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人道部] 五脏五主论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脉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脉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肌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
    五脏藏神主用。而职有贵贱。事有相使。内经明之矣。而于五行之相克。脏之受制。经反以为主而用之。则何也。
    盖五行之妙。每以相制为生。故内经于此特明五脏之养。受生之本。其道固有以逆而不以顺者。乃非以为克而以为生也。夫心藏血脉。自当以合脉为主。而偏主于所畏之水。此养心之法也。何则。心以神用。则必取金多而用物宏。苟非太冲之精腾上而调护之。则神空而无所丽。是神之所丽。唯有阴精承之。以为之济也。所以然者。心本纯阳。而其象反为女。
    内自含阴。故其象又为月窟。参同为女之性冤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必使清静有匹以镇之。俾婴儿谐于女。
    而后月窟天根通其往来也。天使女之有匹者。非其主之者耶。老氏云。上善若水。水善下而不争。此持心之道也。天根月窟之往来。女婴儿之谐偶。此养心之妙也。此可知肾之为心主矣。肺主气。而其象应秋。敛清肃。肺之性与用也。若寒凉过甚。则太和失而元气遂伤。此必有所相济以生其和。而后元气得行。能生其和者。非心德之暖乎。唯有火德之暖。以益金体之清。是以金为丽泽。而沛雨露于天河之上。凡金之不燥不溢。得以治节体元加于众物之表。而不若气上逆者。此物此志也。肝厥阴。而职风木。其气兆甲于艮。而凋落于兑。则燥金固所畏也。然肝之少阳。其少也苦稚。
    其盛也苦怒。其横溢也苦逆。调之者唯在其金。而轻重治之。使稚者渐坚。怒者遽平。逆者敛缉。而后乃成其为少阳之盛德。故其主肺也。至若太阴脾土。以浓德载物。而育之长之。尝苦于木之克制。是木为脾也。然土泽而滞。每有水火二窒。水湿则土泥而不生。火燥则土坚而不荣。唯有厥阴之气。以疏通之。而达其升德。则水不为濡。火不为燥。而后能奔走诸经。以行津液。是脾不可一日不主肝也。至于土为肾主。则更有妙于此者。夫水由地中行者也。以流为性。
    以险为习。惟是生于天。而涵于土。故源泉不竭。而泛溢无虞。是土能制水。正土能养水也。知乎此。则知肾之所以能蛰藏者。固非土莫主也。由是言之。养心者莫若补肾。保肺者莫若宁心调肝者在于敛肺。扶脾者在于达肝。而滋肾者在于葆脾。相克之道。转而相生。此五行五德之妙也。
    

[卷之一\人道部] 五脏苦欲论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欲。急食咸以软之。
    用咸补之。甘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而苦泻之。甘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五脏苦欲药味补泻。前人王好古有论。然凿住药味。胶柱鼓瑟。其于五脏之性情。五味之即泻即补未之知也。夫肝为少阳木。其性疏达而不能屈抑。故常过中而苦急。急则以刚乘刚。其发暴怒。故不耐郁而欲散。苦急欲散者。肝之性情也。
    甘味性和而缓。肝急得之。可以平其中。而制其有余。故当甘以缓之。辛味发散。与肝同性。为肝之所欲。故当辛以散之。然肝既欲散。而辛适投其所欲。是不唯散之。正以补之矣。故曰以辛补之也。酸为木之本味。而云泻之者。盖以酸先入肝。故即借其先入之势。以巽入而渐以敛焉。则木不急而肝可和。故谓之泻也。甘缓酸泻者。皆以制其有余。甘以缓其前。酸以泻其后。辛散辛补者。皆以益其不足。散以充其力。而去其郁。补以顺其性。而养其神。此调肝之法也。
    心为太阳火。其用则明。其官则思。而每苦离照之不充。是以病常苦缓。治之者。以酸味饮之。使安于内而不外驰也欲者。思虑之极。猝难安妥。每喜和靖以镇之。咸。水味也。能济火之有余。故当咸以之。心。而后心不虚。是即咸能补之也。甘泻者。以其神用不休。乃以甘性之和缓。即用其神而休之。故曰甘能泻之也。盖神明之用。常见不足。
    苦缓欲者。皆不足之为也。酸收咸者。皆补心之法也。故即甘之为泻。亦不过少为缓之。以使神明之克安。而要非实有事于泻也。脾为土德喜燥。而主乎健运。故常苦湿。苦能下滞。滞去则湿去也。土性乎奠而和缓故欲缓。维稼穑作甘。是其本性。故甘可用以缓。亦可用以补也。甘以益其元。苦以散其滞。是之谓苦泻甘补也。肺主治节。得职则其气下行。失职则其气上行。故苦气上逆为火。苦性清寒而能下。故泻之以苦。肺金居上。其性常散而不能聚。故欲收。惟酸味能收。以此收之。自使清肃之令。底于容平。此以酸收。即以酸补也。盖苦气上逆。为肺气上不足。苦泻其火。所以制外来之侮。酸收且补。所以益不敛之金。若本家自壅。则直以本金之辛味而泻之可也。肾主藏真水。而行客水。燥则真水自病。故苦燥。辛以润之者。辛为金味。金能生水而兼溢。又能活水也。然肾虽得润。而或肾气不坚。则与客水相汨。势必使相火煽。而精不守。此蛰藏之本。所以必欲其坚也。苦之性味寒而且清。寒能静龙火之出入。清能别淄渑之本源。故苦之味可以坚可以补也。王氏谓无泻法。则本经以咸泻之之谓。何不知肾司行水。客水不行。则真水不藏。
    古方补肾填精。必兼行水之品。有补必有泻也。唯不护其精而泻之。乃为不可耳。但肾家有水火二守。水减则火炎。火衰则水泛。燥与不坚。两病俱甚。则壮水之主。与益火之源。乃治肾之要也。
    

