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从小便出者,名尿血;从大便出者,名便血。总其名曰下血。但有阴经阳经之分,并无寒热之异,同归于热而已。《伤寒论》虽有少阴厥阴下血之条,皆是阳热传入阴经之症,经虽属阴,症则阳症。陶氏一以为协热,是矣;一以为阴寒,误也。此因雨湿之年,湿淫用事,湿毒外袭皮毛,内侵血分,令人身发寒热,大便下血,腹反不痛,且用苍独败毒散辛温散表,忌用寒凉抑遏,此宗《内经》湿淫所胜,治以辛温之法,非阴寒而温之也。陶氏以其用辛温,故误认阴寒而名之,不思《内经》云岁火太过,民病血溢血泄。少阴火气内发,血溢血泄,夫血得热则妄行,故无论外感诸血,以热主治,即内伤。亦有心移热于小肠而尿血,用导赤各半汤者。小肠本经自热而病,用火府丹加木通、滑石者。肺移热于大肠为便血,用凉膈散者。大肠本经自热而病,用当归大黄汤加栀、连、芍药者。膀胱下焦热结而尿血,用木通车前汤加知、柏、栀、连者。肝经血室伏火,而施泄下血,用知柏四物汤合龙胆泻肝汤者。未可以阴寒言之也。 太阳病,以火薰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圊血,名为火邪。 太阳病当汗解,因其人津竭血燥,不得作汗,医以火劫汗伤阴故发躁。下圊血,当清火邪。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为欲愈。脉沉滑者,协热下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太阳病误下,怕成结胸,其脉浮促,表邪尚未内陷,未成结胸,故为欲愈。若脉沉滑,则邪遗大肠,而为协热下利。若脉浮滑者,则血热流溢,必大便下血。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便血。 淋家即热结膀胱,小便频数。不清利膀胱,反发其汗,必小便出血。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然汗出则愈。此条详注热入血室。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此少阴热邪,外传太阳,则一身尽热,热结膀胱,必小便下血。 当归大黄汤 当归大黄生地甘草此方本治燥火下血,家秘以此治吐血嗽血,大便干结。良以凉血则不上升,且大黄与当归同用,其血当归经矣。 黄芩芍药汤 见衄血。 肝家有火,则施泄不藏。脾受火乘,则土崩而不裹。今以白芍与芩连同用,则肝脾之火皆清,而藏裹之令皆得矣。 苍术败毒散 熟苍术羌活独活柴胡前胡防风荆芥枳壳广皮甘草寒湿伤于太阳,内传阳明,有湿毒下血之症。以毛窍所入之邪,必要仍从毛窍而出,故不用血药,而以此方散寒湿。若误用寒凉,毒邪伏而不散。 桃核承气汤 即桃仁承气汤。 寒湿伤表,用败毒散。里热下血,以此方清里热,下淤血。一表一里,两大法也。 导赤各半汤 见谵语发热。 凉膈散 见谵语。 火府丹 治二便。 当归赤芍药黄连大黄甘草滑石桃仁承气汤下淤血者,此方清血热者,同用大黄,有清下之分,有大小便之别。 当归大黄汤 当归大黄广皮甘草火府丹,兼治二便,此方专清大肠。 木通车前汤 木通车前子山栀川连知母黄柏生地甘草此方清小肠之热,通利膀胱。家秘治下焦热结,小便淋秘。 知柏四物汤 知母黄柏当归白芍药生地丹皮 龙胆泻肝汤 见胁痛。 胆草柴胡黄芩山栀川连知母麦冬人参甘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