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内有司内揣外。故名篇。说文云。揣、量也。六书统云。凡称量忖度。皆曰揣。 授其调 张云。调、法度也。言颇得其详也。 夫九针者 (止) 可乎 张云。始于一。终于九者。尽天地之大数也。针数应之。故小则无内。大则无外。深则无下。高则无上。其于天道人事。四时之变。无所不合。 故散之则杂如毫毛。约之则浑束为一。一者欲得其要也。 夫治国者 (止) 为一乎 张云。至大至小。至浅至深。无不有道存焉。故治国者有道。治针亦有道。 必知乎道。乃可万变而为一矣。 动摇则应知 张云。有动则有应。有应则可知。惟其至明。故能尽得其情。 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 马云。合阴阳而察之。切阴阳而验之。见阴阳而得之。张云。 合而察之。参合阴阳而详察也。切而验之。从其切要而辨证也。故可见可得。如清水明镜之无所失也。 五音不彰 (止) 影之似形 张云。五音五色见于外。因藏气而彰明也。五脏之气藏于内。因形声而发露也。外之不彰不明者。知内之波荡也。即如鼓非桴也。得桴而后鸣响。非声也。得声而后应影。非形也。得形而后见。是皆内外相袭而然。袭、因也。马云。五脏在人身者如水波。荡然紊乱无纪。 故远者 (止) 弗敢使泄也 张云。揣、推测也。司、主也。远者主外。近者主内。察其远能知其近。 察其内能知其外。病变虽多。莫能蔽吾之明矣。内外远近。无所不知。以其明之至也。阴阳之道。尽于此矣。 天地虽大。又安能出于是哉。马云。人身之音与色。是之谓远可以言外也。而即外可以揣五脏之在内者。人身之五脏。是之谓近可以言内也。而即内可以揣音与色之在外者。此乃阴阳之极。天地之秘。盖不可以轻泄之乎。 刺节真邪论。及素问灵兰秘典论。皆藏此室。简案、司、伺通。汉灌夫。传外后亦已使侯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