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客忤第四] 一物猪蹄散
    治小儿寒热及赤气中人方。
    取猪后足悬蹄,烧末捣筛,以饮乳汁一撮,立效治少小猝中客忤,不知人者方∶取热马屎一丸,绞取汁饮儿,下咽便愈。亦治中客忤而KT啼,面青腹强者。
    

[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客忤第四] 一物马通浴汤
    治少小中忤方。
    马通三升,烧令烟绝,以酒一斗煮三沸去滓,浴儿即愈。
    

[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客忤第四] 一物猪通浴汤
    治小儿中人忤,KT啼面青腹强者方。
    猪通二升,以热汤灌之,适寒温浴儿。
    治少小客忤,二物黄土涂头方∶取灶中黄土、蚯蚓屎等分捣,合水和如鸡子黄大,涂儿头上及五心,良。一方云用鸡子清和如泥。
    治小儿卒客忤方∶铜镜鼻烧令赤,着少许酒中,大儿饮之,小儿不能饮者含与之,即愈。
    治小儿中马客忤而吐不止者方∶灸手心主间使大都隐白三阴交各三壮,可用粉丸如豉法,并用唾,唾而咒之,咒法如下。
    咒客忤法∶咒曰∶摩家公,摩家母,摩家子儿苦客忤,从我始,扁鹊虽良不如善唾。良咒讫,弃丸道中。
    又法∶取一刀横着灶上,解儿衣,发其心腹讫,取刀持向儿咒之唾,辄以刀向心腹,啡啡曰(音非出唾貌),煌煌日,出东方,背阴向阳,葛公葛公,不知何公,子来不视,去罔顾,过与生人忤,梁上尘,天之神,户下土,鬼所经,大刀环犀对灶君。二七唾客愈。儿惊唾啡啡如此。二七啡啡,每唾以刀拟之咒,当三遍乃毕,用豉丸如上法,五六遍讫,取此丸破视其中有毛,弃丸道中,客忤即愈矣。
    小儿魃法∶论曰∶凡小儿有魃病者,是妇人怀娠,有恶神导其腹中胎,妒嫉他小儿令病也。魃者,小鬼也(音奇),妊娠妇人不必悉招魃魅,人时有此耳。魃之为疾,喜微微下痢,寒热或有去来,毫毛鬓发KT不悦,是其证也,宜服龙胆汤。凡妇人先有小儿未能行,而母又孕,使儿饮此乳,亦作也,令儿黄瘦骨立,发落壮热,是其证也。
    治魃方∶炙伏翼,熟咀哺之。
    又方烧伏翼末,饮服之。
    又方以水二升煮蓄、冬瓜各四两,取浴之。
    

[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客忤第四] 白藓皮汤
    治少小客魃挟实方。
    白藓皮大黄甘草(各一两)芍药茯苓细辛桂心(各十八铢)上七味咀,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分三服。
    小儿夜啼∶

[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客忤第四] 龙角丸
    治小儿五惊夜啼方(崔氏名五惊丸)。
    龙角(六铢)牡蛎(一作牡丹)川大黄(各九铢)黄芩(半两)蚱蝉(二枚)牛黄(如小豆五枚)上六味末,蜜丸如麻子,蓐里儿服二丸,随儿大小增减。
    

[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客忤第四] 川芎散
    治小儿夜啼,至明即安寐方。
    川芎白术防己(各半两)上三味治下筛,以乳和与儿服之,量多少,又以儿母手掩脐中,亦以摩儿头及脊,验。
    二十日儿未能服散者,以乳汁和之,服如麻子一丸。儿大能服药者,以意斟酌之。
    

[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客忤第四] 一物前胡丸
    治少小夜啼方。
    前胡随多少捣末,蜜和丸如大豆,服一丸,日三,稍加至五六丸,以瘥为度。
    

[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客忤第四] 千金汤
    治小儿暴惊啼绝死,或有人从外来,邪气所逐,令儿得疾,众医不治方。
    川椒左顾牡蛎(各六铢碎)上二味以醋浆水一升,煮取五合,每服一合。
    又方伏龙肝交道中土(各一把)上二味治下筛,水和少许饮之。
    又方取马骨烧灰,敷乳上饮,儿啼即止。治小儿夜啼不已,医所不治者方∶取野狼屎中骨,烧灰为末,水服如黍米粒大二枚,即定。
    又方烧皮三寸灰,着乳头饮之。
    治小儿惊啼方∶取鸡屎白熬末,以乳服之,佳。
    又方酒服乱发灰,良。
    又方以妊娠时食饮偏有所思者物,哺儿则愈。
    

