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秉于五行。凡秉五行之气而生者。皆以类相属推其类。可尽天地之物。知所属。乃明形气所归。而病之原委。 药之宜忌。从可识矣。 肝 旧说七叶。居左胁下。非也。西医云。四叶。后靠脊。前连膈膜。胆附于肝之短叶间。膈即附脊连肝。从肝中生出。 前连胸膛。肝体半在膈上。半在膈下。实不偏居于左。谓肝居左者。不过应震本东方位自当配在左耳。 \r肝图\pt31a1.bmp\r医林改错。言肝系。后着脊。前连胃。名为总提。上有胰子。总提内有行水管为胃行水西医言肝无所事。只以回血生出胆汁入肠化物。二说言肝。行水化食。不过内经。肝主疏泄之义而已。至肝系之理。尚未详言。按肝系上连心包络。 故同称厥阴。经系着脊处则为肝。俞穴系循腔子。一片。遮尽是为膈膜肝系下行前连腹中。统膜而后连肾系。为肝之根通身之膜内连外裹。包肉生筋皆从肝。系而发旧说言肝居左。西说言肝居右。然其系实居。脊间正中。至诊脉分部左右。 亦从其气化而分。非以形而分也。 在天为风。 震巽主气。在天为风。人秉天之风气而生肝脏以司周身之风。故凡风病以肝为主。 在地为木。 本天无形之风气。生有形之木。肝实秉风木之气所生。解得二字。便知肝之气化。 在体为筋。 筋连于骨。盖骨属肾水。筋属肝木。乃水生木之义。以应天甲乙之象。究肝生筋之迹。实由肝膈连及周身之膜由膜而连及于筋也。西医剖视见白膜包裹瘦肉。而两头即生筋也。然彼但言筋之体。未言筋之根。惟内经以筋属肝。是从肝膈而发出膜网。然后生筋。若不寻出筋之源头则筋病不知治法。 在色为苍。 微青微黄。皮色老润。乃苍正色。其肝无病。若青胜黄则肝寒。若黄胜青则肝热。西人不讲五行。故不知气色相应之理。 在音为角。 角为木音。和而长知肝无病。西洋声学言弦管甚详。然不能分出五音六律。则察理未精。 在声为呼。 叫呼也。肝气太胜。和长之音变为叫呼。狂谵之类是也。宜抑其肝。 在变动为握。 支节运动。皆筋所主。而手尤显然。故筋之变动。则发为握。寒则拘急热则缩挛。风火闭结则握拳。透爪搐搦。 皆筋之变。 在窍为目。 肝脉交颠入脑。由脑而通于目故肝开窍于目。肝藏魂。昼则魂游于目而为视夜寐则目闭魂复。返于肝。西医剖割眼珠。极赞重叠细络之妙。受光照察之神。然试问醒开寐闭。黑子瞳子之所由生。则不知也。又使无神水。而欲其受。外光能乎。惟心火肾水交会于脑。合肝脉注目中。肝者心之母。肾之子故并二脏之精而开窍于目。西医之精。能将斜目修削使正。然不久仍斜不知病源。剖割何益哉。 在味为酸。 木之本味也。木得寒湿之气。则化而为酸。如菜入坛腌则酸是矣。木得湿热之气。则变而为酸。如得糟曲。则酸是矣。吐酸亦分寒热二证。寒酸吐清冷。热酸带腐臭。 其液为泪。 目为肝窍。故泪为肝液。 其华在爪。 爪是筋之余。肝主筋。故其华在爪。 其臭为臊。 食草木各禽兽。皆有臊臭。秉木之气故也。五臭之辨精矣。西人不知。 其谷为麦。 麦为芒谷秉东方勾萌之木气。故麦牙能疏肝。仲景治除中病。以蒸饼试之。取木克土也。 其畜鸡。 巽为鸡。木畜也。故仲景用鸡矢。治转筋。取其为肝去风也。五常政论。以犬属肝。木之畜又是一义。 其虫毛。 大而虎豹。小而毛虫。皆风木之气所生。故肝病癫痫。或作虎豹之状。又有病遍体生毛者。