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内经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兹首论曰。脉之阴阳者。以脉从阴阳始故也。阳脉有五。阴脉有五。以脉从五行生故也。 阳道常饶。大浮数动滑五者。比之平脉也有余。故谓之阳。阴道常乏。沉涩弱弦微五者。比之平脉也不及。故谓之阴。伤寒之为病。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则见阴脉。阴病见阳脉而主生者。则邪气自里之表。欲汗而解也。如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者是也。阳病见阴脉而主死者。则邪气自表入里。正虚邪胜。如谵言妄语。脉沉细者死是也。金匮要略曰。诸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此之谓也。 王三阳云。阴病见阳脉。邪气虽盛。而元气未脱也。阳病见阴脉。邪气既盛。而元气已脱也。此皆初起便是阴症。便是阳症。固非后来自里之表。自表之里也。何也。 若邪既传里。难得复之表而发汗。况邪气自表入里。此又阳症传阴之常。岂可便断为死乎。惟阳症脉沉。则阴脉见矣。沉又不数而反见微弱。方是死脉。然则此非元气脱而何。故成引厥阴中风谵言妄语二条。是自里之表自表之里二句。不能无疑也。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结者。气偏结固。阴阳之气。不得而杂之。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杂以为和。 不相杂以为结。浮、数、阳脉也。能食而不大便。里实也。为阳气结固。阴不得而杂之。 是名阳结。沉、迟、阴脉也。不能食。身体重。阴病也。阴病见阴脉。则当下利。今大便硬者。为阴气结固。阳不得而杂之。是名阴结。论其数者。伤寒之病。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至六日为传经尽。七日当愈。七日不愈者。谓之再传。经言再传经者。再自太阳而传。至十二日再至厥阴。为传经尽。 十三日当愈。十三日不愈者。谓之过经。言再传过太阳之经。亦以次而传之也。阳结为火。至十七日传少阴水。水能制火。火邪解散则愈。阴结属水。至十四日传阳明土。 土能制水。水邪解散则愈。彼邪气结甚。水又不能制火。土又不能制水。故当剧。内经曰。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也。 王文禄云。伤寒传经。阳三日。阴三日。结者。阴阳偏剧。阳剧于参天。故十七日。阴剧于两地。故十四日。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阴偏不足。则阳得而从之。阳偏不足。则阴得而乘之。阳不足。则阴气上入阳中。为恶寒者。阴胜则寒矣。阴不足。则阳气下陷入阴中。为发热者。阳胜则热矣。 张兼善云。此章论所以然之理。非病已发于外而言也。凡病伤寒者。皆因荣卫不足。是以尺寸之脉皆微弱。外邪因得相袭。使阴阳相乘。故洒淅恶寒而复发热也。 阳脉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 阳为气。阴为血。阳脉浮者。卫气强也。阴脉弱者。荣血弱也。难经曰。气主之。 血主濡之。血虚则不能濡润经络。故筋急也。 张卿子云。论中卫强荣弱。强字往往失解。 其脉沉者。荣气微也。 内经云。脉者。血之府也。脉实则血实。脉虚则血虚。此其常也。脉沉者。知荣血内微也。 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 针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阖者也。脉浮。汗出如流珠者。腠理不密。开阖不司。为卫气外衰也。浮主候卫。沉主候荣。以浮沉别荣卫之衰微。理固然矣。然而衰甚于微。所以于荣言微。而卫言衰者。以其汗出如流珠。为阳气外脱。所以卫病甚于荣也。 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卫、阳也。荣、阴也。烧针益阳而损阴。荣气微者。谓阴虚也。内经曰。阴虚而内热。方其内热。又加烧针以补阳。不惟两热相合。而荣血不行。必更外发热。而内躁烦也。 唐不岩云。流、或作留。非。方其始也。虽微而不得不流者。烧针以迫之也。及其既也。已衰而不得复行者。烧针以竭之也。 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 蔼蔼如车盖者。大而厌厌聂聂也。为阳气郁结于外。不与阴气和杂也。 王宇泰云。按车盖言浮大。即前浮数之阳结也。 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 累累如循长竿者。连连而强直也。为阴气郁结于内。不与阳气和杂也。 王宇泰云。按长竿者。紧弦也。即前沉迟之阴结也。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轻浮而阳微也。 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 萦萦、滞也。若萦萦惹惹之不利也。如蜘蛛丝者。至细也。微为阳微。细为阳衰。脉要曰。微为气微是未至于衰。内经曰。细则气少。以至细为阳衰宜矣。