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曹子藩六脉濡细,而模糊不爽,舌苔薄白,中心带黄,而颇觉粘腻稍一动作,辄易汗出。若果阳虚,何得酬应纷繁,不存畏葸。岂卫外之阳,与运用之阳,一而二耶。无此理也。所以然者,汗为心液,液贵收藏。
    今体中之湿有余,兼复嗜饮,酒性升热,遂致胃中之湿热熏蒸,迫液外泄,汗出过多,实不在自汗盗汗之例。如护卫其阳,固表益气,则湿不能泄。若敛摄其阴,壮水益肾,则湿滞不行。两者皆足以生他变也。
    治汗之法,惟祛其热不使熏蒸,兼引导其湿热下行,使熏蒸于胃者,从膀胱而渗泄,则不止其汗而汗自止矣。
    地骨皮(三钱桂枝三分煎汁收入)滑石(四钱)茯苓(四钱)泽泻(一钱五分)猪苓(二钱)枇杷叶(四片去毛)浮小麦(一两煎汤代水)梁(左)叠进黄建中汤,咳嗽盗汗俱减。然痰涩不爽,每至半饥,其咳即甚,形体恶寒,脉象细弱。阴伤及阳,以甘药补中。
    炙绵(三钱)生甘草(七分)甜杏仁(三钱)茯苓(三钱)橘红(一钱)奎党参(三钱)淮小麦(五钱)胡桃肉(一枚)南枣(四枚)二诊吐血之后,阴伤及阳,盗汗虽止,而形体恶寒,咽中如阻,即欲呛咳,胃纳不起。投以建中,中气仍然不振,脉象细弱。良由阴阳并虚,少阴之脉贯喉,中气下根于肾,所以肾阴虚而咽中不舒胃气不振也。汤丸并进,上下分治。
    炙绵(三钱)炙黑草(四分)菟丝子(盐水炒三钱)怀牛膝(盐水炒三钱)奎党参(三钱)白茯苓(三钱)炒萸肉(二钱)都气丸(四钱二次服)三诊久虚不复,稍饥则咳甚,胃气不能振作。拟以麦门冬汤养其肺胃,仍以丸药入下,以摄肾阴。
    台参须(一钱)青盐半夏(一钱)海蛤粉(三钱)车前子(盐水炒二钱)大麦冬(三钱)生熟草(各二分)白茯苓(三钱)牛膝(盐水炒三钱)左归丸(三钱先服)四诊脉细弱少神,咳甚不减,痰多白腻。食入运化迟钝。阴伤及阳,肺脾肾俱损。再摄其下。
    桂枝(四分)巴戟肉(三钱)车前子(二钱)五味子(三分)左归丸(三钱先服)茯苓(三钱)牛膝(三钱)菟丝子(三钱)炙草(四分二味另服)张向有肝气,腹时胀满。春升之际,更起呛咳,痰粘而稠,寐则泠泠汗出。脉数细弦。肝藏之气,逆犯太阴,肺为水之上源,恐水源失化,而入损门。
    阿胶东白芍牡蛎玉竹生草蛤黛散川贝母碧桃干淮小麦南枣枇杷叶二诊养肝保肺,固表和阳,咳嗽减疏,盗汗大退。的是肝木冲突之余,木叩金鸣,阳不固摄。效方扩充。
    肥玉竹川贝母生白芍青蛤散生甘草阿胶生地牡蛎南枣淮小麦炙枇杷叶三诊咳嗽盗汗俱减,脉仍细数。阴虚不复。效方进退再期应手。
    大生地杭白芍蛤黛散肥玉竹牡蛎阿胶珠川贝母大麦冬淮小麦南枣枇杷叶(蜜炙)右潜阳宁神,轰热盗汗犹然不退,手指带肿,口燥欲饮。适在经前,乳房作痛。脉数而弦。阳气不收。再育阴泻火固表。
    生于术柏子仁牡蛎麻黄根(四分)法半夏炙五味炒枣仁北沙参浮小麦(一两煎汤代水)当归六黄丸陈(左)伏暑之后,湿邪久恋,熏蒸阳明,汗出不止,遗泄频来。亦属湿扰精宫耳。
    地骨皮(三钱桂枝三分煎汁拌)赤茯苓生米仁建泽泻滑石块沉香曲木猪苓淡黄芩川萆制半夏川通草上广皮淮小麦(一两五钱煎汤代水)二诊汗泄得减,时仍遗泄。湿热熏蒸于上,复扰于下也。
