噎膈反胃
    龚(四一)噎阻不舒。呕吐涎沫。食物格拒。咽中总属不爽。在上清阳日结。拟治肺以展气化。勿与椒梅酸收闭塞可也。
    鲜枇杷叶(三钱)郁金(一钱)炒香豉(一钱五分)杏仁(二钱)栝蒌皮(一钱五分)黑山栀(一钱五分)川贝母(二钱)蔡(五一)阳明胃衰。纳谷脘中痛。嗳哕频频。气不展舒。胸膈是清阳旋转之处。失其下行为顺之旨。必胃汁先枯。
    然后脾阳亦钝。膈症萌矣。拟甘寒生津。以存其阴液。无暇理胃脘之清阳。是亦膈症治法川石斛(三钱)鲜生地(五钱)玉竹(一钱)麦冬(一钱)淡天冬(二钱)柿霜(一钱)甜杏仁(三钱)梨汁(半杯临服冲入)田(二三)早食暮吐。大便不爽。病在中下。
    小川连(四分)制半夏(一钱五分)桃仁(一钱)制大黄(五分)郁金(一钱)红花(五分)枳实(一钱)

关格
    王(七二)脘痛不食。二便艰少。并不渴饮。此属阳气结于上。阴液衰于下。为关格。难治之症。
    人参(一钱)泡淡川附子(一钱)枳实(五分)淡干姜(一钱)制半夏(一钱五分)川连(四分)茯苓(三钱)生白芍(一钱五分)

嗳气
    蔡(三五)胃衰。胸膈不爽。嗳气呕恶。此属清阳不升。浊气不降。舍理胃阳无别法。
    人参(一钱)制半夏(一钱五分)淡干姜(一钱)旋复花(一钱)新会皮(一钱)茯苓(三钱)钉头代赭(三钱)洪(四八)嗳气不舒。脉缓便溏。此属胃阳虚。浊阴上干。
    钉头代赭(三钱)制半夏(一钱五分)淡干姜(一钱)旋复花(一钱)新会皮(一钱)茯苓(三钱)制淡川附子(一钱)

呕吐
    姚(三八)昨进凉解方。身热稍减。口渴已止。是大邪将解之象。但呕吐妨食。是余邪仍伏于胃。拟温胆汤去甘草。
    加川斛、茯苓。
    竹茹(一钱五分)制半夏(一钱五分)枳实(一钱)川石斛(三钱)广皮白(一钱)姜汁(一匙临服冲食)茯苓(三钱)蒋(三四)腑气热不解。清气渐退。蒸为痰。脘隔痰与气阻。为痞闷。不饥。食即吐。是胃不下降。亦由热邪深入于胃。拟温胆汤佐以苦味。制其冲逆。
    鲜竹茹橘红郁金枳实制半夏杏仁南花粉川连张(三二)春深气泄。阳气方张。呕恶吞酸。食入即吐。此属肝木乘犯阳明。胃脘清阳少旋。拟苦辛泄降。
    

吐蛔
    吴(三二)厥阴犯胃。吐蛔。
    川连(五分)制半夏(一钱五分)炒焦乌梅肉(五分)淡干姜(一钱)黄芩(一钱)炒黑川椒(三厘)生白芍(一钱五分)杨(四六)寒热呕吐。格拒食物。已经吐蛔。厥阴之邪未达耳。
    川连(水炒,四分)乌梅肉(一钱)炒黑川椒(三厘)淡干姜(一钱)黄芩(一钱)细辛(三分)生白芍(一钱五分)桂枝木(五分)

肠痹
    赵(三三)温湿囚郁。二便不通。纳谷胀。此属肠痹。宗丹溪腑病治脏法。
    紫菀(一钱)杏仁(三钱)枳壳(一钱)炒香淡豉(一钱五分)栝蒌皮(一钱五分)黑山栀(一钱五分)郁金(一钱)韩(四九)温湿阻其气分。色痿少纳。二便欲解不通。此属肠痹之类。夫肠痹原系腑病。而腑病当治其脏。每用开提肺窍。自能气化。斯湿温少解。渐可减轻。倘执体怯。不但治病不合。且味甘药饵。妨碍中宫。恐延绵变患。不可度思矣。
    紫菀(一钱)郁金(一钱)枳壳(一钱)炒香豉(一钱五分)杏仁(三钱)桔梗(一钱)鲜枇杷叶(三钱)栝蒌皮(一钱五分)