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绵绵者。连绵而软也。如泻漆之绝者。前大而后细也。正理论曰。天枢开发。精移气变。阴阳交会。胃和脉生。脉复生也。阳气前至。阴气后至。则脉前为阳气。后为阴气。脉来前大后细。为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是知亡血。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阳盛则促。 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脉一息四至曰平。一息三至曰迟。小快于迟曰缓。一息六至曰数。时有一止者。 阴阳之气。不得相续也。阳行也速。阴行也缓。缓以候阴。若阴气胜而阳不能相续。 则脉来缓而时一止。数以候阳。若阳气胜而阴不能相续。则脉来数而时一止。伤寒有结代之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为死脉。此结促之脉。止是阴阳偏胜而时有一止。即非脱绝而止。云此皆病脉。 王宇泰云。结、促、代、皆动而中止。但自还为结促。不能自还为代。无常数为结促。 有常数为代。结促为病脉。代为死脉。不可不辨。 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 动为阴阳相搏。方其阴阳相搏。而虚者则动。阳动为阳虚故汗出。阴动为阴虚。故发热也如不汗出发热。而反形冷恶寒者。三焦伤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主行气于阳。 三焦既伤。则阳气不通而微。致身冷而恶寒也。金匮要略曰。阳气不通即身冷。经曰阳微则恶寒。 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脉经云。阳出阴入。以关为界。关为阴阳之中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 如豆大。厥厥动摇者。是阴阳之气相搏也。故名曰动。 王宇泰云。阳升阴降。二者交通。上下往来于尺寸之内。方且冲和安静。焉睹所谓动者哉。惟夫阳欲升而阴逆之。阴欲降而阳逆之。两者相搏。不得上下。击鼓之势。陇然高起。而动脉之形着矣。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阳脉。寸口也。阴脉。尺中也。上下同等。无有偏胜者。是阴阳之气和缓也。非若迟缓之有邪也。阴阳偏胜者为结为促。阴阳相搏者为动。阴阳气和者为缓。学人不可不知也。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脉经云。弦与紧相类。以弦为虚。故虽紧如弦。而按之不移。不移。则不足也。经曰。 弦则为减。以紧为实。是切之如转索无常而不散。金匮要略曰。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 许叔微云。少阳之气通于春。春脉弦者。以应春阳时令之脉也。如浮大而弦。洪长而弦。浮滑而弦。浮数而弦者。皆为阳也。若夫沉微而弦。沉涩而弦。沉细而弦。 皆为阴症之脉也。仲景以弦脉分阴阳二用之理。其义微矣。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 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弦则为减。减则为寒。寒者。谓阳气少也。大则为芤。芤则为虚。虚者。谓血少不足也。所谓革者。言其既寒且虚。则气血改革。不循常度。男子得之。为真阳减而不能内固。故主亡血失精。妇人得之。为阴血虚而不能滋养。故主半产漏下。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 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 浮为阳。紧为阴。芤为虚。阴阳争则战。邪气将出。邪与正争。其人本虚。是以发战。正气胜则战。战已。复发热而大汗解也。 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浮、数、阳也。本实阳胜。邪不能与正争。故不发战也。 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争则战。脉大而浮数。皆阳也。阳气全胜。阴无所争。何战之有。 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经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脉微者。邪气微也。邪气已微。正气又弱。脉所以微。既经发汗、吐下、亡阳、亡血。内无津液。则不能作汗。得阴阳气和而自愈也。 王宇泰云。此三脉。皆于病将解之时而候之也。 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患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伤寒三日。阳去入阴之时。病患身热。脉浮数而大。邪气传也。若身凉和。脉浮数而微者。则邪气不传而欲解也。解以夜半者。阳生于子也。脉浮。主然汗出而解者。 邪从外散也。脉数。主能食而解者。胃气和也。脉微。主大汗出而解者。