西医五种。有博物新篇图。画狮象小虫。毫芒毕具。然不知属风木之所生。则于医理物理不能推到造化根源也。 其数八。 河图三为木之生数。八为木之成数。五行之数。理极精微非西人所得知也。数起于一者。初也。始也。混沌初开。 惟水先有。故曰天一生水。然水气初生而未成也。必待火木金土之气皆生。水得兼借其气而后成。故历二三四五至于。 六数水乃成。焉火则继水而生故地二生火。亦成于水之后。故天七成之水火之气。已具乃化生木故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九金五十。土其理一也。生于阳者成则为阴生于阴者成则。为阳圣人于生成之次序。而以数纪之又以其数之阴阳。而于物验之神矣。 其果李。 仲景用李根皮。郁李仁。皆治肝也。一行之中。又各分五行。故果虽同是木实。而又各属五脏。 其菜韭。 得春气最先。故属木。韭根止血。能行肝气故也。韭子治遗精。温敛肝气也。 心 形圆上阔下尖。周遭夹膜。即包络也。其上有肺罩之。空悬胸中。其下有膈膜遮截。膈为膻。包络为膻中。心为君主。西医云。有脑气筋贯之。有左右房。以生血回血。又按心之脉络。从包络中发出。以达于周身。故包络为臣使之官。 \r心图\pt31a2.bmp\r西医言心内。分左右四房。皆有管窍为生血回血之用。血受炭气。则紫回行至心右上房。有一总管。接回血入心中。 落右下房。又一总管。运血出而过肺。被肺气吹去紫色。遂变纯赤。还入心之左上房。落左下房。又有一总管运血出行。 遍于周身。回转于心。此即内经营卫交会。于手太阴肺及心主血脉之说也。 在天为热。 夏令南方离火主气。是为热也。 在体为脉。 心生血。乃秉火气之化。故血色赤。脉者。血之道路也。脉经云脉为血府。西医云。心房动跳不休。周身之脉。皆应之而动。医林改错。谓脉是气管非也。观仲景复脉汤。全补心血。可知之矣。 在色为赤。 火之色见于皮里。如以缟裹朱。心血足也。若赤斑麻疹。皆是心火太甚。西洋化学。言红色中多养气。又言养气能燃。即内经火之色赤之义。 在音为征。 音和而美。其舌抵齿。 在声为笑。 心志喜故发声为笑。 在变动为忧。 喜之变也。心火宣明。则喜心火郁闭则忧。西人但知忧喜笑怒。人有此当然之情。而所以成此情者。西人不知。 在窍为舌。 心之脉管。从肺系以上于舌。而辨五味。 在味为苦。 物经火。其味皆苦然苦虽是火味。实则火之余气也。故凡味苦者。均能泻火。 在志为喜。 心火宣明。故喜。 其液为汗。 汗乃膀胱化水之气。透出皮毛者也。故凡汗均归太阳经。因小肠为心之府。与膀胱同是太阳经同附着于连网之上。 心火宣布。由小肠连网并合膀胱是为火交于水。乃能化气。外达而为汗故仲景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二方。均主桂枝。 以宣心阳也。此所以汗为心液。西洋医法不知汗之源也。 其荣为色。 血足故也。 其臭为焦。 凡物火灼。其气皆焦。 其数七。 河图二为火之生数。七为火之成数。 其谷黍。 色赤性温。故为心之谷。 其畜马。 天之大火星为心。又名天驷房驷之精。下则化为马。故马为火畜。金匮真言云。其畜羊。然以马为义长。 其虫羽。 羽族应南方朱鸟之象。西洋格致言鸟肉多缝隙。使养气充满。则轻灵善飞。养气能燃火。则知羽族。秉火气多矣。 