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热病 |
伤寒温病发于春。夏月伤寒热病临。羌活冲和汤可治。防风通圣散能平。 伤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不即病者。谓之温暑。及冬时伤寒。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热病也。其原不殊。故一称为伤寒。其类则殊。施治不得相混。今人或疑麻黄桂枝汤不可用。不知伤寒冬寒之时。寒邪在表。开其腠理。非辛温不能散之。此麻黄桂枝等剂。所以必用也。温病热病。发于暄热之时。郁热自内达外。无寒在表。故非辛凉寒苦酸之剂。不能解。此麻黄桂枝所以不可用。而后人所处九味羌活汤、防风通圣散之类。兼治内外者之所以可用也。 九味羌活汤防风。黄芩白芷与川芎。苍术生地细辛甘。煎法还用姜枣葱。防风通圣将军芍。薄荷归芎草朴硝。栀翘芩桔并白术。麻黄荆芥滑石膏。 |
阳毒 |
阳毒狂言面赤红。身斑烦躁数弦洪。黄连承气专能治。犀角升麻汤可攻。 阳毒者。谓邪气深重。或失汗。或失下。或误服热药。遂变成阳毒。其脉弦洪促数。其症面目俱赤。发斑如锦纹。心下结闷烦躁咽痛。甚则狂言奔走。逾垣上屋。宜以升麻葛根汤、犀角地黄汤、大承气汤、黄连解毒汤详症治之。五日者可治。过六七日不可治矣。 |
阴毒 |
阴毒唇青厥冷频。腹痛阴燥疾而沉。回阳四逆专能治。真武和阴悉可平。 阴毒者。谓肾本虚寒。或伤冷物。或感寒邪。或汗下失宜。遂变成毒。其脉沉细而疾。 其症爪唇青黑。四肢厥冷。身如被杖。腹中绞痛。甚则阴极发燥。精神恍惚。宜以四逆真武汤详症治之。五日可治。过六七日不可治矣。 |
发汗 |
太阳发汗用青龙。误服之时肾气空。厥逆身何药救。方名真武可收功。 发汗者。谓发汗过多。乃误服大青龙汤所致。仲景曰。若脉微弱。汗出恶风。不可服此。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此亦少阴过汗亡阳之症。故俱用真武汤以救其误。盖取固肾为义也。 |
战振栗 |
战动于身栗动心。二邪胜负两般寻。振振汗出将全愈。鼓颔虚寒四逆平。 战者。身为之摇也。栗者。心战而惕也。此伤寒欲解。将汗之时。邪正相争。故战振而股栗也。然战栗有属阳者。真气来复。正气鼓动。外争而胜。故身为振摇。遂大汗而解也。有属阴者。阳微阴胜。邪气内争。而正不胜。故心寒足蜷。鼓颔厥冷。而一身战摇也。宜四逆汤温之。 |
合病 |
太阳合胃脉浮长。若是浮弦合少阳。胆合胃时弦不短。黄芩承气葛根详。 合病者。谓二阳经。或三阳经同病。病之不传者也。凡三阳合病。必互相下利。如太阳阳明合病下利。脉浮长者。葛根汤主之。如太阳少阳合病下利。脉浮弦者。黄芩汤主之。如少阳阳明合病下利。脉弦长者。小承气汤主之。若脉长大而弦。利不止。不食。病名曰负。负者失也。土败木贼则死也。 |
并病 |
太阳原与阳明并。复病归来作一家。尚有太阳宜各半。太阳症罢大承瘥。 并病者。谓一经先受病。又过一经病之传者也。如太阳阳明若并而未尽。是谓未过。仲景所谓太阳病不罢。面赤。阳气怫郁。在表不得越。烦躁短气是也。犹当汗之以各半汤。若并之已尽。是谓传过。仲景所谓太阳病罢。潮热。手足汗出。大便硬而谵语是也。法当下之。以大承气汤。 是知传则入腑。不传则不入腑。并病传变有如此。 |
谵语 |