邪气微也。 王宇泰云。上言脉微。故不汗出而解。此言脉微而解。必大汗出。上以曾经吐下亡血。邪正俱衰。不能作汗而解。此以未经汗下。血气未伤。正盛邪衰。故大汗出而解。 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三部脉均等。即正气已和。虽有余邪。何害之有。王三阳云。三处浮沉迟数同等者。 非如成云均等也。各照本部应得脉看。如肺脉当浮。肾脉当沉之谓也。 立夏得洪大脉。 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 脉来应时。为正气内固。虽外感邪气。但微自汗出而亦解尔。内经曰。脉得四时之顺者。病无他。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 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 以阴得阳则解也。 日中得病者。阳受之。夜半得病者。阴受之。阳不和。得阴则和。是解以夜半。阴不和。得阳则和。是解以日中。经曰。用阳和阴。用阴和阳。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 经曰。诸阳浮数为乘腑。诸阴迟涩为乘脏。 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也。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才见此为调脉。 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 趺阳者。胃之脉。诊得浮而涩者。脾胃不足也。浮者以为气实。涩者以为血虚者。 此非也。经曰。脉浮而大。浮为气实。大为血虚。若脉浮大。当为气实血虚。今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虚。涩则脾寒。脾胃虚寒。则谷不消而水不别。法当下利。少阴肾脉也。肾为肺之子。为肝之母。浮为肺脉。弦为肝脉。少阴脉弦而浮。为子母相生。故云调脉。若滑而数者。则客热在下焦。使血流腐而为脓。故屎脓也。 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 当发其汗也。 脉经云。风伤阳。寒伤阴。卫为阳。荣为阴。风为阳。寒为阴。各从其类而伤也。 易曰。水流湿。火就燥者是矣。卫得风则热。荣得寒则痛。荣卫俱病。故致骨节烦疼。 当与麻黄汤发汗则愈。 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之所为也。荣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气噫而除。何以言之。 本以数脉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硬。气噫而除。今脉反浮。其数改微。 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潮热发渴。数脉当迟缓。脉因前后度数如法。病者则饥。数脉不时。则生恶疮也。 经、常也。趺阳之脉。以候脾胃。故迟缓之脉为常。若脉浮数。则为医妄下。伤胃动脾。邪气乘虚内陷也。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则见阴脉。邪在表之时。脉浮而数也。因下里虚。荣卫内陷。邪客于脾。以数则动脾。今数先微。则是脾邪先陷于里也。 胃虚脾热。津液干少。大便必硬。针经曰。脾病善噫。得后出余气。则快然而衰。今脾客邪热。故气噫而除。脾能消磨水谷。今邪气独留于脾。脾气不治。心中虽饥而不能杀谷也。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为热烁。故潮热而发渴。趺阳之脉。 本迟而缓。因下之后。变为浮数。荣卫内陷。数复改微。是脉因前后度数如法。邪热内陷于脾。而心中善饥也。数脉不时者。为数当改微而复不微。如此。则是邪气不传于里。但郁于荣卫中。必出自肌皮为恶疮也。 师曰。病患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着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 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令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 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着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 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血亡也。 微为亡阳。涩则无血。不当汗而强与汗之者。令阳气微。阴气上入阳中则恶寒。 故曰阳微则恶寒。不当下而强与下之者。令阴气弱。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 故曰阴弱则发热。气为阳。血为阴。阳脉以候气。阴脉以候血。阴脉迟涩。为荣血不足。故知亡血。经曰。尺脉迟者。不可发汗。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王宇泰云。