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太阳篇下\太阳救逆法第四] 痞证七条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此申言所以成痞之故。浮而紧者。伤寒之脉。所谓病发于阴也。紧反入里者。寒邪因下而内陷。与热入因作结胸同意。但结胸心下硬满而痛。痞则按之濡而不硬且痛。所以然者。阳邪内陷。
    止于胃中。与水谷相结。则成结胸。阴邪内陷。止于胃外。与气液相结。则为痞。是以结胸为实。
    而按之硬痛。痞病为虚。而按之自濡耳。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按成氏云、心下硬。按之痛。关脉沉者。实热也。心下痞。按之濡。关上浮者。虚热也。
    与大黄、黄连以导其虚热。成氏所谓虚热者。对燥屎而言也。非阴虚阳虚之谓。盖热邪入里。与糟粕相结。则为实热。不与糟粕相结。即为虚热。本方以大黄、黄连为剂。而不用枳、朴、芒硝者。盖以泄热。非以荡实也。麻沸汤者。煮水小沸如麻子。即以煮药。不使尽药力也。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此即上条而引其说。谓心下痞。按之濡。关脉浮者。当与大黄黄连泻心汤泻心下之虚热。若其人复恶寒而汗出。证兼阳虚不足者。又须加附子以复表阳之气。乃寒热并用。邪正兼治之法也。
    
    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三服。
    按此证邪热有余而正阳不足。设治邪而遗正。则恶寒益甚。或补阳而遗热。则痞满愈增。此方寒热补泻。并投互治。诚不得已之苦心。然使无法以制之。鲜不混而无功矣。方以麻沸汤渍寒药。别煮附子取汁。合和与服。则寒热异其气。生熟异其性。药虽同行。而功则各奏。乃先圣之妙用也。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
    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结胸及痞。不特太阳误下有之。即少阳误下亦有之。柴胡汤证具者。少阳呕而发热。及脉弦口苦等证具在也。是宜和解。而反下之。于法为逆。若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和之即愈。此虽已下之。不为逆也。蒸蒸而振者。气内作而与邪争胜。则发热汗出而邪解也。若无柴胡证。而心下满而硬痛者。则为结胸。其满而不痛者。则为痞。均非柴胡所得而治之者矣。结胸宜大陷胸汤。痞宜半夏泻心汤。各因其证而施治也。
    
    半夏泻心汤方
    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干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按痞者。满而不实之谓。夫客邪内陷。即不可从汗泄。而满而不实。又不可从下夺。故惟半夏、干姜之辛。能散其结。黄连、黄芩之苦。能泄其满。而其所以泄与散者。虽药之能。而实胃气之使也。用参、草、枣者。以下后中虚。故以之益气。而助其药之能也。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汗解之后。胃中不和。既不能营运真气。并不能消化饮食。于是心中痞硬。干噫食臭。金匮所谓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令人噫是也。噫、嗳食气也。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土德不及而水邪为殃也。故以泻心消痞。加生姜以和胃。
    按上条本少阳病。不宜入太阳篇中。此条汗解后病。亦不得谓之逆。而俱列于此者。所以备诸泻心之用也。
    
    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四两切)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三两炙)黄芩(三两)大枣(十二枚擘)黄连(一两)干姜(一两)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
    甘草泻心汤主之。
    伤寒中风者。成氏所谓伤寒或中风者是也。邪盛于表而反下之。为下利谷不化。腹中雷鸣。
    为心下痞硬而满。为干呕心烦不得安。是表邪内陷心间。而复上攻下注。非中气空虚。何致邪气淫溢至此哉。医以为结热未去。而复下之。是已虚而益虚也。虚则气不得化。邪愈上逆。而痞硬有加矣。故与泻心消痞。加甘草以益中气。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黄芩(三两)干姜(三两)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按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二方。虽同为治痞之剂。而生姜泻心。意在胃中不和。故主生姜以和胃。甘草泻心。意在下利不止。与客气上逆。故不用人参之增气。而须甘草之安中也。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
    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下复汗。正虚邪入。心下则痞。当与泻心汤如上法矣。若其人恶寒者。邪虽入里。而表犹未罢。则不可迳攻其痞。当先以桂枝汤解其表。而后以大黄黄连泻心汤攻其痞。不然。恐痞虽解。
    而表邪复入里为患也。况痞亦未必能解耶。
    按伤寒下后。结胸痞满之外。又有懊烦满下利等证。盖邪入里而未集。而其位又高。则为懊。其已集而稍下者。则为结胸及痞。其最下而亦未结者。则为下利。结胸痞满。具如上文。凡十七条。以下凡十一条。则备举懊、下利诸证也。
    

[卷二·太阳篇下\太阳救逆法第四] 懊烦满证治六条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发汗吐下后。正气既虚。邪气亦衰。乃虚烦不得眠。甚则反复颠倒。心中懊者。未尽之邪。方入里而未集。已虚之气。欲胜邪而不能。则烦乱不宁。甚则心中懊郁闷。而不能自已也。栀子体轻。味苦微寒。豉经蒸。可升可降。二味相合。能彻散胸中邪气。为除烦止躁之良剂。少气者。呼吸少气。不足以息也。甘草之甘。可以益气。呕者。气逆而不降也。生姜之辛。可以散逆。得吐则邪气散而当愈。不可更吐以伤其气。故止后服。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绵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
    得吐。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
    于栀子豉汤内加入甘草二两。余根据前法。
    
    栀子生姜豉汤方
    于栀子豉汤内。加入生姜五两。余根据前法。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烦热者。心烦而身热也。胸中窒者。邪入胸间而气窒不行也。盖亦汗下后。正虚邪入。而犹未集之证。故亦宜栀子豉汤散邪彻热为主也。心中结痛者。邪结心间而为痛也。然虽结痛而身热不去。则其邪亦未尽入。与结胸之心下痛而身不热者不同。此栀子豉汤之散邪彻热。所以轻于小陷胸之荡实除热也。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浓朴汤主之。
    下后心烦。证与上同。而加腹满。则邪入较深矣。成氏所谓邪气壅于心腹之间者是也。故去香豉之升散。而加枳、朴之降泄。若但满而不烦。则邪入更深。又当去栀子之轻清。而加大黄之沉下矣。此栀子浓朴汤所以重于栀豉而轻于承气也。
    
    栀子浓朴汤方
    栀子(十四枚擘)浓朴(四两姜汁炒)枳实(四枚水浸去穣炒)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大下后身热不去。证与前同。乃中无结痛。而烦又微而不甚。知正气虚。不能与邪争。虽争而亦不能胜之也。故以栀子彻胸中陷入之邪。干姜复下药损伤之气。
    
    栀子干姜汤方
    栀子(十四枚)干姜(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止后服。
    凡用栀子汤。病患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病患旧微溏者。未病之先。大便本自微溏。为里虚而寒在下也。栀子汤本涌泄胸中客热之剂。
    旧微溏者。中气不固。与之。恐药气乘虚下泄。而不能上达。则膈热反因之而深入也。故曰不可与服之。
    


前一页 ◇ 论结胸证治十条
后一页 ◇ 下利脉证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