谵语证本非一类。或因下利或胃实。三阳合病或瘀血。或者热入于血室。大抵发热阳脉生。反见阴脉斯为逆。血室血瘀承气宜。柴胡白虎地黄合。 谵语者。数数更端。声高脉洪而数。盖由胃热乘心。神识昏冒。妄言不休。经曰。实则谵语是也。然谵语症非一端。有因胃有燥屎而谵语者。宜承气汤治之。有因过汗亡阳而谵语者。宜柴胡加桂枝汤治之。以和荣卫而通津液也。有因三阳合病而谵语者。 宜白虎汤治之。有因热入血室而谵语者。宜桃仁承气汤及犀角地黄汤治之。大抵谵语属实。 故宜解清热。然亦有阳虚气脱而谵语者。宜用参术归等剂。他如脉短则死。脉自和则愈。 又身微热。脉浮大者生。逆冷脉沉。或气上逆而喘满。或气下夺而自利。皆为逆。 |
郑声 |
郑声脉细是虚形。一语频言脉更沉。大小便稀手足冷。急煎附子理中汤。 郑声者。只将一事一语。郑重谆复。声低脉细而沉。经曰虚则郑声是也。其证大便稀。 小便利。手足冷。此阳虚气脱之状也。宜急煎附子理中汤以救之。大抵郑声属虚。本非实证。他如神昏气促。呃逆不止。不知人事者死。 |
呕吐 |
胃家有热难停食。胃冷无和纳水浆。二证皆令人呕逆。呕家圣药是生姜。若是上行为气逆。胃家由是不安康。 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盖由表邪传里。里气上逆。则为呕吐水谷不下是也。然呕吐症本不同。有因气逆而呕者。宜小柴胡汤加生姜主之。有因水停心下而呕者。宜茯苓甘草汤主之。有因胃热而吐者。宜竹叶石膏汤加生姜汁主之。有因胃寒而吐者。宜理中汤加生姜主之。大抵呕吐清水。即为寒症。若胃中有热。必是涎液酸水。病机云。诸呕吐酸。及水液混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此可见矣。 竹叶石膏汤用参。麦冬半夏更加临。甘草生姜加粳米。虚烦自利热能清。 |
干呕 |
阳明胃络从头走。气上逆行须便呕。少阳呕苦小柴胡。胸中有热黄连候。小停心下茯苓甘。先呕后渴五苓散。汗后虚烦竹叶汤。栀子豆豉尤堪啖。 有物无声谓之呕。即海藏东垣所谓干呕是也。然干呕症亦不同。有因太阳自汗而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有因水气在表而干呕者。小青龙汤主之。有因水气在里而干呕者。十枣汤主之。有因少阴下利而干呕者。姜附汤主之。有因厥阴吐沫而干呕者。吴茱萸汤主之。大抵干呕与呕吐不同。宜分别治之。 小青龙汤桂麻草。半夏细辛芍药炒。干姜五味可同煎。水停心下斯方好。十枣汤中用大枣。 芫花大戟甘遂好。干呕胁痛宜煎服。伏饮停痰医莫少。吴茱萸汤人参枣。重用生姜温胃好。 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能解痛皆保。 |
火邪惊狂 |
火邪劫夺或惊狂。迫汗烧针更走阳。烦躁不安何药治。柴胡龙骨可煎尝。 火邪惊狂者。医家用火熏熨迫汗。及烧针灼艾而然也。其人亡阳躁卧起不安。宜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盖柴胡龙骨牡蛎能除烦敛气而镇惊也。 |
蛔厥 |
胃冷仍加重汗出。因成蛔厥吐长虫。病源本属厥阴症。宜用乌梅与理中。 蛔厥者。病在厥阴也。蛔入上膈则痛。须臾复止。得食则呕。而又烦。蛔闻食臭复出也。此为脏寒当自吐蛔。与乌梅温脏安蛔。亦有胃冷吐蛔者。此因发汗所致。病在阳明也。宜用理中汤加炒川椒五粒。槟榔五分。吞乌梅丸。盖乌梅丸于辛酸入肝药中微加苦寒。纳上逆之阳邪。而顺之使下也。名曰安蛔。实是安胃。故病主久利。见阴阳不相顺接。而下利之症。皆可以此方括之也。 乌梅丸用细辛桂。人参附子椒姜继。黄连黄柏及当归。温脏安蛔寒厥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