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痘疮] 神断秘诀
    细嫩无分地。粘连一片红。七朝虚痒塌。干燥定无脓。皮肤无光亮。胸前不空闲。身满红紫泡。九日测死期。痘肿皮不肿。眼开口又开。阴阳俱无缝。六日一场空。满面皆稠密。仔细看阴阳。天庭浆不足。此儿必有伤。头身色不润。脓绿臭难当。此般脾气绝。不久命须亡。
    初起疮贴肉。起后肉难通。寒热不分别。痒塌七朝中。见点如肝样。焦枯黑陷伤。心肾二经绝。此痘火中央。头面方见大。顷刻又尖长。此般形像见。不羡有奇方。十四痂堪落。依然干燥脓。沉沉睡不食。延日不能生。目中光射斗。手足乱摇摇。若逢有此疾。不日命须倾。
    五经穴痘上。斜视肿不分。纵然与解毒。迟日一场空。舌尖上见黑。心经克肺经。皮红胭脂样。半月此儿亡。目白睛红赤。唇红痘三般。黄浆胃先烂。焦裂饮茶终。初见云中月。云中隐隐丹。两朝三日后。儿命不可挽。脓黄色不活。干极脚摊红。牙疳泻不食。半月命须终。
    脐凸四肢浮。睛黄赤鼻头。类般颜色异。十五命难留。仔细看身疔。咽喉前后心。阴阳并脑后。唇舌项阴生。十四痂该落。脓疮食不进。无神死蛇臭。儿命必身。见点如肝样。针苗接一连。干红主绝水。十命九难延。目定神昏热。喉痰膝下冰。饮汤并下泻。顷刻命难存。
    舌上浮血点。喉疮咽不清。皮红痘不起。心经克肺经。如神真妙诀。学人要精明。
    

[卷八\痘疮] 预解胎毒免痘
    一论婴儿初生。脐带脱落后。取置新瓦上。用炭火四周烧至烟将尽。置地土上。用瓦盏之类盖之。存性为末。预将朱砂透明者。为极细末。水飞过。脐带若有五分重。朱砂用二分五厘。
    生地黄、当归身。煎浓汁一二蚬壳。调和前二味。抹儿口上间。及乳母乳头上。一日之内令吮尽。次日大便遗下秽污浊垢之物。终身永无痘疹及诸疾。生一子得一子。十分妙法也。
    一论小儿未出痘疹者。每遇交春分秋分时服一丸。其痘毒能渐消化。若只服一二次者。
    亦得减少。其毒尽渐化。必保无虞。
    
    神效消毒保婴丹
    缠豆藤(一两五钱其藤八月间收取毛豆梗上缠绕细红丝者是采阴干妙在此药为主)黑豆(三十粒)赤豆(七十粒)山楂肉(一两)升麻(七钱五分)荆芥(五钱)防风(五钱)生地黄(一两)川独活(五钱)甘草(五钱)当归(酒洗五钱)赤芍(五钱)连翘(七钱五分)黄连(五钱)桔梗(五钱)辰砂(水飞另研一两)丝瓜(两条长五寸隔年岁经过霜露者方妙烧存性)上为极细末和匀。净砂糖拌。丸李核大。每服一丸。浓煎甘草汤化下。
    
    全生保安散
    麻黄羌活防风升麻生地黄黄柏(酒浸各五分)川芎本干葛苍术黄芩(酒浸)茯苓柴胡(各三分)红花细辛苏木白术陈皮(各二分)甘草归身黄连(各三分)连翘吴茱萸(各五分)上锉一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日。水煎。露一宿。次早温服。如一年之内。根据时服此四服。神效。永不出痘。
    
    涤秽免痘汤
    大尹王天中传自上方异人。
    十月经霜后。取楝树子一升。收贮到正月初。将楝子入锅内。用水煮汤。待温。洗儿全身。永不出痘。真仙方也。
    

[卷八\痘疮] 乡邻出痘预防禁方
    一凡乡邻如有时行痘疹。可以预防。宜节其饮食。谨其起居。加减衣服。预其药饵。亦制节谨度。顺养生道也。
    
    麻油擦法
    用麻油每夜临卧时。以手中三指。蘸油擦儿头额项腰背。两手腕。两足腕。然后睡。即可以使轻。此亦畅达流通。升脱凝滞之义也。
    
    三豆汤
    大黑豆、赤小豆、绿豆各一盏。甘草一两细切。每日用四味。瓦罐煨烂熟。连豆带汤。
    与儿食之。黑豆解肾经之毒。制相火也。赤小豆解心经之毒。制君火也。绿豆解阳明经之毒。制胃火也。用豆者。又以形治。以类从也。易简而便里。早治以便童稚。其为神巧矣乎。
    
