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有触目之形。无碍手之质。即稠如锦纹。稀如蚊迹之象也。或布胸腹。或见四肢。以鲜红起发为吉。紫色成片者凶。色黑色青者不治。 疹者。有颗粒之象。肿而易痒。即痧瘾之属。须知出要周匀。没宜徐缓。春夏多此。 杨质安注。与疹当分别。出于胃。疹出于肺。伤寒失表失清。邪遏于胃。而发蒸成。故伤寒症发多。发疹则仅见也。其虚阴。由于中虚寒伏。逼其浮阳外越。无根之火内动。见隐隐而微。色白不鲜者是也。 治须温补。疹或者时毒袭入肺卫而发。或温暑时邪从肺吸受。由卫入营之证。此邪在上焦。非由失表失清之故。当辨其在气在营。而用宣肺轻透之法。若遇寒凉。须防抑闭。与之治法迥然不同。 大抵发汗不出。或虽汗不解。胸膈烦闷。呕恶不纳。足冷耳聋。脉沉而伏。或寸关躁动。便是疹欲出之候。 杨质安注。沉伏由邪伏于内。脉道不利所致。寸关躁动者。伏邪勃发之兆。疹将出之时。上吐下泻。其热毒从吐泻而外出。分消其势。大忌止涩。若出齐后。及将回之时。忌吐泻。恐其邪陷也。又痧最宜通泄。惟二便不利。为凶候。 塞邪郁表。恶寒发热。咽痛。身上有淡红白。舌苔白而薄嫩者。当以荆防败毒散温散之。 温毒弥漫三焦。目赤舌绛。汗出津津。发为赤丹疹。忌风药升散。宜凉膈散。 阳毒发。面如涂朱。眼如喷火。六脉洪大。燥渴欲死。此阳明血热已极。毒邪传遍三焦。经络闭塞。营卫不通。非三黄石膏汤。不能解救。 杨质安注。三焦表里。俱被热毒蒸灼。须两解表里之热邪。疹方能透达。 伏证。伤寒邪入太阴。脉静神呆。舌心灰黑。或时感过经不解。舌苔灰黑。或中心黑晕。肌表不甚发热。脉似沉缓。但神识不清。或郑声作笑。此阳邪陷入太阴。防伏内发。治宜宣通气血。透提毒。如连翘赤芍银花紫草楂肉天虫刺蒺藜犀角二刺之类。疹外达。自然毒透神清。 杨质安注。太阴为湿土之脏。脾与胃相联。阳邪故易传入。灰黑者太阴。湿与热相蒸也。邪热陷入。抑遏不宣。 故表不甚热。脉见沉缓。不可误认为邪退正虚。浪投滋补。 劳倦内伤。虚火游行于外。亦有淡红点。其身痛心烦寒热。虽与外感同。第脉虚大。或气口独大。倦怠懒言。动则自汗为异。投补中益气汤。熟睡。汗止身凉。 杨质安注。此中虚稍挟微邪。用补正略佐达邪。 阴因有伏寒。或误进寒凉。逼其虚阳浮散于外。其点隐隐而微。脉虽洪大。按之无力。或六脉沉微。手足逆冷。 舌白滑。或黑胖。寒水克火之征。先用理中汤以复其阳。次随证施治。若内伤生冷。外感寒邪而发阴。调中汤更捷。 肾虚挟感。疹无力透达。微现淡红隐隐点。脉沉细无力。舌苔淡红或紫色。舌形胖嫩圆大。(紫色圆胖少阴虚证舌也)似寐非寐。神识乍清乍昧。此少阴精不化气。不得透也。当以左归饮加人参。精气充溢。自外达。 若兼右尺迟微。手足逆冷。渴不欲饮。此少阴水火俱亏。当以人参八味投之。肾气一充。其自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