其果杏。 夏之果。故属火。杏仁苦降。虽是肺药。实以火制金之义也。 其菜薤。 气辛温。叶不沾水。秉火气所生者也。仲景用治胸痹。以其能宣心阳也。 脾 居中脘。围曲向胃。西医云。傍胃处又有甜肉一条。生出甜汁从连网入小肠上口。以化胃中之物。脾内有血管。下通于肝。余按脾居油膜之上。与各脏相通。其血气往来之道路。全在油膜中也。中国医书。无甜肉之说。然甘味属脾。 乃一定之理。西医另言甜肉。不知甜肉。即脾之物也。又按仲景越脾汤。是发散肌肉。脾约丸是滋润膏油。盖脾脏生内。 之膏油从内膏油。透出于外。是生肌肉然则外肌内膏。皆脾之物也。西医言脾中之血。壅热气以薰化水。谷盖血即心火所生。壅生热以化谷者。火生土之义也。至于脾土制水之说。西医不知。言水入口。散出于胃。走连网中。不知连网上之。膏即脾之物。膏滑。故水利。 \r脾图\pt31a3.bmp\r医林改错言脾中有管。名玲陇宫。水从胃透入此管。遂下走鸡冠油中也。余按脾与胃相连处。有膜一条。其中有管。 自然无疑脾质凝血而成。西医言脾中有血管。回血聚于脾中者极多。余按血是心火所生。火生土。故统血极多。食入则脾拥动热气以化之。西医又言有甜肉汁化谷。按甜肉即胰子也。生于油上。凡膏油皆脾所生之物。膏能化水胰子。能化油脾称湿土。正指胰子与膏也。有此滑润。故肠中通利而物化。宋元后图脾居于右。西医图居于左。考淮南子。已有脾左肝右之说。但脾之应脉。实在右手。盖其功用实归于右也。 在天为湿。 长夏之令。阴阳交会。是生湿气。 在地为土。 湿气所化。于五行为土。凡物湿渍皆化为土。而土中又常含湿气也。 在体为肉。 此肉字兼肌言之。肌是肥肉。肉是瘦肉。人身肥肉包瘦肉。外之肥肉。又由腔内之油膜透达而生者也。脾生油膜之上脾气足则油多而肥膜上之油。即脾之物也。在内为膏油。在外为肥肉。非两物也。油膜中有赤脉。属脾血分。脾之血足。则此赤脉由内达外是生瘦肉。盖土是天地之肉。脾亦应之。而生肌肉。 在色为黄。 黄为中央之土色。凡人面黄明润为无病。发黄为湿。病在脾也。 在音为宫。 声大而和。其舌居中。 在声为歌。 脾主思。思而得之。则发为歌。癫狂自歌。脾绝亦歌。 在变动为哕。 脾气逆满。吐声不吐物也。与噫呃略同。非痰即血之所致。 在窍为口。 口通五脏。然主于纳谷先通于胃。而胃实脾之腑也。故口亦是脾之窍。凡百体皆有专属者。有兼属者。西医图口。 通脑通心肺。通胃。而不通脾。不知胃乃脾之腑。不通脾。而反属脾窍。则其归属。有真主宰矣。内经精确如此。真中外所不能及。 在味为甘。 西医云。甜肉汁。入肠化物。盖甘者。土之本味也。故甘味均能补脾。太甘则又壅脾气。而为病。 在志为思。 脾主运用。故其志在思。而思虑又转伤脾。 在液为涎。 五液皆肾所主之水也。脾土不能制水。则水湿而为涎。脾寒者。其涎清冷脾热者其涎稠粘。 其荣为唇。 口为脾之窍。唇又为口之门户。故脾之气血冲和。则唇明润。脾热者唇枯脾绝者唇缩唇不与脾连。而脾荣却见于唇。 西医之拘于形迹者。断不能知。 其臭香。 甘味所发。其气为香。木香之类。所以入脾。 其数五。 河图十为土之成数。五为土之生数。居五行之中。兹故独举中五以立言。 其谷稷。 味甘入脾。即北地小米之大而黄者。 其畜牛。 黄牛也。鸣中宫音。本草言牛乳益脾。忌酸味,因牛属土。酸属木。故不相宜。义可类推。 其虫。 