    地骨皮(三钱桂枝同炒)猪苓(二钱)生米仁(四钱)泽泻(一钱五分盐水炒)川萆(二钱)黄柏(盐水炒一钱)砂仁(七分)广皮(一钱)大淡菜(二只)浮小麦(一两)吴(左)病后自汗,咽中牵腻,有时火从上升,则肌肤灼热。脉数软滑。此甲木与戊土不降,而乙木独升。
    恐损久不复。
    制半夏(一钱五分)云茯苓(四钱)海蛤粉(三钱包)地骨皮(桂枝四分煎汁收入)福泽泻(一钱五分)广皮(一钱)栝蒌皮(三钱)枇杷叶(去毛二片)鲜竹茹(一钱五分姜汁炒)淮小麦(一两煎汤代水)某(左)口腻舌浊苔白,而中心光剥。中气不足,水谷之气,化津者少,化湿者多,有诸内则形诸外矣。湿蒸为汗,与阳虚表不固者有殊。
    人参须(四分)制半夏(一钱五分)枳实(一钱五分)橘皮(一钱)茯苓(三钱)广藿香(二钱)野于术(一钱五分)泽泻(一钱五分)白蔻仁(七分后入)川桂枝(四分)地骨皮(二钱桂枝同炒)

[卷十四] 
    徐(右)先发肝厥,既而杂脘痛,涌涎少寐。皆木郁之极,致肝阳冲胃。刻当经行之后,带下如注,以奇脉隶于肝,肝病则奇脉不能固摄矣。先从肝胃主治。
    制香附(二钱)炒枳壳(一钱)潼沙苑(四钱)左金丸(五分)豆蔻花(五分)朱茯神(三钱)牡蛎(四钱)炒白芍(一钱五分)金铃子(一钱五分)右涎下略少,仍然不止,杂易饥,足软腰酸,腹时胀满。冲气不和,冲脉不固。再摄奇脉,兼参调气。
    炒松熟地当归炭炙艾叶乌贼骨茯苓酒炒白芍阿胶珠公丁香旱莲草淮小麦右产后血虚不复,收藏不固,不时咳嗽。兹则寅卯之交,咳呛更甚,心头晕腹满。脉虚弦,左尺细涩。
    阳气升多降少,拟育阴封固。
    南沙参(四钱)炙生地(三钱)川贝母(二钱)潼沙苑(盐水炒三钱)阿胶珠(二钱)杭白芍(酒炒一钱五分)海蛤粉(三钱)黑豆衣(三钱)生熟草(各二分)淮小麦(五钱)左不时杂,头晕心悸,足胫带肿。此经血不足,肝阳有余,木撼中州,土德暗损。宜从肝胃主治。
    朱茯神炒枣仁白蒺藜土炒白芍真珠母五加皮左金丸居(右)中州痞阻吞酸杂。木郁土中,宜和肝胃。
    金铃子赤白芍炒枳壳甜广皮左金丸制半夏白蒺藜香橼皮淮小麦周(右)火时上升,不寐头痛杂,甚则脘痛。脉弦舌光。阳升不熄。拟宁神和阳。
    炒枣仁(二钱研)龙齿(三钱)杭白芍(一钱五分酒炒)女贞子(三钱酒蒸)朱茯神(三钱)珍珠母(四钱)夜交藤(四钱)木瓜皮(一钱炒)宋(女)脘痛偏左为甚,时为杂,脉象细弦。肝胃不和。当平肝和胃。
    香附(二钱)白芍(一钱五分土炒)砂仁(五分)茯神(三钱)金铃子(一钱五分)干橘叶(一钱五分)炙草(五分)炒枣仁(二钱)大南枣(三枚)淮小麦(五钱)又脘痛不止。有时杂涌涎。肝阳冲侮胃土,致胃中阳气不旋。前法扩充之。
    青皮(一钱醋炒)制香附(二钱)淡吴萸(三分)白蒺藜(三钱)炒枣仁(二钱)白芍(二钱土炒)川楝子(一钱五分)延胡索(一钱五分)炙黑草(三分)茯神(三钱)淮小麦(五钱)大南枣(三枚)许(右)中脘作痛,两胁胀满,杂而不能食。两关脉弦。肝胃不和。拟平肝调气和胃。
    制香附(二钱)延胡索(一钱五分)川雅连(三分淡吴萸四分同炒)橘皮(一钱)炒枳壳(一钱)川楝子(一钱五分)白芍(一钱五分土炒)砂仁(五分)香橼皮(一钱)


前一页 ◇ 不寐
后一页 ◇ 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