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思血之为物也。和调于五脏。洒成于六腑。其色属火。其形类水。内主于心。外行于营。循环上下。灌溉周流。以应度数。以奉生身。故经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若乃将息失宜。嗜欲过度。外感六淫之邪。内动五脏之志。营卫不调。脏腑相胜。有过不及。病斯见焉。彼谓诸见血皆热证者。是知其属火。而不知其类水。知其太过。而不知其不及也。析而论之。则出于九窍。曰九窍出血。出于小便曰尿血。曰血淋。出于大便。 曰肠风。曰血痔。从鼻出曰鼻衄。从舌出曰舌衄。从齿龈出曰齿衄。从汗孔出曰肌衄。因呕而出曰呕血。因吐而出曰吐血。因咯而出曰咯血。因唾而出曰唾血。因咳而出曰咳血。因嗽而出曰嗽血。凡诸血证。所出不同。所因亦异。而况有殴伤出血。跌仆出血者乎。况有月事逆行。伤寒误汗者乎。他如外科之疮疡出血。 女科之崩漏夺血。以及胎前产后。半产下痢。亦指不胜屈矣。故内经谓诸血皆属于心则可。丹溪谓诸见血皆热证。则断断不可。且就血而论其形色。亦有可辨。如诸书谓精壮者。血轮多。故色浓而赤。虚弱者。血轮少。故色淡而稀。阳证溢出鲜血。阴证下如豚肝。新血鲜红。旧血瘀黑。色之鲜紫浓浓者。为气盛。色之晦暗无光者。为气衰。风证色青。寒证色暗。暑证色赤。湿证色如烟煤屋漏。便血浅褐色者已重。深褐色者尤重。褐色变黑者极重。吐血带痰沫及粉红色者属于肺。正赤如朱漆光泽者。属于心包络。鲜紫浓浓者属于脾。青紫稠浓。或带血缕。或有结块者属于肝。咯吐稀痰。中杂如珠。血无几。色不鲜者属于肾。成盘成盏。 多兼水谷痰涎者属于胃。若从大便出者。多属大小肠。从小便出者。多属膀胱肾。此皆因形色而分也。其出于五官四体。又当因经络而分焉。故经曰。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 则后血。凡血证。阳证则身热多渴。阴证则身冷不渴。有潮热者重。无潮热者轻。上行多逆。下行多顺。若吐出便凝。摸之不粘指者。为守脏之血。口鼻俱出如涌泉者。为心肺脉破。则皆不可治也。然予犹有说焉。如吐血先鲜红而后凝紫。先多而后少。先疾而后徐者。其势渐减。先凝紫而后鲜红。先少而后多。先徐而后疾者。其势渐增。亦皆可以相参也。若夫因气色而病异。因脉证而病异。又当合四诊而观之。此特粗举隅焉。以明诸见血。非皆热证也。丹溪谓知其要者。可一言而终。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何也。不知其要。斯害也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