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
    陆(六十)病后。食复令伤脾胃。不饥不食。潮热口干。嗳气胀满。胸脘填塞。是属胃腑气机少宣。即内经所谓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肺也。
    川石斛(四钱)炒焦半夏(一钱五分)焦谷芽(一钱)南花粉(一钱五分)新会皮(一钱)块茯苓(三钱)枳实皮(一钱)家(一五)正衰偏热。便秘。纳谷安适。良由肺胃阴液未复使然。
    川石斛(四钱)炒焦半夏曲(一钱五分)枳实皮(一钱)炒麦冬(一钱五分)新会皮(一钱)生谷芽(一钱)块茯苓(三钱)大麻仁(一钱五分)钱(四三)身无寒热。脉缓。便溏。纳谷而少。胃气方苏。脾弱不司运化。病后颇有是症也。
    生白术(二钱)新会皮(一钱)建泽泻(一钱五分)益智仁(煨研,八分)焦麦芽(一钱)茯苓(三钱)浓朴(一钱)柯(廿四)邪去正衰。骤不肯复。胃气不振。不思纳谷。宜养肺胃之阴。
    川石斛(四钱)炒焦半夏(一钱五分)枳实皮(一钱)炒麦冬(七分)新会皮(一钱)生谷芽(一钱)块云茯苓(三钱)姚(四三)冬温月余。服药数剂。但攻邪病。正气大衰。余热尚留于枢。阴伤未复。致有汗泄。口干。饥不能食。
    皆攻病时苦寒所伤。胃气未苏之故。宜养肺胃除热。
    川斛(三钱)炒焦半夏(一钱五分)枳实皮(一钱)淮小麦(三钱)新会皮(一钱)生谷芽(一钱)茯神(二钱)王(十七)右寸脉数已退。大便已解。气分尚怯。拟养肺胃。以理余邪。
    制洋参(八分)炒焦半夏(一钱五分)萆(三钱)拣麦冬(三钱)新会皮(一钱)连翘壳(一钱)块茯苓(一钱)钗斛(二钱)

木乘土
    朱(五六)阳明胃衰。脉弦。呕逆吞酸。少寐。此属木邪侮土。拟制肝木。以无犯胃土则安。
    淡吴萸(七分)制半夏(一钱五分)淡干姜(一钱)川楝子(二钱)木瓜(一钱)茯苓(三钱)生白芍(一钱五分)生益智(八分)陈(四一)肝木犯胃。呕逆吐酸。
    吴萸(五分)制半夏(一钱五分)延胡(一钱)淡干姜(一钱)高良姜(一钱)桂枝木(五分)茯苓(三钱)乌(四八)病伤未复。面无华泽。左脉涩弱。寤而少寐。冲脉隶于肝肾。肝肾衰则冲脉动。心下漾漾。涎沫上溢于口。此属肾气少纳。中无砥柱。与肝胃症似是而非。拟甘酸摄阴。方亦塞因塞用之一法也。
    熟地炭(四钱)炒黑栀子(一钱五分)酸枣仁(三钱)五味子(三分)远志炭(四分)茯神(二钱)淡苁蓉(三钱)紫石英(一两)煎汤代水苏(三一)肝木乘犯阳明胃土。呕酸食少。经分不至。脉象弦数。拟制肝和胃。
    川楝子(二钱)制半夏(一钱五分)茺蔚子(一钱五分)炒延胡(一钱)郁金(一钱)生香附(三钱)南楂炭(二钱)汤(十八)拟补太阴泄少阳方。
    焦白术(二钱)炒焦半夏(一钱五分)钩藤(一钱五分)粉丹皮(一钱五分)广皮白(一钱)茯苓(三钱)霜桑叶(一钱)又泡淡吴萸(六分)制半夏(一钱五分)广皮(一钱)川楝子(二钱)川郁金(八分)茯苓(三钱)生白芍(二钱)制香附(三钱)又后戊己汤。辛甘理阳。
    西党参(二钱)炙草(五分)甜冬术(二钱)广皮(一钱)茯苓(三钱)生白芍(二钱)

