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至阴(井穴) 部位 在足指外侧。去爪甲如韭叶。 证治 目生翳。鼻塞头重。风寒从足小指起。脉痹上下。带胸胁痛无常处。转筋。寒疟。汗不出。烦心。足下热。小便不利。 针灸 针入二分。可灸三壮。 按∶至阴乃足太阳膀胱所出之井金穴。考经脉十二回环之次序。足太阳终于此穴。交足少阴肾之经。盖太阳经穴至此已交于阴经。故曰至阴。 二、通谷(荥穴) 部位 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前陷中。 证治 头重目眩。善惊引。鼽衄。颈项痛。目KTKT。 针灸 针入二分。留三呼。可灸三壮。 按∶通谷乃足太阳所溜之荥穴。荥小水也。谷能通行小水。故名通谷。 三、束骨(俞穴) 部位 在足小指外侧本节之后。赤白肉际陷中。 证治 腰脊如折。髀不可曲。如结。如裂。耳聋。恶风寒。目眩。项强不可回顾。目内赤烂。 针灸 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按∶束骨穴乃足太阳所注之俞穴。前有足小指本节骨。后有京骨穴上之大骨。此穴居外侧赤白肉际陷者中。前本节骨后大骨如受约束之形。故名束骨。 四、京骨(原穴) 部位 在足外侧大骨之下。赤白肉际陷中。 证治 膝痛不得屈伸。目内赤烂。疟寒热。善惊。不欲食。筋挛。足酸。髀枢痛。 颈项强。腰背不可俯仰。衄血不止。目眩。 针灸 针入三分。可灸七壮。 按∶京骨穴乃足太阳所过之原穴。京大也。其穴在足外侧大骨之下。此大骨本名京骨。因与穴同名。别其名曰大骨。与手腕骨别称起骨。同一义也。 五、昆仑(经穴) 部位 在足外踝后。跟骨之上陷中。 证治 腰尻痛。足肿。不得履地。鼽衄。如结。踝如裂。头痛肩背拘急。咳喘暴满。阴肿痛。小儿发痫螈。 针灸 针入五分。可灸三壮。炷如小麦大。妊妇刺之堕胎。 按∶昆仑乃足太阳所行之经穴。膀胱为水府。此穴居踝后。较井荥俞原各穴皆高。昆仑乃水之高源。故以此名其穴。 六、委中(合穴) 部位 在中央约纹动脉陷中。令人面挺伏地卧取之。 证治 膝痛。腰挟脊沉沉然。遗溺。腰重不能举体。风痹。髀枢痛可出血。痼疹皆愈。 凡伤寒热汗不出。取其经血立愈。委中者。血也。大风发眉堕落。可刺之出血。 针灸 针入八分。留三呼。泻七吸。禁灸。 按∶委中乃足太阳膀胱经所入之合穴。穴在中央。委而取之。故名委中。凡太阳经脉所过。腰髀膝关重痛。大风眉落。风邪深入于阳跷奇经。乃足太阳之别脉。均可刺委中出血。以上所言。皆邪实宜泻之之证。正虚者。则不可妄刺。素问云。 刺委中大脉令人仆。脱色。不可不知也。 |