如蚯蚓是秉土之精能化毒以利水。 其果枣。 味纯甘。土之果。补脾多用之。 其菜葵。 即冬葵。秉土湿气所生。故滑润。土能制水。故冬葵子。能利小便。 肺 西医言肺覆而盂。前两叶包心。在后有峡及肺根。此根即气管。肺脉连网等。包裹肺衣而成每肺外。有衣薄而通明包肺四面。肺有缩力。每叶藏气管气管之末为气泡。肺脉至气泡而散。即包。气泡功用主呼吸也。此说于肺衣气泡。颇能详明宋元后不知肺之功用。全在衣与泡也。 \r肺图\pt31a4.bmp\r旧云八叶。非也。西医云五叶。右三左二。披离下垂。后附脊骨。前连胸膛。肺中有管窍。通于膈膜。而下达气海。 肺质轻松。外有膜沫濡润。以助呼吸。 在天为燥。 在天为收敛肃杀。秋燥之气。故经秋则草木焦枯感燥气也。 在地为金。 燥气所生。于地之五行。为庚辛金。人之肺脏实秉燥金之气。而生者也。 在体为皮毛。 肺金干象。其体如天。天包于地之外。皮毛包于人身之外。故皮毛属肺。肺多孔窍。皮毛尽是孔窍。所以宣肺气。 使出于皮毛以卫外也。西医剥皮观而知人何处皮浓。何处皮薄。然不知皮为肺之所司。言毛孔能传人之热外出。而不知是太阳卫外之阳也。 在色为白。 金之本色。人面白而明润者。肺无病。白如枯骨者死。惨白者失血。以肺主气。但见肺之色是气多而血少也。 在音为商。 西方金音。口张声扬。 在声为哭。 商声也。主秋令发哀伤之声故哭。 在变动为咳。 肺主气。气逆而抢上。故咳有痰火迕犯而咳者。有寒饮闭滞而咳者。 在窍为鼻。 气管总统于肺。而上通于鼻以主呼吸。 在味为辛。 金之性烈。故味辛。细辛薄荷之类是也。若大辛者。又秉金敛火速之性。主下行以温肝肾。桂附是也。 在志为忧。 肺主敛。忧则气敛。 在液为涕。 涕出于鼻。故为肺之液。肺有寒。则涕自出。有火则无涕。 其荣为毛。 肺主皮毛。故肺腴。则皮毛荣也。 其臭为腥。 鱼为水族。兼秉金气故其臭皆腥。 其数九。 河图。四为金之生数。九为金之成数。 其谷稻。 秋熟。皮黄米白。故属金。 其畜狗。 说文云。叩气发声。故名狗。肺主气。狗能叩气。故属肺金之畜。 其虫介。 铠甲之象。属金鳖甲山甲。均能破肝。以其秉金气能攻制木也。 其果李。 按李既属肝。此当以梨配之。五常政论作桃。 其菜韭。 韭色白。亦可属肺。然其得春气为多。总宜属肝。秉金气者。不止此药。古人以此属肺。亦只示人以端倪。非谓此外。更无其物。又以见一物。不止一义耳。 肾 形如豆。又似猪腰子。肾中有油膜一条贯于脊骨是为肾系此系下连。网膜又有气管由肺而下。附脊循行。以下入肾系而透入。网膜达于丹田。两肾属水中间肾系属火即命门也。命门为三焦膜油发源之所。故命门相火。布于三焦。焦即油膜也。旧说多误。西医析言之。而不能会通也。详考内经自见。 肾靠脊而生。有膏油遮掩。附肾有薄膜包裹。西医名为肾衣。此衣发于肾系。乃三焦之源也。肾系是白膜层叠退出而成。一条贯脊。系中内窍通。脊髓最深之窍也。其次为气管。外通于鼻。以吸天阳下入丹田。为生气之根又其次为溺。 窍水入胃。散膜膈中。以入肾系。合为溺窍透入下焦乃及膀胱。西医但言气管溺管。而不知化精通髓。尤有一管名曰命门者。水中之阳外通天气为生命之根源也。内经未言溺过肾中。然谓三焦为水道。膀胱为水府。肾为三焦膀胱之主。其司溺从可知矣。 \r肾图\pt31a5.bmp\r在天为寒。 北方冬令。阳气内敛。