[卷之一\人道部] 六腑说
    六腑皆以出入名阳。而有重轻之别。其得与于三阳者。唯阳明胃。与少阳胆。连及三焦。他若大小肠膀胱。皆使器传道受盛之官。不得列于阳数。其以六腑名者。以其同为形脏。同有出入。故名之耳。后学不察。以为生人之阳在此。
    而加诸五脏之上。以经络表里之故。遂从而夫妻之。此大谬不然。试明之。夫阳明胃能合于二阳者。以胃为水谷之海。
    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以养五脏气。是以五脏六腑之气。皆出于胃。而即为五脏之藏耳。五脏不得胃气。则不能至于手太阴。与胃气。肾能为营卫周身脏腑之主。而其脉同变见于气口。故阳明独得列一位于五阴之间。本经曰。气口亦太阴也。诊胃气者。亦得以右寸与关上。当肺气宁静。而右寸独盛者。此胃脉之盛也。且胃腑之位。为两阳合明。其经属相火。夏气当乎二阳。经为二阳为卫。二阳为维。以其气用之大也。知气用之大。则知阳明之大矣。次则少阳胆。胆列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又指为中精之腑。则其所主已异乎形脏。而其腑之气。直得先天甲气。而起于少阴。发于厥阴。
    是二阴之真精所生。以为一阳之妙也。经曰。少阳连肾。肾上连肺。夫少阳起于夜半之子。为肾之天根。其气上升。以应肺之治节。是所谓中和。极通之上下。故得游行于三焦。而即三焦之所治。以致用于阳明。凡诸腑脏不得此气。则不能以为和。是胆之为用。能起九地。而升其地德。亦能出三阳。而布其天德。不止为中正之官。五神之决断。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经之所谓谓此也。要其为腑。虽微有出入。劳则有之。而其体则独居于清静之腑。以冲和之气。温养诸脏。
    故有中精之目也。若膀胱者。其邪虽大。而其本则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待气化而后能出。夫州都之下邑。绝远京师。
    且津液必待化而出。则膀胱之为器。绝不得与诸阳并。而其经反纳太阳者。以太阳起于少阴。今归之以阳。故借纳之于此也。其实太阳为三阳之主。为经为父。膀胱虽其本脏。而要不得竟以为父之太阳目之也。后学不详本经。皆谓膀胱为太阳寒水。以主寒令。岂知六气寒水之所主。本为少阴肾。人身太阳之经。实非寒令。而膀胱之水。亦非寒水也。二肠者。受盛传化之官。为胃之器使。亦供役动用之物耳。其腑无灵。其经亦非当阳之用。要以营气之隧道与心肺相接。故经络得与心肺为表里。非曰此二物能与心肺为互用也。脉经以其络列寸口心肺之上。其说遗误后学。莫此为甚。夫心肺为阳。在上主诸关前。以主夏秋。此岂可使二肠当之。即脉经伪揆种种。竟无二肠脉状。知其无以加心脉之浮大。肺脉之浮涩。而别撰二肠络矣。经又曰。脾胃大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者也。
    此皆至阴之类。通乎土气。内经明指其阴。叔和以其为阳。读书无眼耳。
    


前一页 ◇ 卫气论
后一页 ◇ 太冲三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