非必遇夏乃寒。遇冬乃热也。此但立其例。论其理耳。 又云。阴阳两伤。则气血俱损。而首末独言亡血者何也。曰、下之亡阳。不必言汗。 亦血类故也。 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 浮大之脉。当责邪在表。若心下反硬者。则热已甚而内结也。有热属脏者。谓别无虚寒。而但见里热也。脏属阴。为悉在里。故可下之。攻之。谓下之也。不可谓脉浮大。便与发汗。病源曰。热毒瓦斯乘心。心下痞满。此为有实。宜速下之。 属腑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硬。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 虽心下硬。若余无里证。但见表证者。为病在阳。谓之属腑。当先解表。然后攻痞。 溲、小便也。勿为饮结而利小便。使其溲数。大便必硬也。经曰。小便数者。大便必硬。 谓走其津液也。汗多。则邪气除而热愈。汗少。则邪热不尽。又走其津液。必便难也。 硬家当下。设脉迟则未可攻。以迟为不足。即里气未实故也。 王三阳云。虽心下反硬。亦须脉紧有力。五六日不大便。方可下。虽下之。亦须用大柴胡汤。切不可轻用承气也。不然。姑守之可也。何也。脉浮大故也。 又云。属腑者。病已传里。不当汗矣。但比上文入里浅耳。成不当注解表句。 唐不岩云。属腑亦有汗法。此以心下硬。有热。则非汗之所能除也。热愈。作热愈甚为是。 上言脉虽浮大。心下硬而属脏者。则攻而不汗。此言亦有溲数则便硬。汗少则便便难。虽为属肝。亦不可攻。以胃中津少故也。俟津液还。则自然解矣。 汗多则表热罢而传里。此阳明入腑证也。汗多汗少。皆就已然说。非谓发其汗也。 上言脉浮大。此言脉迟。断若两截。不可以属脏腑二句。合心下硬为一截看。 属腑不接上文脉浮大。心下反硬。一直说下。盖脉浮大者不宜攻。而属脏者则宜攻。 属腑便硬者则宜下。而溲数、汗少、脉迟。为津液不足。而不可攻。一似不可下之脉而必当下。 一似必当下之证而不可下。证书凭脉。盖互文以见意也。 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体形不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 病有不可治者。为邪气胜于正气也。内经曰。大则邪至。又曰。大则病进。脉浮而洪者。邪气胜也。身汗如油。喘而不休者。正气脱也。四时以胃气为本。水浆不下者。 胃气尽也。一身以荣卫为充。形体不仁者。荣卫绝也。不仁。为痛痒俱不知也。针经曰。 荣卫不行。故为不仁。争则乱。安则静。乍静乍乱者。正与邪争。正负邪胜也。正气已脱。胃气又尽。荣卫俱绝。邪气独胜。故曰命绝也。 王宇泰云。火之将灭也必明。脉来浮洪涌盛。此将去人体之兆也。然又必兼下一二证。始可断其命绝。 又未知何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润。喘不休者。此为肺先绝也。 肺为气之主。为津液之帅。汗出发润者。津脱也。喘不休者。气脱也。 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此心绝也。 肺主气。心主血。气为阳。血为阴。阳反独留者。则为身体大热。是血先绝而气独在也。形体如烟熏者。为身无精华。是血绝不荣于身也。心脉挟咽系目。直视者。心经绝也。头为诸阳之会。摇头者。阴绝而阳无根也。 张卿子云。论中凡无血血绝字面。皆要看得活。谓阴气先绝可耳。王文禄云。人死者。气绝耳。以簪簪其皮肤。血犹然流出可见。 唇吻反青。四肢习者。此为肝绝也。 唇吻者。脾之候。肝色青。肝绝则真色见于所胜之部也。四肢者。脾所主。肝主筋。 肝绝。则筋脉引急。发于所胜之分也。习者。为振动若搐搦。手足时时引缩也。 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 脾主口唇。绝则精华去。故环口黧黑。柔为阴。柔汗。冷汗也。脾胃为津液之本。 阳气之宗。柔汗发黄者。脾绝而阳脱。真色见也。 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绝也。 肾司开阖。禁固便溺。溲便遗失者。肾绝。不能约制也。肾藏志。狂言者。志不守也。 内经曰。狂言者。是失志矣。失志者死。针经曰。五脏之精气。皆上注于目。骨之精为瞳子。目反直视者。肾绝。则骨之精。不荣于瞳子。而瞳子不转也。 又未知何脏阴阳前绝。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热也。 阳主热而色赤。阴主寒而色青。其人死也。身色青。则阴未离乎体。故曰阴气后竭。 身色赤。腋下温。心下热。则阳未离乎体。故曰阳气后竭。针经云。人有两死而无两生。 此之谓也。 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 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冷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KT。 经云。脉浮大。应发汗。若反下之。为大逆。浮大之脉。邪在表也。当发其汗。若反下之。是攻其正气。邪气得以深入。故为大逆。浮则无血者。下后亡血也。大则为寒者。邪气独在也。寒邪因里虚而入。寒气相搏。乃为肠鸣。医见脉大。以为有热。饮以冷水。欲令水寒胜热而作大汗。里先虚寒。