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病能部] 足太阴脾病论
    脾位三阴。为六经之内主。以地德而上承乎天。故广明之下。即为太阴太阴掌太仓之出入。为心君储精待用之府。
    所以散精微赡运用。为胃行精液者也。其职主运。故以升为德。其部当水谷之海。故以湿为苦。若有余不足。而为病淫与郁。则水火二气皆能病之。水病则壅。壅则伤气。虚而不运。腹满胀。胃脘痛。肠鸣飧泄。食不化。身体皆重。上为大寒。火病则不濡。不濡则伤血。血枯而燥。胃气乃浓。善饥肉痿。足不收行。善螈。脚下痛。舌本强。食则呕。食不下。烦心。水闭黄胆脾约。必也常使少阳和气常动于其中。则土润而升。不伤于燥。土健而运。不伤于湿。斯为得其平矣。然其居中央孤脏。以灌四旁。而主四末。病则必沦于四脏。而四脏有病。亦必待养于脾。若脾绝、则四脏即无以为生。是后天之本绝。较捷于先天之根绝也。故治四脏者。不可以不养脾。调停脾胃。医中之王道也。其曰腹满胀。支膈胁。下厥上冒。以为过在太阴阳明者。太阴土壅。则本经不运。而阳明之气不腾。是以不能出营卫以升达于上下。
    不达于下。则肾气独沉。故下厥。不升于上。则肺气不行。故上冒。此为中气不足。中州之病。是以甚则入脾也。
    

[卷之二\病能部] 足少阴肾脏病论
    肾在人身为阴中之少阴。应天时而主冬令。故太阳寒水司气。不归膀胱而归肾。盖以肾之为气。主蛰伏。主归藏。
    天地敛藏之气。必归于此。是以寒水唯肾得主之也。顾其脏位为先天根柢。与心火为对待。故又为阴中之太阴。而先天真火亦涵于此。是虽各以为体。寒为位。而实以火为用也。易象坎。画一阳入二阴之间。为体阳而用阴。其性流行。又体阴而用阳。人身之肾。其坚滑者水之体。其流动者火之用。得水火两具。而藏命门真火于至阴之中。坎之象也。夫阳气生于阴中。静极而动。能升阴精以上奉离宅。所谓升坎填离之妙。乃先天之大本大源也。以其火藏水中。水升天上。
    故常以水为海。火为龙。水暖而龙潜。水寒而龙起。是以肾家之病。不止水衰为土所克。而又有水火两病也。如湿淫寒淫所胜。则肿、骨痛、阴痹、头项痛、时眩、饥不欲食。寒气自伤。则清厥。意不乐。腹大胫肿。喘嗽身重。寝汗出。
    龙火为患。则面如漆紫。咳吐则有血。喝喝而喘。心如悬。口热咽干。烦心之类。皆肾家寒湿之淫。与水空火腾之为患也。至于水藏土中。而所以为蛰藏者。实藉土封之力。经云、肾合精其主脾。是封藏必在脾气。故不曰克而曰生。此前人补肾。用六味入茯苓山药之妙理也。先哲之言曰。肾家水不足。勿熄其火。须滋阴之源以配火。肾家火不足。勿伤其水。须益火之主以配水。有旨哉。
    

[卷之二\病能部] 足厥阴肝脏病论
    厥阴肝脏。在人身居太阴脾之下。少阴肾之前。为人身下部之中。故其位在少腹。其地为血海。其脏微偏左。故其部在两胁两。其经气起足上内廉。循股阴。环阴器。抵小腹。上贯膈。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与督脉会于巅。是以厥阴通乎巅顶。然其脏为两阴之交尽。乃阴之绝阴。其表为少阳。绝而复苏。一阳来复。故少阳起于厥阴。一阳发生之气由此而起。故其藏为木德。主春属甲乙。而与胆气为表里。又其脏主藏血。为血家之部。故其职为血脏而摄血。又主筋。在两阴之间为独使。故能任筋骨劳役之事。为罢极之本。其精上荣于目。而旁通于耳。以木为德。故其体柔和而升。以象春。以条达为性。故其气常苦急。而激暴以发怒。及其病也。其症多逆。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蒙招尤。目瞑。及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以至经病。则腰痛不可仰。丈夫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溺道癃闭。其郁与胜。必使及所胜。胜则脾土受邪。故胸满呕逆飧泄。此其大较也。然于其五脏为独使。而合少阳胆为游部。又为将军之官。则于一身上下。其气无所不乘。和则为诸脏之赡养。衰与亢则为诸脏之残贼。凡弦脉所见者皆是也。是以肝家之逆证最多。其与寒热虚实邪气使克。本经自病。与经气相加。凡三十有余症。要为肝之不足。此不必言也。即肝之有余非有余也。肝之阴不足也。或谓肝无补法。此昔人之谬也。夫肝气之逆。由肝志之郁。经曰。以辛散之。以辛补之。岂曰伐之乎。肝火之实。由肝血之虚。经曰。以酸泻之。以酸收之。岂废滋养乎。至若阴邪犯入。则阴厥。阴厥宜温。是补其气也。阴虚不荣。则阳厥。阳厥宜清。是凉其血也。近代薛立斋立论。清肝火。补肝血。矫前人之弊。其得之矣。
    

