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集] 桂枝甘草汤
    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此于桂枝汤中摘取二味。遂变和营固卫之方。而为理虚护阳之剂也。经云。发汗过多。
    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汗者心之液。发汗过多。则心气虚。虚故悸。叉手冒心。心阳失护而求卫也。因虚而悸。故欲得按。乃于桂枝汤中尽撤生姜之辛散。大枣之泥滞。并无藉于芍药之酸收。独任桂枝入心营以助阳。又得甘草逗遛中土。载还阳气。则心君复辟。中宫谧泰矣。
    徐灵胎曰。此乃亡阳之轻者。同一心下悸证。若其人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又属真武汤矣。一证而轻重不同。用方迥异。其义精矣。
    

[下集]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半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三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此汤主之。按心下悸。是心阳虚。脐下悸。是肾气动。
    肾气一动。便有凌心之势。若俟其奔豚既作。则补救已晚。亟当乘此欲作未作之时。预伐其谋。桂枝保心气。茯苓泄肾邪。甘草大枣培土制水。煮以甘澜水。取其力薄。不致助水也。
    再论桂枝加桂汤。不用茯苓者。以气已从少腹上冲心。难恃茯苓渗泄之力。故寄重任于桂枝。以助心阳而伐肾气。此则水势尚在下焦。尚堪培土以制水也。
    

[下集]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芍药白术茯苓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
    此治太阳里水法也。经云。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本方主之。按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明是桂枝汤证。乃服汤已。或下之。
    而本证仍在。反加无汗。汗不外出。水气停于心下。因而满痛。但满而不硬。痛而尚微。又非误下结胸之比。皆因小便不利。膀胱之水不行。致中焦之气不运。虽见太阳诸证。病恰在府而不在经。病不在经。不当攻表。自宜去桂。病已入府。法当行水。宜加苓术培土制水。
    而姜芍甘枣。乃得协成利水散邪之功。以其证本太阳。故虽去桂而仍以桂枝名汤也。
    按此条。方中行谓中风兼寒。故桂枝及下法皆误。喻嘉言亦从其解。而程郊倩又以中气虚津液少立论。总觉牵强附会。与方义不甚相合。惟柯韵伯主太阳府病立论。王晋三亦以为治太阳里水法。则理路乃觉清晰。而方义亦属熨贴。今从之。
    

[下集] 桂枝人参汤
    桂枝(四两去皮)甘草(四两炙)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煎四味。取五升。纳桂枝。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此理中加桂枝而易其名也。经云。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
    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此汤主之。盖因误下则里虚。里虚则热入。里虚不能内守。遂协同外热。变而为利下不止。而必又心下痞硬。邪滞上焦。犹兼半表。故曰表里不解。夫下利不止。何以不用四逆以救里。以表热未罢也。心下痞硬。何以不用泻心以清里。以里气已虚也。此证辄防阳并入阴。故不但泻心中芩连不可用。即桂枝汤中芍药亦不可用。乃取桂枝行阳于外以解表。理中助阳于内以止利。此表里两解之治法也。
    

[下集] 葛根黄连黄芩汤
    葛根(半斤)黄连(三两)黄芩(二两)甘草(二两炙)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此桂枝证误下救逆之法。非葛根汤之变制也。经云。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
    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此汤主之。夫误下致利。亦有阳盛阳虚之别。但下利脉不应促而反促者。此属表未解之诊也。邪束于表。阳扰于内。喘而汗出。乃表里俱热之象。则治表不宜用桂枝。而当改葛根以解表。治里不宜用理中。而反取芩连以清里矣。
    按此当与前条桂枝人参证参看。柯韵伯曰。上条脉证是阳虚。此条脉证是阳盛。上条表热里寒。此条表里俱热。上条表里俱虚。此条表里俱实。同一协热利。同是表里不解。而寒热虚实。攻补不同。补中亦能解表。亦能除痞。寒中亦能解表。亦能止利。神化极矣。
    

[下集] 桂枝去芍药汤
    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余根据前法。
    此当与上条葛根黄连黄芩汤证参看。经云。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按下后脉促。同属表未解之诊。而促脉中又有阳盛阳虚之别。误下脉促。虽与上条同。
    然既无下利不止之证。又无喘而汗出之证。但见胸满。而又非结胸硬痛者比。则胸满非下后阳邪之内陷。实因下后阴邪之上搏。但当扶阳逐邪。不宜再益阴气。故治法仍主桂枝。而方中芍药。自在急删之列也。
    

[下集]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加附子一枚。泡去皮。破八片。余根据前法。
    太阳病。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按上条脉促胸满。是下后阳虚。阴邪搏膈。但当姜桂助阳散邪。不宜芍药益阴增满。若微恶寒。则搏膈之阴邪。渐将侵越卫外。瞬有亡阳之变矣。前方虽去芍药。而姜桂之力。尚不足以胜回阳之任。故必藉附子之刚烈。迅走卫外。以驱阴而复阳。预杜亡阳之变也。
    

[下集] 桂枝加浓朴杏仁汤
    于桂枝汤方内。加浓朴二两。杏仁五十个。去皮尖。余根据前法。
    此亦当与葛根黄连黄芩汤证参看。经云。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浓朴杏仁汤主之。同属喘之一证。有表有里。不可不辨。下后汗出而喘者。其喘必盛。是里热壅遏。火炎故也。下后微喘者。其汗必不大出。是表邪闭遏。气逆故也。表未解仍宜从表。治主桂枝解表。加朴杏以下逆气。按本草浓朴杏仁。主消痰下气。故又曰喘家作桂枝汤。加浓朴杏子佳也。
    喻嘉言曰。此误风邪误下作喘治法之大要。若寒邪误下作喘。当用麻黄石膏。即此可推。
    

[下集] 桂枝加芍药汤
    于桂枝汤方内。更加芍药三两。随前共六两。余根据桂枝汤法。
    桂枝汤原方倍加芍药。即另立汤名。主治各别。与桂枝加桂汤同妙。经云。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按腹满时痛。痛而不实。即已伏下利之机。但究因太阳误下。表邪内陷。留滞太阴。非太阴藏寒本病。故仍用桂枝领出太阳陷入太阴之邪。但倍芍药滋脾阴而除满痛耳。
    再按腹满时痛。倍用芍药。得毋疑其太敛。程郊倩曰。以其邪陷已深。一经桂枝升举阳邪。正防脾阴随表药而外泄。此为独得真解。
    

[下集]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二两去皮)大黄(一两)芍药(六两)生姜(二两切)甘草(一两炙)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按此条之大实痛。则非腹满时痛之比矣。腹满时痛。是脾阴为虚阳所扰。大实痛则脾气与阳气俱实。大实大满。似宜亟下。但阳邪究从太阳陷入太阴。与阳明胃实不同。仍宜桂枝领出阳邪。但加大黄微导其滞。则表里两邪。各有去路。程郊倩曰。二证虽属太阴。然来路实从太阳。则脉必尚有浮者存。
    再按柯韵伯谓腹满时痛。是太阳太阴并病。若大实痛。是太阳阳明并病。满而时痛。下利之兆。大实而痛。燥屎之征。桂枝加芍药。小试建中之剂。桂枝加大黄。微示调胃之功。王晋三亦沿此论。然经文大实痛三字直接上文。并无转属阳明之说。而仲景于太阴病。亦有当行大黄芍药之条。若果阳明胃实。则大实痛正承气亟攻之证。而桂枝加大黄。究属和解之法。
    并非下夺之剂。恐柯氏所云。未免失之穿凿。
    


前一页 ◇ 芍药甘草附子汤
后一页 ◇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