又得冷水。水寒相搏。使中焦之气涩滞。故令KT也。 寸口浮大。此正东垣所谓内伤宜补中益气者也。若误下饮冷。令胃虚竭。则为KT为哕为衄。变证蜂起。有不胜言者矣。 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KT。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趺阳脉浮为KT。脉滑为哕。皆医之咎。责虚取实之过也。内经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发汗攻阳。亡津液。而阳气不足者。谓之守空。经曰。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阴不为阳守。邪气因得而入之。内搏阴血。阴失所守。 血乃妄行。未知从何道而出。若脉浮鼻燥者。知血必从鼻中出也。 唐不岩云。为KT为哕。皆误下伤阴之咎。阴伤。则阳失所守。故曰守空。论文前后二。并无当发其汗。与攻阳亡津液之语。学人详之。 尝见内伤一证。服凉药饮冷水。以致衄血不止者。往往有之。及服从治药。屡屡奏效。此正经所谓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者也。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蓄积有脓也。 浮数之脉。主邪在经。当发热而洒淅恶寒。病患一身尽痛。不欲饮食者。伤寒也。 若虽发热恶寒。而痛偏着一处。饮食如常者。即非伤寒。是邪气郁结于经络之间。 血气壅遏不通。欲蓄聚而成痈脓也。 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瘥迟。迟为无阳。 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脉浮。面热赤者。邪气外浮于表也。脉迟。战惕者。本气不足也。六七日。为传经尽。当汗出而解之时。若当汗不汗。反发热者。为里虚津液不多。不能作汗。既不汗。 邪无从出。是以瘥迟。发热为邪气浮于皮肤。必作身痒也。经曰。以其不能得小汗出。 故其身必痒也。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谓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溷。内外不通。上焦怫郁。脏气相熏。口烂食龈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 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卫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搏。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脏腑。热气所过。则为痈脓。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客气内入。嚏而出之。声咽塞。寒厥相逐。为热所拥。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 脾气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阖。清便下重。令便数难。脐筑湫痛。命将难全。 浮为阳。沉为阴。阳脉紧。则雾露之气中于上焦。阴脉紧。则寒邪中于下焦。上焦者。太阳也。下焦者。少阴也。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疼、胫酸者。雾露之气。 中于太阳之经也。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胫逆冷。便溺妄出者。寒邪中于少阴也。因表气微虚。邪入而客之。又里气不守。邪乘里弱。遂中于阴。阴虚遇邪。内为惧栗。致气微急矣。内经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此上焦之邪甚。则下干中焦。下焦之邪甚。则上干中焦。由是三焦溷乱也。三焦主持诸气。三焦既相溷乱。则内外之气。俱不得通。膻中为阳气之海。气因不得通于内外。怫郁于上焦而为热。与脏相熏。口烂食龈。内经曰。隔热不便。上为口糜。中焦为上下二焦之邪溷乱。则不得平治。中焦在胃之中。中焦失治。胃气因上冲也。脾、坤也。坤助胃气。 消磨水谷。脾气不转。则胃中水谷。不得磨消。故胃中浊也。金匮要略曰。谷气不消。 胃中苦浊。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气不能布散。致荣卫不通。血凝不流。卫气者。阳气也。荣血者。阴气也。阳主为热。阴主为寒。卫气前通者。阳气先通而热气得行也。内经曰。膀胱者。津液藏焉。化则能出以小便赤黄。知卫气前通也。 热气与胃气相搏而行。出入脏腑。游于经络。经络客热。则血凝肉腐。而为痈脓。此见其热气得行。若阴气前通者则不然。阳在外。为阴之使。因阳气厥微。阴无所使。遂阴气前通也。内经曰。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阳气厥微。则不能卫外。寒气因而客之。 鼻者。肺之候。肺主声。寒气内入者。客于肺经。则嚏而出之。声咽塞。寒者。外邪也。厥者。内邪也。外内之邪。合并相逐为热。则血凝不流。