便秘
    仲(八岁)据述平昔。每更衣努苦。粪坚若弹丸。加之病后。胃津干涸。腑火。传导阴液愈耗。阳气愈升。而大便愈秘。宜清润以柔药和阳。
    鲜生地麦冬柏子仁清阿胶大麻仁茯神川斛穆(三三)脉涩。下焦气钝血燥。便难。进通幽方。
    咸苁蓉细生地郁李仁柏子仁大麻仁牛膝当归毛(六一)年高脉伏。瘀热在营。血燥便难。进通幽法。
    归尾(一钱五分)柏子仁(二钱)郁李仁(一钱)桃仁(一钱)松子仁(三钱)大麻仁(一钱五分)红花(五分)

肺痹
    陈(四三)温邪内郁。舌白脘闷。频渴。脉大。二便不甚通利。此属肺痹。致手太阴气化失宰。宜苦辛泄降。
    霜桑叶(一钱)杏仁(三钱)桔梗(一钱)象贝(二钱)姜皮(一钱五分)枳壳(一钱五分)南花粉(一钱五分)郁金(一钱)卢(三八)身热脘闷。不饥不食。不大便。脉数。皆气分窒塞。苦辛自能泄降。
    鲜枇杷叶(三钱)郁金(一钱)桔梗(一钱)炒香淡豉(一钱五分)杏仁(三钱)黑山栀(一钱五分)紫菀(一钱)姜皮(一钱五分)

胸痹
    唐(廿五)嗳哕频频。胸次蔽塞。当此大暑节候。太阴用事。此属阴浊凝遏中阳。
    薤白(三钱)制半夏(二钱)枳实(一钱)淡干姜(一钱)郁金(一钱)栝蒌皮(一钱五分)茯苓(三钱)临服冲入白酒半小杯缪(六一)胸脘阻蔽。脉微而痛。肢厥得嗳稍舒。此属胸阳失其旷达使然。
    薤白(三钱)制半夏(一钱五分)郁金(一钱)栝蒌皮(一钱五分)桂枝(五分)延胡(炒,一钱)茯苓(三钱)

    杨(五六)久病痰哮。深秋复发。急宜温通。
    川桂枝(一钱)橘红(一钱)杏仁(一钱)制麻黄(七分)茯苓(二钱)淡干姜(二钱)炙草(四分)凌(六一)阳衰痰哮。气喘背寒。拟温通法。
    粗桂枝(一钱)制麻黄(五分)炙草(五分)杏仁(三钱)橘红(一钱)茯苓(三钱)淡干姜(一钱)五味子(一钱五分)

    程(八岁)咳嗽气喘。小溲亦稀。肺气不降所致。
    桑皮(一钱五分)杏仁(三钱)猪苓(一钱)甜葶苈(五分)大腹皮(一钱五分)泽泻(一钱)浓朴(一钱)茯苓皮(一钱五分)川通草(一钱)杨(七八)望八高年。吸音甚促。身动即喘。兼有痰嗽。暮剧。晨汗。小便短数。此属肾液正枯。元海生气亦少。
    气散失纳所致。
    熟地(四钱)北五味(一钱)芡实(二钱)萸肉炭(二钱)炙草(五分)山药(二钱)茯神(二钱)紫衣胡桃肉(五钱)补骨脂(八分)许(三九)肾不收纳。阴虚喘呛。
    熟地(四钱)萸肉(二钱)湖莲(三钱)清阿胶(二钱)山药(二钱)芡实(二钱)茯神(一钱)淡菜胶(二钱)陈(五八)春阳萌动。在更余时气逆上升。脉右寸滑软。左脉细涩。缘喘症在肺为实。在肾为虚。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肺贤并衰。出纳无权。痰色瘀紫。亦气馁少液。拟方候裁。
    熟地(四钱)北沙参(三钱)紫石英(研,三钱)元武版(炙,三钱)淮牛膝(盐水炒,二钱)抱木茯神拣麦冬(去心,一钱五分)真川贝(去心研,二钱)人参(另煎冲,五分)

呃逆
    褚(五二)脉小舌白。呃逆气冲。两脉微涩。大便滑溏。此属胃阳虚。浊阴上干。拟方候高明正。
    钉头代赭炒半夏丁香皮淡干姜淡吴萸柿蒂茯苓炒川椒蔡(四六)邪去正衰。呃声异响。咽中总属不爽。据服理中无益。必得清阳舒展。乃能旷达耳。
    枇杷叶(三钱)炒川贝(二钱)桔梗(一钱)炒香豉(一钱五分)栝蒌皮(一钱)川通草(一钱)郁金(一钱)杏仁(三钱)紫菀(一钱)李(二五)阅服凉解方。身热已止。口渴亦减。是邪解之象。但胃阳衰惫。致脉微汗泄。呃逆便溏。火为重候。勉拟理中汤去甘术。加丁香、吴萸、川椒、茯苓。
    人参(一钱)制川附子(一钱)淡吴萸(八分)淡干姜(一钱)丁香(三厘)炒川椒(五厘)茯苓(三钱)


前一页 ◇
后一页 ◇ 黄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