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茯苓四逆汤方第三十
    茯苓(六两味甘平)人参(一两味甘温)甘草(二两炙味甘平)干姜(一两味辛热)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味辛热)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四逆汤以补阳。加茯苓人参以益阴。
    沈亮宸云。正虚有邪。正欲胜邪而不能。故烦躁。温其正气。邪自除矣。又云。大青龙烦躁者。实也。茯苓四逆汤烦躁者。虚也。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汗出而恶寒者。表虚也。汗出而不恶寒。但热者。里实也。经曰。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与调胃承气汤。和胃气。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
    小便不利而渴。此膀胱蓄热津液不行也。与五苓散。以利水行津。
    发汗。已解。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饮水者。少少与之。胃气得润。则愈。若脉浮者。表未解也。饮水多而小便少者。谓之消渴。里热甚实也。微热、消渴者。热未成实。上焦燥也。与五苓散。生津液。和表里。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五苓散方第三十一
    猪苓(十八铢味甘平去皮)泽泻(一两六铢半味酸咸)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味辛热)白术(十八铢味甘平)上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淡者。一也。口入一而为甘。甘甚而反淡。甘缓而淡渗。猪苓、白术、茯苓。三味之甘。润虚燥而利津液。咸味下泄为阴。泽泻之咸。以泄伏水。辛甘发散为阳。桂枝之辛甘。以和肌表。
    张兼善云。烦渴用白虎。宜也。其用五苓散。渗津液。何哉。曰。白虎乃表证已解。
    邪传里而烦渴者。今脉尚浮。身有微热而渴。乃表邪未全解。故用桂枝之辛。和肌表。白术茯苓之甘淡。以润虚燥也。
    王宇泰云。此说亦未莹。太阳、经也。膀胱、腑也。膀胱者。溺之室也。五苓散者。
    利溺药也。膀胱者。津液之府。故东垣以渴为膀胱经本病。然则治渴者。当泻膀胱之热。
    泻膀胱之热者。利小便而已矣。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发汗已。脉浮数者。表邪未尽也。烦渴。亡津液。胃燥也。与五苓散。和表润燥。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伤寒汗出而渴者。亡津液。胃燥。邪气渐传里也。五苓散以和表里。若汗出不渴者。
    邪气不传里。但在表而表虚也。与茯苓甘草汤。和表合卫。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茯苓甘草汤方第三十二
    茯苓(二两味甘平)桂枝(二两去皮味辛热)生姜(三两切味辛温)甘草(一两味甘平)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茯苓甘草之甘。益津液而和卫。桂枝生姜之辛。助阳气而解表。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中风发热。至六七日则当解。若不解。烦者。邪在表也。渴欲饮水。邪传里也。里热甚。则能消水。水入则不吐。里热少。则不能消水。停积不散。饮而吐水也。以其因水而吐。故名水逆。与五苓散。和表里。散停饮。
    娄氏云。既曰里热少。不能消水。与五苓。则前治烦躁消渴。益爽然矣。
    未持脉时。病患叉手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
    发汗多。亡阳。胸中阳气不足者。病患手叉自冒心。师见外证。知阳气不足也。又试令咳而不即咳者。耳聋也。知阳气虚明矣。耳聋者阳气虚。精气不得上通于耳故也。
    王三阳云。看此病。当常思少阳柴胡证。但强弱自不同耳。
    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喘、肺疾。饮水多。喘者。饮冷伤肺也。以冷水灌洗而喘者。形寒伤肺也。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之吐逆。发汗亡阳。胃中虚冷也。若更发汗。则愈损阳气。胃气大虚。故吐下不止。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主之。
    发汗吐下后。邪热乘虚。客于胸中。谓之虚烦者。热也。胸中烦热郁闷而不得发散者。是也。热气伏于里者则喜睡。今热气浮于上。烦扰阳气。故不得眠。心恶热。热甚则必神昏。是以剧者。反复颠倒而不安。心中懊而愤闷。懊者。俗谓鹘突是也。内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与栀子豉汤。以吐胸中之邪。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栀子豉汤方第三十三
    栀子(十四枚擘味苦寒)香豉(四合绵裹寒)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
    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酸苦涌泄为阴。苦以涌吐。寒以胜热。栀子豉汤相合。吐剂宜矣。
    成氏云。吐证亦自不同。如不经汗下。邪气蕴郁于膈。则谓之实也。应以瓜蒂散吐之。瓜蒂散。吐胸中之实邪也。若发汗吐下后邪气乘虚留于胸中。则谓之虚烦。应以栀子汤吐之。此吐胸中虚烦也。
    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少气者。热伤气也。加甘草以益气。呕者。热烦而气逆也。加生姜以散气。少气则气为热搏。散而不收者。甘以补之可也。呕则气为热搏。逆而不散者。辛以散之可也。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栀子甘草豉汤方第三十四
    于栀子豉汤方内。加入甘草二两。余根据前法。得吐。止后服。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栀子生姜豉汤方第三十五
    于栀子豉汤方内。加生姜五两。余根据前法。得吐。止后服。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阳受气于胸中。发汗若下。使阳气不足。邪热客于胸中。结而不散。故烦热而胸中窒塞。与栀子豉汤。以吐胸中之邪。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邪气在里之时。若大下后。身热去。心胸空者。为欲解。若大下后。身热去而心结痛者。结胸也。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虚烦也。结胸。为热结胸中为实。是热气已收敛于内。则外身热去。虚烦。为热客胸中。未结为实散漫为烦。是以身热不去。
    六七日。为欲解之时。以热为虚烦。故云未欲解也。与栀子豉汤以吐除之。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浓朴汤主之。
    下后。但腹满而不心烦。即邪气入里。为里实。但心烦而不腹满。即邪气在胸中。
    为虚烦。既烦且满。则邪气壅于胸腹之间也。满则不能坐。烦则不能卧。故卧起不安。与栀子浓朴汤。吐烦泄满。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栀子浓朴汤方第三十六
    栀子(十四枚擘味苦寒)浓朴(四两姜炙苦温)枳实(四两水浸去穣炒味苦寒)以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酸苦涌泄。栀子之苦。以涌虚烦。浓朴枳实之苦。以泄腹满。
    伤寒。医以九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丸药不能除热。但损正气。邪气乘虚。留于胸中。而未入深者。则身热不去而微烦。
    与栀子干姜汤。吐烦正气。
    


前一页 ◇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第二十九
后一页 ◇ 栀子干姜汤方第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