[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 伤寒第五
    (论一首方三十首灸法一首)论曰∶夫小儿未能冒涉霜雪,乃不病伤寒也,大人解脱之久,伤于寒冷,则不论耳,然天行非节之气,其亦得之,有时行疾疫之年,小儿出腹,但患斑者也,治其时行节度,故如大人法,但用药,分剂少异,药小冷耳。
    

[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伤寒第五] 麦门冬汤
    治小儿未满百日伤寒,鼻衄身热呕逆方。
    麦门冬(十八铢)石膏寒水石甘草(各半两)桂心(八铢)上五味咀,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每服一合,日三。
    

[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伤寒第五] 芍药四物解肌汤
    治少小伤寒方。
    芍药黄芩升麻葛根(各半两)上四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九合,去滓,分五服,期岁以上,分三服。
    

[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伤寒第五] 麻黄汤
    治少小伤寒,发热咳嗽,头面热者方。
    麻黄生姜黄芩(各一两)甘草桂心石膏芍药(各半两)杏仁(十枚)上八味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二服,儿若小以意减之。
    治小儿伤寒方∶葛根汁淡竹沥(各六合)上二味相和,二三岁儿分三服,百日儿斟酌服之,不宜生,煮服佳。
    治小儿时气方∶桃叶三两捣,以水五升,煮十沸,取汁,日五六遍淋之,若复发,烧雄鼠屎二枚,烧水调服之。
    

[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伤寒第五] 五味子汤
    治小儿伤寒,病久不除,瘥后复剧,瘦瘠骨立方。
    五味子(十铢)麦门冬黄连黄芩大黄前胡(各六铢)芒硝(五铢)石膏(一两)上十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服二合,得下便止,计大小增减之。
    

[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伤寒第五] 莽草浴汤
    治少小伤寒方。
    莽草(半斤)牡蛎(四两)雷丸(三十枚)大黄(一两)蛇床子(一升)上五味咀以水三斗,煮取斗半,适寒温以浴儿,避眼及阴。
    又方治小儿猝寒热,不佳,不能服药方。
    莽草丹参桂心(各三两)菖蒲(半斤)雷丸(一升)蛇床子(二两)上六味咀以水二斗,煮三五沸,适寒温以浴儿,避眼及阴。
    

[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伤寒第五] 雷丸浴汤
    治小儿忽寒热方。
    雷丸(二十枚)大黄(四两)黄芩(一两)苦参石膏(各三两)丹参(二两)上六味咀,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半浴儿,避眼及阴,浴讫以粉粉之,勿浓衣,一宿复浴。
    

[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伤寒第五] 李叶浴汤
    治少小身热方。
    李叶随多少,咀,以水煮,去滓,浴儿,良。
    

[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伤寒第五] 柳枝浴汤
    治小儿生一月至五月,乍寒乍热方。
    柳枝细切,煮取汁洗儿,若渴,绞冬瓜汁服之。
    

[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伤寒第五] 青木香浴汤
    治小儿壮热羸瘠方。
    青木香(四两)麻子仁竹叶(各一升)虎骨(五两)白芷(三两)上五味咀,以水二斗,煮取一斗,稍稍浴儿。
    

[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伤寒第五] 十二物寒水石散
    治少小身体壮热,不能服药方。
    寒水石芒硝滑石石膏赤石脂青木香大黄甘草黄芩防风川芎麻黄根上各等分,合治下筛,以粉一升,药屑三合相和,复以筛筛之,以粉儿身,日三。
    

[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伤寒第五] 李根汤
    治小儿暴有热,得之二三日者方。
    李根桂心芒硝(各十八铢)麦门冬甘草(各一两)上五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五服。
    

[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伤寒第五] 升麻汤
    治小儿伤寒,变热毒病,身热面赤,口燥,心腹坚急,大小便不利,或口疮者,或因壮热,便四肢挛掣惊,乃成痫疾,时发时醒,醒后身热如火者,悉主之方。
    升麻白薇麻黄葳蕤柴胡甘草(各半两)黄芩(一两)朴硝大黄钩藤(各六铢)上十味咀,以水三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一升。儿生三十日至六十日,一服二合;六十日至百日,一服二合半;百日至二百日,一服三合。
    

[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伤寒第五] 大黄汤
    治小儿肉中挟宿热,瘦瘠,热进退休作无时方。
    大黄甘草芒硝(各半两)桂心(八铢)石膏(一两)大枣(五枚)上六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每服二合。
    又方治小儿腹大短气,热有进退,食不安谷为不化方。
    大黄黄芩甘草麦门冬芒硝(各半两)石膏(一两)桂心(八铢)上七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期岁以下小儿作五服。
    


前一页 ◇ 客忤第四
后一页 ◇ 蜀漆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