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足胫热,两腮红,烦渴不止,头面好露,扬手掷足,大便闭,小便黄,身壮热,不退,此宜凉解。不可服热补之药。 如足胫冷,面晃白,吐泻(32)不止,肚腹作痛,身常偎人(33),眼珠青,口中冷气,潮熟往来不定,此宜温补,不可服凉利之药。 西江月小儿不宜热药,两腮俱带绯红,手足状热火烘烘,六脉浮洪乱动。小便赤黄又涩,大便闭结难通。掀衣饮水喜当风,烦渴鼻流血涌。 小儿不宜凉药,面皮晃白无精,四肢厥冷似寒冰,六脉浮微隐隐(34)。吃乳不消呕吐,粪如鸭屎频频,神虚腹痛(35)眼珠青,病久成疳诸症。 小儿纯阳之体,阴阳(36)不可偏伤,常带三分饥与凉,此个孩儿易养。大抵脾常不足,有余肝气须防,不寒不热药为良,切忌妄行盂浪(37)。 小儿何为难治,古今号曰哑科,脉无可视如之何,口不能言病作。父母时时惊伯,医人试验诚多,从容对症用方药,有甚难为捉摸。 凡小儿一岁以下有病者,多是胎毒,只宜解毒(38)危急,小儿二岁以上有病者,多是食积,只宜消积补脾而己。其余症治方略,详载各门之下,故不重述。 注:(1)只:山东泰安州李雨沾方悦父发梓版厂为"止"。 (2)有色:汉阳鹤湄张伯琮校定版为"五色"。 (3)病难存:山东泰安州李雨沾方悦父发梓版为"定难陈"。 (4)或紫系、青系、黑系隐隐相染:汉阳鹤湄张伯琮校定版为"或紫丝、青丝、黑丝泛泛相染"。 (5)湾:山东泰安州李雨沾方悦父发梓版为"弓"。 (6)安乐脉:山东泰安州李雨沾方悦父发梓版为"失乐脉"。 (7)黑色田水扑:原书注,黑脉见者,因扑跌在水起。 (8)赤色火人惊:原书注,赤脉见,是人惊,或跌在火而起。 (9)紫色多成泻:原书注,紫脉见者,主泄痢。 (l0)黄色是雷惊:原书注·黄脉见者,因大雷声,着吓。 (11)曲反风还盛:原书注,曲是伤寒,并有干热。 (12)弯弓食上蒸:原书注,曲外是伤寒,曲内是伤食。 (l3)盖儿脉绝神困:汉阳鹤湄张伯琮校定版为"盖气绝神困"。 (14)虽有良药,断断乎不可保矣:汉阳鹤湄张伯琮校定版为"虽有良医,断不可保"。 (15)隐隐:汉阳鹤湄张伯琮校定版为"泛泛"。 (16)夭:汉阳鹤湄张伯琮校定版为"天"。 (17)泻:山东泰安州李雨沾方悦父发梓版为"泄"。 (18)青黑惊风尽死形:山东泰安州李雨沾方悦父发梓版为"唇反黑侯蛔必倾"。 (19)日平:汉阳鹤湄张伯琮校定版为"白平"。 (20)唇反黑侯蛔必倾:山东泰安州李雨沾方悦父发梓版为"青黑惊风尽死形"。 (21)久病:汉阳鹤湄张伯琮校定版为"火病"。 (22)黑疝:汉阳鹤湄张伯琮校定版为"黑散"。 (23)赤重重:汉阳鹤湄张伯琮校定版为"赤肘疼"。 (24)鼻孔:山东泰安州李雨沾方悦父发梓版为"鼻吼"。 (25)畏缩:山东泰安州李雨沾方悦父发梓版为"猥缩"。 (26)风凉:汉阳鹤湄张伯琮校定版为"风寒"。 (27)热瘴:汉阳鹤湄张伯琮校定版为"热障"。 (28)短气:汉阳鹤湄张伯琮校定版为"短叹"。 (29)目闭:汉阳鹤湄张伯琮校定版为"关闭"。 (30)沉苛:山东泰安州李雨沾方悦父发梓版为"成苛"。 (3l),(32)泻:山东泰安州李雨沾方悦父发梓版为"泄"。 (33)偎人:山东泰安州李雨沾方悦父发梓版为"猥人"。 (34)隐隐:山东泰安州李雨沾方悦父发梓版为"泛泛"。 (35)腹痛:山东泰安州李雨沾方悦父发梓版为"腹疼"。 (36)阴阳:汉阳鹤湄张伯琮校定版为"阳纯"。 (37)孟浪:山东泰安州李雨沾方悦父发梓版为"猛狼"。 (38)解毒:汉阳鹤湄张伯琮校定版为"解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