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一
    大法,秋宜下。
    秋时阳气下行,则邪亦在下,故宜下。
    凡服下药,(赵本作“凡可下者”)用汤胜丸,(赵本有“散”字)中病即(赵本作“便”)止,不必尽剂也。
    汤之为言荡也,涤荡肠胃,溉灌脏腑,推陈燥结,却热下寒,破散邪疫,理导润泽枯槁,悦人皮肤,益人血气。水能净万物,故胜丸散。中病即止者,如承气汤证云∶若一服,利而(医统本作“则”)止后服。
    又曰∶若一服,谵语止,更莫复服。是不尽剂也。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下利三部脉平者,已为实,而又按之心下硬者,则知邪甚也,故宜大承气汤下之。
    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也。利未欲止,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经曰∶脉迟者,食干物得之。《金匮要略》曰∶滑则谷气实。下利脉迟而滑者,胃有宿食也。脾胃伤食,不消水谷,是致下利者,为内实,若但以温中浓肠之药,利必不(医统本作“未”)止,可与大承气汤,下去宿食,利自止矣。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寸以候外,尺以候内;浮以候表,沉以候里。寸口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者,胃有宿食里气不和也。与大承气汤,以下宿食。
    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当宜(赵本无“宜”字)下之,与(赵本作“宜”)大承气汤。
    伤食则恶食,故不欲食,如伤风恶风、伤寒恶寒之类也。
    下利瘥后,(赵本无“后”字)至其年月日(赵本有“时”字)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秋,则肺先受之。假令春时受病,气必伤肝,治之难(医统本作“虽”)愈,邪有不尽者,至春时元受月日,内外相感,邪必复动而痛(医统本作“病”)也。下利为肠胃疾,宿积不尽,故当下去之。
    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之(赵本无“之”字)乃愈,宜大承气汤。
    《脉经》曰∶滑脉者,为病(熊校记∶脉滑者为宿食也。汪本宿误病)食也。下利脉滑,则内有宿食,故云当有所去,与大承气汤,以下宿食。
    病腹中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承气(赵本有“大柴胡”三字)汤。
    《金匮要略》曰∶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为实,可下之。腹中满痛者,里气壅实也,故可下之。
    伤寒后,脉沉沉者,内实也,下解之,(赵本作“之解”)宜大柴胡汤。
    伤寒后,为表已解,脉沉为里未和,与大柴胡汤,以下内实。经曰∶伤寒瘥以后更发热,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硬;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也,可以(赵本无“以”字)下之,宜大承气汤。
    《金匮要略》曰∶脉双弦者寒也。经曰∶迟为在脏。脉双弦而迟者,阴中伏阳也,必心下硬。大则为阳,紧则为寒,脉大而紧者,阳中伏阴也,与大承气汤以分阴阳。
    

[卷十] 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二
    此第十卷,第二十二篇,凡四十八证,前三阴三阳篇中,悉具载之。
    卷内音释,上卷已有。
    方此以下诸方,于随卷本证下虽已有,缘止以加减言之,未甚明白,似于览者检阅未便,今复校勘,备列于后∶桂枝加葛根汤主之(熊校记∶汤下汪本增主之二字)方∶葛根(四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麻黄(三两,去节)上七(医统本作“六”)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医统本无“麻黄”一味药,医统本无此二字)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医统本有“汤”字)法。(赵本卷二载此方,句下有“将息及禁忌”五字)桂枝加浓朴杏子汤方∶于桂枝汤方内,加浓朴二两,杏仁五十个,去皮尖,余根据前法。
    桂枝加附子汤方∶于桂枝汤方内,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根据前法。术附汤方,附于此方内,去桂枝,加白术四两,根据前法。
    桂枝去芍药汤方∶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余根据前法。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根据前法。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各一两,去节)大枣(四枚,擘)杏仁(仁医统本作人,二十四个,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赵本医统本并作人。者)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仁,医统本作人。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擘)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
    白虎加人参汤方∶于白虎汤方内,加人参三两,余根据白虎汤法。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于桂枝汤方内,去桂枝,加茯苓、白术各三两,余根据前法,煎服。小便利,则愈。
    以上九方,病证并在第二卷内。
    葛根加半夏汤方∶于葛根汤方内,加入半夏半升,余根据葛根汤法。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于第二卷桂枝汤方内,更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余根据桂枝汤法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于栀子豉汤方内,加入甘草二两,余根据前法。得吐,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于栀子豉汤方内,加生姜五两,余根据前法。得吐,止后服。
    柴胡加芒硝汤方∶于小柴胡汤方内,加芒硝六两,余根据前法。服不解,更服。
    桂枝加桂汤方∶于第二卷桂枝汤方内,更加桂二两,共五两,余根据前法。
    以上六方,病证并在第三卷内。
    柴胡桂枝汤方∶桂枝(去皮)黄芩人参(各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擘)生姜(一两半,切)柴胡(四两)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赵本卷四载此方,服下有“一升”二字)附子泻心汤方∶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生姜泻心汤方∶生姜(四两,切)甘草(三两,炙)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医统本有“擘”字)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甘草泻心汤方∶甘草(四两)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洗)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于黄芩汤方内,加半夏半升,生姜一两半,余根据黄芩汤法服。
    以上五方,病证并在第四卷内。
    桂枝加大黄汤方∶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一两。赵本卷六载此方,作“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桂枝加芍药汤方∶于第二卷桂枝汤方内,更加芍药三两,随(医统本作“通”)前共六两,余根据桂枝汤法。
    四(赵本四上有“当归”二字)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赵本卷六载此方)当归(二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桂枝(三两,去皮)细辛(三两)生姜(半斤,切)大枣(二十五枚,擘)吴茱萸(二升)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
    以上三方,病证并在第六卷内。
    四逆加人参汤方∶于四逆汤方内,加人参一两,余根据四逆汤法服。
    四逆加猪胆汁汤方∶于四逆汤方内,加入猪胆汁半合,余根据前法服;如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以上二方,病证并(医统本作“并”)在第七卷内。
    


前一页 ◇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
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