    永不出痘二五散
    贾兰峰传。
    用有雄鸡蛋七枚。内取一枚。开一孔。去清黄净。装入鲜明好朱砂四钱九分。其孔以纸糊。
    用鸡抱出鸡雏。将朱砂采日精月华。各七日夜。收贮听用。再用起头结丝瓜一个。候老成种干烧灰存性为末,每服朱砂丝瓜灰五分。为细末。蜂蜜水调服。服过三次。永不出痘疹。
    邻家出痘。尤宜服之。
    
    油饮子
    若遇痘疹行时。左右邻家有出者。可预服之。
    用真香油一斤煎熟。逐日与儿饮尽。永不出痘。
    

[卷八\痘疮] 看耳后筋纹断法
    凡耳后筋纹。似水红色为上。杏红色次之。大红色宜退火。紫黑青色皆不治。又须条匀直上耳尖。而无分枝者为上。若分枝缠绕者。虽淡红亦凶。其或过发际者。多不可救。
    

[卷八\痘疮] 纸捻照法
    用学书竹纸。或烧钱草纸。烘干作捻子。如小指大。蘸香油于灯上。往来熏炙。令纸条无泡不爆。又饱蘸油又熏炙。令油无泡。即点捻子。将患者房内窗门。闭令黑暗。有光处以衣蔽之。看左右颧。有何色点。中庭有何色点。观两颧。宜以捻子在两耳边。及鼻边平照。观中庭。宜以捻子在两目角平照。看其皮中。历历可指。是赤是紫。是块是点。昭然明白。若是疹。则浮于皮外。肉内无根。若是痘疹。根在肉内极深。若以捻子当颧及中庭正照。则黯而不见。捻子有灰暗。即掐去令明。如此照之。病情在内。可以预见。若日间以天日光观之。则不见矣

[卷八\痘疮] 初起发热治法
    一论发热之初。急宜表汗。使脏腑胎毒。及外感不正之气。憎寒壮热。头疼腰痛。腹胀。
    或喘嗽痰涎。鼻流清涕。或因惊恐跌KT。而发搐搦。角弓反张。上宫天吊。一切内外所感。
    尽从汗出则痘出自然稀少。但热甚者。其毒亦甚。热微者其毒亦微。然表药必在红点未见之前。可服。
    
    败毒散
    升麻干葛紫苏川芎羌活荆芥前胡薄荷桔梗(去芦)枳壳牛蒡子蝉蜕山楂肉地骨皮甘草防风上锉。生姜一片。水煎。临卧服。加葱白汁五匙。热服。一方。无干葛。加紫草。如热甚。加柴胡、黄芩。冬月。加麻黄。暑月。加香薷。泻。加茯苓、泽泻。
    一论小儿痘疮。才觉发热者。服之胀出。见苗者。服之出稀。陷伏者。服之起胀。妙不可言。
    
    神效复生丸
    方伯王如水传。
    当归身川芎升麻干葛白芍人参黄甘草辰砂(各一两二钱)紫草茸(一两)上为末。糯米粽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河水煎滚。入黄酒少许送下。
    一论痘初发热。一服即轻。百发百中。
    
    预服万灵丹
    紫草茸(一两)山豆根(五钱)升麻(小者)葛根蝉蜕(浮者)僵蚕(炒去丝)白附子连翘(去心各一钱)全蝎(去毒十个)生甘草(五分)雄黄(一钱五分)麝香(一钱)蟾酥(一钱好酒炖化如蜜)上十二味为末。用蟾酥丸如皂子大。每服一丸。紫草汤下。
    一论痘疮初出。先用此药涂面。若用之早。则痘疹不生于面。用之迟。虽出亦稀少。
    
    玉颜膏
    黄柏(去皮一两)绿豆粉(四两)生甘草(四两)红花(二两)上为极细末。香油调成膏。从耳前眼唇面上并涂之。日三五度。
    


前一页 ◇ 痘症辨疑赋
后一页 ◇ 出痘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