肿胀
    陈(五一)跗肿腹满。胀。二便涩少。此属脾胃阳虚。澹泊不堪所致。姑进通腑。少佐泄肝。
    生白术(二钱)制淡附子(一钱)吴萸(七分)草果仁(八分)淡干姜(一钱)茯苓(三钱)浓朴(一钱)曹(五四)昨进苦辛宣腑。酸涩泄肝。跗肿腹满未减。噫嗳胀势不消。二便皆秘。脉象沉伏。此属血分聚水之象。
    再拟泄厥阴。通阳明法。
    川楝子(二钱)制大黄(一钱)归尾(一钱五分)郁李仁(去皮炙研,一钱五分)小茴香(三分)红花(五分)桂枝(八分)炒桃仁(一钱)杨(八岁)少腹水胀。两足俱浮。小便不解。温通太阳可效。
    川桂木(八分)焦白术(二钱)茯苓(三钱)汉防己(一钱五分)木猪苓(一钱五分)泽泻(一钱)苡仁(二钱)椒目(四分)

积聚
    陈(十六)肝气肆横。腹痛。向有瘕聚。法当疏泄。
    青皮(一钱)归须(一钱)茺蔚子(一钱)炒延胡(一钱)郁金(一钱)黑山栀(一钱五分)南山楂(一钱五分)褚(廿七)久患积聚。痛而不移。兼有肠。未亟缓攻。
    青皮(一钱)茅术炭(一钱)归须(一钱)煨木香(五分)炒地榆(一钱五分)生香附(一钱五分)槟榔(一钱)浓朴(一钱)

    许(四六)昨用苦辛开痞。呕逆已止。脉象稍清。但胸次按之而痛。此属热邪阻遏中焦。清气为无形质。是与食滞两岐。
    川连(六分)制半夏(一钱五分)枳实(一钱)淡黄芩(一钱)杏仁(三钱)栝蒌皮(一钱五分)浓朴(一钱)戴(廿八)脉象短数。脘闷。舌白粘腻。得大便胸次稍舒。此属热结在上。为上焦不行。下脘不通。况肺与大肠。
    亦是表里相应。见症拟栀豉汤以解其陈腐之邪。
    佩兰叶(三钱)郁金(一钱)枳壳(一钱)炒香淡豉(一钱五分)杏仁(三钱)桔梗(一钱)黑山栀(一钱五分)栝蒌皮(一钱五分)马(二六)胃虚痞塞。拟辛以助阳。
    姜汁炒川连(五分)制半夏(一钱五分)枳实(一钱)淡干姜(八分)黄芩(一钱)鲜竹茹(三钱)茯苓(三钱)

噎膈反胃
    龚(四一)噎阻不舒。呕吐涎沫。食物格拒。咽中总属不爽。在上清阳日结。拟治肺以展气化。勿与椒梅酸收闭塞可也。
    鲜枇杷叶(三钱)郁金(一钱)炒香豉(一钱五分)杏仁(二钱)栝蒌皮(一钱五分)黑山栀(一钱五分)川贝母(二钱)蔡(五一)阳明胃衰。纳谷脘中痛。嗳哕频频。气不展舒。胸膈是清阳旋转之处。失其下行为顺之旨。必胃汁先枯。
    然后脾阳亦钝。膈症萌矣。拟甘寒生津。以存其阴液。无暇理胃脘之清阳。是亦膈症治法川石斛(三钱)鲜生地(五钱)玉竹(一钱)麦冬(一钱)淡天冬(二钱)柿霜(一钱)甜杏仁(三钱)梨汁(半杯临服冲入)田(二三)早食暮吐。大便不爽。病在中下。
    小川连(四分)制半夏(一钱五分)桃仁(一钱)制大黄(五分)郁金(一钱)红花(五分)枳实(一钱)

关格
    王(七二)脘痛不食。二便艰少。并不渴饮。此属阳气结于上。阴液衰于下。为关格。难治之症。
    人参(一钱)泡淡川附子(一钱)枳实(五分)淡干姜(一钱)制半夏(一钱五分)川连(四分)茯苓(三钱)生白芍(一钱五分)

嗳气
    蔡(三五)胃衰。胸膈不爽。嗳气呕恶。此属清阳不升。浊气不降。舍理胃阳无别法。
    人参(一钱)制半夏(一钱五分)淡干姜(一钱)旋复花(一钱)新会皮(一钱)茯苓(三钱)钉头代赭(三钱)洪(四八)嗳气不舒。脉缓便溏。此属胃阳虚。浊阴上干。
    钉头代赭(三钱)制半夏(一钱五分)淡干姜(一钱)旋复花(一钱)新会皮(一钱)茯苓(三钱)制淡川附子(一钱)


前一页 ◇
后一页 ◇ 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