[卷之二\病能部] 太阳经络及膀胱病论
    内经云。太阳者三阳也。其气最尊。唯心君得主之。故心为阳中之太阳。要为元气之极浓。是以为经为父。而为十二经之纲维。人生于阳。阳气一丝未断不死。是以有取于纯阳。而要其所以为阳。即神明之气故也。其气高而在上。故六阳之气。皆从而上于头。自额颅巅顶。及后之风府。皆太阳也。其气本于少阴肾。又自太冲而上。总于督脉。而极于背之五行。故自顶脊及腰背膂。皆太阳也。其气浮而充满与卫气俱。经云。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唯其卫外。故主一身之充肤泽毛。凡为外之卫者。皆太阳也。主内而专精。故精则养神。主外而固密。故宜静。而躁则消亡。若此气稍有不精不密。则内外之病皆举矣。内之为病也。发寒热壅肿痿厥痛。及为结隔。亢则如霹雳风雨。外之为病也。风寒袭之。
    为伤寒中风。其在经络部位受病。则头痛项强。肩背腰膂骨节疼痛。通身发寒热。伤寒畏寒。伤风畏风。寒则伤营。风则伤卫。其所以纳膀胱。而病不归膀胱者。以膀胱为州都之官。主表非其所事。唯日久而行其经尽。则有犯及膀胱。为渴而小便不利。是从其经之本也。乃伤寒诸家竞以脉浮为太阳膀胱病而绝不计太阳为何物。动指膀胱当之。而抑知膀胱固非病之所主也。
    

[卷之二\病能部] 气交外感病论
    四时六气。五运司天。是为三合。缘其三合。故为气交。气交则变而人应之。是以外感百病生焉。人在气交之中故也。四时六气之正。内经全不列证。其不列证者。以正六气。本五行四时之顺。阴阳升降之宜。果合气宜。何尝有病。
    其所以有病者。以其气之至。常有太过不及之差。或有加临乘除。主客胜负。以参合其间。则亦恒能变本气之用。而为太过不及之异。是运气司天。苟相值相加。斯不能无病也。若谓不关于人。则该年之生息凡物类之盛育衰耗。草木之发荣黄落。每年不同。此非其气交而变者乎。人在气交之中。岂无相感之故。盖外有所感。而内之所应。苟失其和。病于是乎作也。夫外之所感。本与内伤七情不同。内伤从素性偏僻。煎迫之有素。脏腑禀受。浓薄之不一而得。然由此而外感。原各有内气之应。非可止以外邪治之也。内经别有奇恒一门。以收内伤。其法虽与运气之外感霄壤。而观运气七篇。
    其病丛列。帝以条绪纷纭。复询岐伯。以致一之道。而岐伯答病机十九条以约之。其致病皆由岁气交加。外淫而甚。其中火热独多者。以二火司天故也。岐伯恐帝未得圆通。首戒以无失气宜。而继之以无者求之。虚者责之。盖谓有内证夹之。当更加之意。初不以外感之有余。印定后人眼目也。刘守真高明之士。亦复不察。而执以为脏腑内外百病。皆尽于此。衍为原病式一书。尽以有余属之火甚之症。十恒八九。特信寒凉攻泻之法。立方以误后人。极于张子和儒门事亲一书。专以汗吐下三法。从事峻剂法。以为邪祛正立。否则关门闭盗。后学不察。仍其偏说。由于不读内经。而未奇恒之一门耳。夫人脏腑阴阳之气。有有余不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盗乘其虚入劫衄其主。当是之时。攻盗乎。救主乎。
    若救主而用攻。杀其主而已矣。故要而论之。运气加临为病者。不越运气之有余不足。以补泻之。而必须内固其脏腑。
    脏腑之有余不足。而内为病者。纵有运气之感。仍当治以脏腑之内伤。而略祛其微邪。以靖内气。所谓养正则邪自去者此也。然则治外感之纯用攻者。要非为善法也。
    


前一页 ◇ 足阳明胃腑病论
后一页 ◇ 厥阴岁气病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