今为热所壅。使血凝自下。 如豚肝也。上焦阳气厥。下焦阴气厥。二气俱厥。不相顺接。则脾气独弱。不能行化气血。滋养五脏。致五脏俱虚。而五液注下。针经曰。五脏不和。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阖、合也。清、圊也。下焦气脱而不合。故数便而下重。脐为生气之原。脐筑湫痛。则生气欲绝。故曰命将难全。 沈亮宸云。卫气前通者。下焦之邪。化而为热。阴病变阳。故为痈脓。阴气前通者。 上焦之邪。化而为寒。复遇外客之寒邪。则上下皆寒矣。故向日为热所壅之血凝自下。如豚肝也。此阳病化阴。故曰阴阳俱厥。厥者寒逆之极也。所以命将难全。伤寒之症。转热即佳。故少阴厥阴。皆以发热而愈。而凡下脓血与痈脓。皆非死症也。 王宇泰云。古人所云寸口。多兼关尺而言。如难经及后章所云。水下二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皆谓手太阴之经渠穴也。知此。则不必曲为疏解矣。又云。 荣卫俱病。不能一时而通。必有先后。欲知荣与卫之孰为先通。则于必先小便赤黄而后发痈脓。与必先嚏咽塞而后下血如豚肝可验。 脉阴阳俱紧者。口中出气。唇口干燥。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 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 脉阴阳俱紧。为表里客寒。寒为阴。得阳则解。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者。阳气渐复。 正气方温也。虽尔然而阴未尽散。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苔滑。知阴犹在也。方阴阳未分之时。不可妄治。以偏阴阳之气。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为阴气已绝。阳气得复。是为欲解。若过七日不解。到八日以上。反发大热者。为阴极变热。邪气胜正。故云难治。阳脉紧者。寒邪发于上焦。上焦主外也。阴脉紧者。寒邪发于下焦。下焦主内也。设使恶寒者。上焦寒气胜。是必欲呕也。腹内痛者。下焦寒气胜。是必欲利也。 脉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人安。此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此为晚发。水停故也。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 脉阴阳俱紧。为寒气甚于上下。至于吐利之后。紧脉不罢者。为其脉独不解。紧去则人安。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者。为吐利后。脾胃大虚。内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胃气强。则能输散水饮之气。若脾胃气虚。则水饮内停也。所谓晚发者。后来之疾也。若至六七日而欲食者。则脾胃已和。寒邪已散。故云欲解。 唐不岩云。紧去人安为确。人安谓不吐利也。作入安未是。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必欲解也。 烦、热也。传经之时。病患身大烦。口噤不能言。内作躁扰。则阴阳争胜。若手足三部脉皆至。为正气胜。邪气微。阳气复。寒气散。必欲解也。 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睑内际黄者。止为欲解也。 脉经曰。病患两目有黄色起者。其病方愈。病以脉为主。若目黄。大烦。脉不和者。邪胜也。其病为进。目黄。大烦。而脉和者。为正气已和。故云欲解。 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虚为寒。风虚相搏。则洒淅恶寒也。 内经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风则伤卫。数则无血。 浮数之脉。风邪并于卫。卫胜则荣虚也。卫为阳。风搏于卫。所以为热。荣为阴。荣气虚。所以为寒。风并于卫者。发热恶寒之症具矣。 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数疾。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 浮为邪气并于卫。而卫气胜。滑为邪气并于荣。而荣气实。邪气胜实。壅于荣卫。 则荣卫行速。故脉数疾。一息六至曰数。平人脉一息四至。卫气行六寸。今一息六至。则卫气行九寸。计过平人之半。是脉数疾。知卫气失其常度也。浮滑数疾之脉。 发热汗出而当解。若不解者。精气脱也。必不可治。经曰。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 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 千金方云。以喘嗽为咳逆。上气者肺病。散者心脉。是心火刑于肺金也。内经曰。 心之肺。谓之死阴。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以形见其损伤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