阴气交互。是为寒气。 在地为水。 寒气所生。于卦为坎。于五行为水。 在体为骨。 肾秉寒水之气。主蛰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化。髓生骨。小儿髓不足。故头骨未合。老人肾虚。故骨痿也。西医将人骨骼。照印入书。长断大小。圆锐曲折。尽其形矣。然不知是肾之所生。彼以骨中有髓。知为脑髓生骨。而不知并脑髓。 皆肾所生也。余识西医潘某中国人。而为外国医士者也。 其妻死。即用洋药。化去尸肉。存枯骨。置之药局。以备考校。此于接骨检验。询为有益。于内证毫无补裨。存其骨。而不知骨所自生。迁可笑矣。 在色为黑。 水之色也。黑而惨淡者。水泛土衰。黑如烟煤者。水枯肾竭。五行之理。成功者。退五。色亦然黑转青。则黑退青转红。则青退烂布造作洋纸。腐化全带黑色。若欲退其黑色。用品蓝入。则黑退。然纸成后。内存品蓝性。久则变出青色。必再加品红水。则青色退尽。永不变蓝色矣。是可见五行退卸之理。 在音为羽。 其音低细。 在声为呻。 呻。伸也肾气在下。故声欲太息。而伸出之。 在变动为栗。 战栗。寒貌老。人阳虚。往往寒战。 在窍为耳。 陈修园谓肾脉不上头。肾与心交。假心小肠之脉。入耳为听宫。其说迂曲。岂有肾自开窍。而无路上头之理。盖肾主脑。髓耳通于脑。路甚直捷。所以肾开窍于耳也。西人称耳深处之穴。曰耳鼓箱。有薄翳盖之。气搏则动。下有细骨如干。传其动于穴底耳翳接细络。如琴瑟之有弦。稀密拉。放以外音传于脑。则耳亦琴也。巧妙之至。西人此说精矣。 然不知耳是肾窍。不知司听者。是何物也。盖髓为精神所会。而窍通于耳。故能辨声音。声气二者。皆空虚无形。然声速于气。气已至。则可呼吸而入口。声已至。不能招收而得。西学言空气。布满天地凡声音者。是击动空气而成也。据此则耳之辨音。亦以耳窍内之气为外空气击动。故声传入耳。肾者。生气之源。而髓则肾精所化。则髓中之气尤至。灵气也。故外空气传声动之则应。又听有远近明暗之分。则久视乎髓中之气。有优劣也。西学尚未谈到此。 在味为咸。 洪范曰。润下作咸。水之味也。药如苁蓉等。皆入肾。 在志为恐。 肾存志。为作强之官。肾虚不能作强。则为恐矣。 在液为唾肾络上贯膈。入肺系。系舌本。舌下廉泉玉英穴。出液之道也。肾液上泛。则为唾。 其荣为发。 发虽血之余。实则血从气而化。外达皮毛。上至颠顶而生发也。气乃肾水之生阳。由太阳经而达于外。以上于头。 血在血室之中。得肾气之化。外达则为皮毛。上行则生头发。血室气海是二是一。皮毛头发。并非二物。所以发名血余。 而又为肾水之荣也。故乌须发之药皆补肾。 其臭为腐。 凡物入水。无不腐化。故水之臭腐。 其数六。 河图。一为水之生数。六为水之成数。 其谷豆。 黑豆也。其性沉。其色黑。故属肾水。 其畜豕豕也。色黑属亥。为水之畜。 其虫鳞。 鱼龙。皆水中之阳物也。故鲤鱼汤利水。龙骨镇肾气。皆从其类之义。 其果栗。 色黑。根不亡本。故属肾水。 其菜藿。 古藿。即豆苗叶。 天地之大。不外五行。人禀天地而生五脏。推之于物。各禀五行。因皆与人之五脏相属。能知五行变化之理。则于病药。自然会通。故节录金匮真言脏象论等文合为一章以见大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