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家自先伯父昌龄公肆力于医。而家君继之。迄于今盖四十年矣。犹忆十岁时。家君遘热病家弟济生病中暑。壮热谵语。面赤烦渴。时家君远出未归。延郡中某老医治之。手甫按脉。 即大声告曰。此儿之病。危在夜半。恐不治。翌日家君自外归。命剖西瓜汁与饮。一汗而解。未尝不叹医药之关系如是其重。而专门名家之罕观为可憾也。十六岁后。先伯父以积劳病逝。家君又屡患肺病咳嗽咯血。呻吟床蓐。家庭之忧患日多。而予习医之志。因是益坚。遂发家中藏书。朝夕玩诵。家君又时为讲解。每治难病。必撮其大要。举以训示。凡诊察之奥。用药之精微。与夫鉴别死生。暨寒热攻补先后之次序。皆了如指掌。老人谆谆如蒙师之训学童。寒暑靡间。乐此不疲。数年以后。于医学始稍窥门径。于是益搜求旧籍。广购新书。凡坊间罕见孤行之本。以及管赵诸氏所译之西医书。均罗而置诸几案间。参观互证。久之遂别有会心。乃稍稍为人医治。丁未戊申两年。前清两淮盐运使司赵都转。与两江总督端制军。先后考试医学。友人陈君瑞辰等相约观光。谬获最优等证书。嗣侨寓京口。遂以医问世。 四方人士。不以予为固陋。竞来延诊。由是益有所考镜。既自幸。复自愧也。尝观吾国医学之历史。其学术精深之士。得力于社会个人之传习者为多。而政府提倡之力较少焉。非在上者不知提倡也。人材之出。本于山川灵秀。况医属专门科学。非学问阅历兼到。未易得其神髓。故吾国医书。皆以私家之着作为优。今虽世界交通。政治学术多效法欧西。医学一科亦采用西法。顾吾以为中华乃衣冠文物旧邦。先圣先贤所遗传之医学。自有其真精神在。决非他人之说所得而摇撼之。今而后欲求吾国医学之发达。仍必赖私家之纂述以相为辅助。予不敏。窃尝有志于此。顾以兹事体大。尚须有待。去年十月。家弟济生书来。嘱将平时治验方案。勒为一书。以供研究。人事倥偬。未遑议及。今夏济生复以为言。而知交中亦有借钞者。爰择要编次。不分门类。题曰丛桂草堂医草。盖仿卢氏之芷园臆草。与喻氏之寓意草云。虽区区一得。未足方此二家。而十年经验。或可为医林之借镜欤。 岁在甲寅六冬前一日江都袁焯桂生氏识于京口寓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