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谓形容气色脉病声音。有时相应。有时不相应。非相应者可凭。而不相应者不可凭也。盖有常焉。有变焉。因常可识其同。因变可知其异。故四诊分观。则各有所当。四诊合论。亦皆有可凭。自其同者言之。诊不变。治亦不变。自其异者言之。诊无常。治亦无常。然而常变不离五行。异同难逾四诊。参而伍之。错而综之。 虽虚实不齐。脏腑相胜。而生克可推。吉凶可断焉。试先以气色声音。合而参之。如肝色青。其声呼。其音角。 心色赤。其声笑。其音征。脾色黄。其声歌。其音宫。肺色白。其声哭。其音商。肾色黑。其声呻。其音羽。有是气色。 有是声音。此为相应。若见其气色。而不闻其声音。或闻其声音。而不见其气色。则五脏有盛衰。五行有生克矣。假令望见青之气色。而不闻角之声音。反得心之声音者。木生火也。得肾之声音者。水生木也。此相生之谓也。得脾之声音者。木克土也。得肺之声音者。金克木也。此相克之谓也。五色五音。皆可比例以相参也。然气色有微甚。声音有盛衰。病症有虚实。又当因诊以通其变矣。要之相生者顺。相克者逆。气色克声音者。其死速。声音克气色者。其死迟。气色生声音者。其愈速。声音生气色者。其愈迟。声色相应。而无过不及者。平人也。声色相应。而有过不及者。病患也。腑病多相生。脏病多相克。太过者病在腑。不及者病在脏。脏腑相乘。可由是而推也。此气色声音合参之旨也。至若病之定名。症之定候。其中又各有形容。各有宜忌。惟精于病症诸书。熟于疗治诸法。识其常。通其变。胸有成竹。目无全牛。庶可迎刃而解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