏。有因诸疮不瘥。荣卫虚弱。肌肉不生。疮眼不合。风邪亦能外入于疮。为破伤风之候。有诸疮不瘥。举世皆言蕲艾为上。是谓热疮。而不知火热客毒。逐经诸变。不可胜数。微则发热。甚则生风搐。或角弓反张。口噤目斜。亦有破伤风不灸而病者。因疮着白痂。疮口闭塞。气壅于阳。故热易为郁结。热则生风也。古方药论甚少。以此疾与中风同论。故不另立条目。惟河间论病同伤寒症治。通于表里。分别阴阳。有在表。有在里。有在半表半里者。在表宜汗。在里宜下。在表里之间。宜和解。不可过其治也。故表脉浮而无力者太阳也。脉长而有力者阳明也。脉浮而弦小者少阳也。若明此三法。而施治不中者鲜矣。但中风之人。尚可淹延岁月。而破伤风。始虽在表。随即转里。多致不救。大抵内气虚弱。而有郁热者得之。若内气壮实。而无郁热者。虽伤而无害也。
    一论破伤风。邪初在表者。急服此药以解之。稍迟则邪入于里。与此药不相合矣。
    
    羌活防风汤
    羌活防风本川芎白芍当归地榆细辛甘草(各一钱)上剂。水煎。热服。
    一论破伤风。在半表半里。急服此汤。稍缓邪入于里。不可用矣。
    
    和解汤
    羌活防风川芎菊花麻黄石膏前胡黄芩细辛枳壳白茯苓蔓荆子甘草(各五分)薄荷白芷(各二钱半)上剂。水煎。热服。
    一论破伤风。邪传入里。见舌强口噤。项背反张。筋惕搐搦。痰涎壅塞。胸腹满闷。便溺闭赤。时或汗出。脉洪数而弦也。宜导之。
    
    通里汤
    川芎羌活黄芩大黄(各二钱)上锉。水煎温服。脏腑通和为贵。
    一论风伤肾而腰痛者。或左右痛无常处。牵引两足。宜用五积散。加防风全蝎三个。(方见中寒)一论破伤风。及金刃伤。打扑伤损。并癫狗咬伤。定能定痛生肌。
    
    五真散
    天南星(为防风所制服之不麻)防风上各等分。为细末。破伤风以药敷口。然后以温酒调下一钱。如牙关紧急。角弓反张。
    用药二钱。童便调下。打伤欲死。但心头微温。以童便灌下二钱。并进二服。癫狗咬破。先口噙药水洗净。用棉拭干贴药。更不再发。无脓。大效。
    一治。破伤风。初觉有风。急取热粪堆内蛴螬虫二三个。用手捏住。待虫口中吐出水。
    就抹破处。身穿稍浓衣裳。待少时疮口觉麻。两胁微汗出。立效。如风紧急。速取此虫三五个剪去尾。肚内黄水自出。涂疮口。再滴些少热酒饮之。汗出立效。烂草房上。亦有此虫。
    一治破伤风五七日未愈。已至角弓反张。牙关紧急。服之神效。
    蝉蜕(去头及足净五钱)上为末。用好酒一碗煎滚。服之立苏。
    一治破伤风。
    
    夺命丹
    川乌(火煨去黑皮一两)雄黄(一钱)上为末。葱汁为丸。如莲子大。每服一丸。用葱叶一片。将药裹内。火微烧。嚼烂。黄酒下。衣盖汗出立愈。
    灸法治破伤风。及疯犬咬伤。(方见灸法)一治破伤风牙关紧急。
    
    立效散
    雄黄香白芷上各等分。好酒煎服。如牙关紧者。灌之即活。
    


前一页 ◇ 杖疮
后一页 ◇ 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